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大质量机制促进武汉制造质量提升

2010年12月01日 09:39 信息来源:http://www.aqsiq.gov.cn/ztlm/zlts/

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湖北武汉历时3年探索实践,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综合实力逐年增强,跨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先进前列。

随着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试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武汉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调整?2007年,武汉市立足长远战略,践行科学发展,确定了“创新机制、以质取胜”的质量工作主线,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力争3到5年以至更长时间,整体提升武汉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年,武汉市首次启动质量提升工程,连年对质量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中研究质量工作。为此,市政府设立市长质量奖和质量贡献奖,制定了名牌产品、技术标准、优秀QC成果等一系列奖励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创造名牌产品、制定先进标准、开展质量管理、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武汉市实行了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13个行政区相继组织开展“质量兴区”活动,从此,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由20多个市直部门组成的武汉市质量振兴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通过建立联络员制度,每年发布年度《质量状况白皮书》,定期公布各类重点产(商)品质量抽查红黑榜。根据不同时期的质量工作重点,他们定计划、拿措施,开展质量宣传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共同推进质量提升工程。

以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抓手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发挥了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引导、质量监管、扶优治劣等管理服务职能,质量兴区、名牌兴企、扶优治劣等活动常年不断,将质量提升工程逐步引向深入。为了强化质量保障机制,近3年武汉市对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加大投入,增添检测设备达到6000万元,使检测能力提高了50%。同时,在各项质量奖励方面,武汉市共投入资金4000万元。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调动了企业开展“质量兴企、名牌兴企”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市有57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近万名企业员工接受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有200多家企业踊跃开展了质量管理活动,建立了15000多个QC小组,共发明创造了5000多个优秀QC成果;全市累计2122项产品通过采标验收,有99个标准自主研制项目获得政府资助奖励,还有12个技术标准项目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涌现出一批质量管理创一流的标杆企业。目前,武汉市有30多家大型企业导入了国际先进的卓越绩效经营模式,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又快又好的持续增长。其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交二航工程局获得全国质量奖。同时,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本田汽车公司,分别获得湖北省政府长江质量奖和武汉市市长质量奖,成为“质量兴企”的龙头企业。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激发了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活力。2007年,武汉市曾获得134项中国名牌和湖北名牌,但这批产品大多集中在钢铁、机械、石化、烟草等大型国有企业。近3年,武汉市围绕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把质量提升工程融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名牌战略推进,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培育、保护和推广,加大对名牌产品在技术创新、政府采购、贷款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使之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器。

截至目前,武汉市共获得186项中国名牌和湖北名牌。与2007年相比,名牌产品的结构由“重”转“轻”,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国有企业并驾齐驱,构筑了创建名牌的“三大方阵”。现在,武汉市的汽车、光电子、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10大新兴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均由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担纲。与此同时,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以上。

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武汉市将坚持走以质取胜道路,研究质量工作重大课题,制定新一轮质量工作发展战略;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千亿元企业板块”,重点推进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大步整体提升武汉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