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铺设标准化大轨道 助推经济发展快车

2010年12月22日 17:57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编者按:近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速引起全国瞩目,在国内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连续8年增速第一的奇迹,被经济界称为“内蒙古现象”。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力推行标准化战略,是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推行了系统的标准化战略规划,通过用标准化服务于经济发展,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收到了显著成效。自治区质监局在推进标准化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农牧业、技术创新和服务业的发展上,大显威力,使标准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农牧业大文章的

点睛之笔

作为我国农牧业大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已跨入国家13个重点产粮省区序列。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工作紧紧围绕自治区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创造性、高效率地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工作。

营造大机制 形成大气候

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些年来,内蒙古质监局起草和参与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组织编印了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等在内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政策汇编》,并列入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农牧业标准化大机制的形成,除了上述有关政策的制定,一个关键性节点,就是建立和完善推进农业标准化协作机制。

内蒙古建立了自治区、盟市和部分旗县三级人民政府领导任负责人,包括农牧、林业、气象、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在内的农业标准化协调领导机构。巴彦淖尔市成立了市农、牧、林、水等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负责相关标准制修订和技术指导工作,形成了全市上下对口协调一致的农业标准化组织领导体系。

内蒙古以农牧业产业化六大主导产业为对象,制定农业地方标准和各级农业地方技术操作规范877项,不断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技术操作规范)、企业标准(基地标准)相配套的自治区农业标准体系。在推广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上,各地不拘一格,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牧业技术标准推广模式。乌兰察布市农业标准化指导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强对基层农户标准应用的指导。一些旗县编印大量的通俗易懂的标准宣贯材料,有些还翻译成蒙文发放。

内蒙古质监局还与自治区农牧厅联合制定了全区农牧业标准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自治区龙头企业和各地标准化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在国家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年的建设期间,累计培训484期,培训8.9万人,发放标准化宣传材料9.8万份,蒙文资料两万余册。有效机制,形成了推行标准化的大气候。

为农牧业产业化鼓风扬帆

农牧业产业化建设是内蒙古自治区近些年来全力经营的一步大棋,农牧业标准化和示范区建设是这局大棋中的重要一子、为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鼓风扬帆,是农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内蒙古按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纲要统筹农业标准化和示范区建设,以乳、肉、绒、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草为重点,将具有地方特色且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项目列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把示范区建设与农业科技推广、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规模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紧密结合。目前,全自治区有20个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县,98个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涵盖了自治区农牧业6大优势主导产业。

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引导农牧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增强、形成强势产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一批产品成为供应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农产品。多伦县无公害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年来,通过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吸引了京津冀鲁等10多个地区的客商到多伦竞相采购,并在今年成为上海世博会蔬菜生产基地供应地区。武川县绿色马铃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马铃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产品商品化率达到87%。2008年示范基地为北京奥运会特供马铃薯6500吨,2010年该县又成为上海世博会绿色马铃薯专供基地。

龙头带动品牌出彩

如果说标准化在农牧业产业化中的实施侧重于广度,那么在促进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上则体现了它的高度和深度。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实施工作,促进品牌的萌生和壮大,是内蒙古在标准化实施中的又一亮点。

项目实施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运作模式,积极推广“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体系(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先进经验,并落实在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增收上。全区涌现一大批伊利、蒙牛、科尔沁、小肥羊等国内外影响比较大的龙头企业和品牌。

龙头企业既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力量。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番茄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依托中基、屯河、富源等龙头企业,建设绿色番茄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800公顷,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9.2万公顷,番茄“红色”产业已向周边旗县扩展壮大。

农牧业标准化建设与龙头企业品牌建设互相促进,良性循环。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优质马铃薯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全旗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5.5%,示范区富奇牌马铃薯被评为自治区名牌产品,并取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乌海市蛋鸡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单位巴音宝养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了有机农产品认证,巴音宝牌乌鸡蛋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金奖。

技术标准

为标准化事业淬火

内蒙古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为抓手,加强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协调,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化工作新机制,促进了标准化事业科学发展。

构建标准化事业的“龙骨”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事业的“龙骨”,这是一个并不夸张的比喻。早在2008年,自治区政府明确提出制定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增强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循着这一运作模式,内蒙古自治区围绕农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构建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积极支持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承担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十一五”期间,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202厂、北重、一机、伊利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完成300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研究。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提出并组织起草的《羊绒针织物起球试验方法》标准草案已通过国际毛纺组织(IWTO)批准,该集团还成为国际天然蛋白纤维标准工作组会议召集人,为中国羊绒标准走向国际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内蒙古通过积极争取,在自治区设立了全国冷冻饮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羊绒制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贮氢材料工作组和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床附件分技术委员会卡盘工作组由内蒙古龙头企业牵头。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风力发电机组标准研究与制定”科研项目列入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并得到资金支持。北方重工集团研发的水冷金属型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模企业标准获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三等奖。地方标准《内蒙古自治区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被评为201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

内蒙古通过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形成了三大模式。

——重大科技项目带动模式。通过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的研究实施,共获得国家专利204项,转化地方标准30项,开发新产品26个,有力地提升了乳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草业重大科技项目,在牧草种子、种植、采收、加工和运输销售等环节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蒙药标准化体系的研究,自治区蒙药标准化研究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模式。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依托国家级羊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自治区科技计划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高档羊绒制品生产关键技术及特种功能产品的研究攻关,相继获得国家专利50多项,之后将专利上升为标准,相继制定了多个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形成了“技术—专利—标准—名牌”的有效联动和良性循环。

——产学研联盟推进模式。包头稀土研究院依托内蒙古稀土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用国家级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势,重点在稀土产品和分析方法方面起草标准77项。

截至2010年年底,自治区共审批发布地方标准367项,全区备案企业产品标准5026项。全区有802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其中有571种产品办理了采标标志。同时制定了农业地方标准231项,建立了75个国家级和23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有两项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初步形成了技术标准体系。

力促技术标准早成正果

内蒙古在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同时,千方百计使之早成正果——创造经济等效益。在这方面可谓硕果累累。

以根河市有机黑木耳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为依托的“高寒地区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标准集成”获得科技部、财政部公益性标准化科研项目立项。“天然针叶林下有机黑木耳地摆栽培标准化技术”利用针叶林松香挥发油抑菌作用,选六阳四阴针叶林片构建优良的有机黑木耳生产小环境等都是全国首创,也因此造就了根河有机黑木耳的优良品质,该技术2009年获自治区农业丰收二等奖。

满洲里市水貂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探索出“一笼双养”、“给水降温”等创新方式,养殖户年平均收入增幅达1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饲养户参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巴彦淖尔市食用葵花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杭锦后旗科技人员总结出“小麦套种杂交向日葵标准化栽培技术”,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和缩短两种作物之间共生期的矛盾,采用机播机收技术,在不影响经济收入的前提下,既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又优化了食用葵花的种植结构,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由于“小麦套杂交向日葵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标准化之花

朵朵开

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标准化花儿盛开在各个领域,其靓丽展示,引起广泛瞩目,对进一步推行标准化,产生了强有力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小嘎查的大飞跃

巴彦托海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一个牧业嘎查(村),2007年,被自治区列为第一示范嘎查。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驻内蒙古督察组在呼伦贝尔督察时,倡导当地开展综合性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也是用标准化手段和方法,为新农村新牧区脱贫致富探索一种示范模式。

巴彦托海嗄查标准化体系建设始于2008年,现已圆满完成。新农村新牧区脱贫致富综合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与初步实施,内容包括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塑料暖棚牛舍标准;犊牛、育成母牛、奶牛饲养管理标准;北方牧区奶牛养殖技术规程;草场管理使用标准;奶牛精料补充料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和多种牲畜疫病防治标准等共计28项。

开展标准化工作以来,全嘎查建成永久性棚舍195座,共计26856平方米。建设饲料基地650多公顷,人工草地450多公顷,围栏封育草场3800公顷,划区轮牧1000多公顷,栽植草地防护林9.2公顷,建青贮窖70处,打机井66眼,使360多公顷饲料基地实现了节水灌溉,畜牧业机械化已初具规模。嘎查综合实力增强了,巴彦托海奶牛的数量由原来的2000头增到了2783头;牛奶产量由原来的6000吨增加到10000吨。牧民收入增加了,巴彦托海嘎查牧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盖公寓楼6栋258户,195户牧民全部搬出了破旧的土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和楼房,医疗教育条件也大大改善,彻底告别了过去老人就医难,儿童就学远的局面。嘎查新盖办公楼985平方米,新建了两条过境公路、4条沙石路,生活和取暖由过去的以牛粪为主发展到以煤和液化气为主,移动网络、宽带覆盖整个嘎查。

经过3年多努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综合标准化框架已经构成,“奶牛饲养标准体系”已完善,嘎查奶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草原生态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标准化+合作社+牧户”的模式,提高了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2009年集体经济创收135万元,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4700元上升到现在的12000元。相随的还有喜人的生态效益。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改变了饲养管理模式,从原始的全年放牧饲养方式,转为半舍饲和草场轮换放牧。减少草原沙化速度,合理利用草场,使人和自然合谐发展。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丽与发展双赢。为创鄂温克旗“绿色品牌”和“特色品牌”奠定了基础。

克什克腾——全国首个

“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旗”

8月10日,全国首个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旗(县)——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授牌。这一称号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有“山水草原,北方石林”之称的克什克腾旅游区,美景得天独厚,深受游客青睐。但同全国许许多多旅游区一样,缺少科学规范。这不仅使游客得不到良好服务,而且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科学发展,标准化建设成为预防和治疗上述弊病的良药。

自2007年10月,国家标准委批准克什克腾旗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克什克腾旗三级质监部门,充分发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牵头单位的作用,通过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联合、企业为主、有序实施”的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克什克腾旗旅游行业建立了从服务设施、标志、环境、管理到服务质量及评价等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制定了50项通用基础标准。旅游企业采用、制定标准共计1400多项,覆盖了景区、交通、宾馆、餐饮、娱乐、购物6大领域。同时,结合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克旗质监局发布了《篝火晚会程序规范》、《献哈达程序规范》、《手把肉工艺规范》等地方标准,标准覆盖率达到90%,标准贯彻实施率达到95%。克旗日益完善的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综合体系的建设,对促进全旗旅游产业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规范了旅游服务,提高了旅游质量,推动了克什克腾旗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也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国家标准委负责人在授牌仪式上指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他说,领导高度重视、多方联合、因地制宜、企业积极参与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克什克腾旗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山水草原,北方石林”、“品味原生态草原,享受标准化服务”的生态旅游服务品牌已经树立,旅游服务行业整体形象显著提升,同时旅游业收入稳步提高,并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发展模式,为加速克什克腾旗旅游品牌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质监局张铁网局长在揭牌仪式所强调的:国家标准委授予克什克腾旗“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旗”称号,是内蒙古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大成绩,也是内蒙古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