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餐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浦东擦亮品牌,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引领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引领区意见》)发布后,浦东市场监管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勇挑重担、敢闯敢试,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坚持食品安全问题导向,聚焦引领定位抓落实,层层压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努力推动食品行业高水平治理、高质量发展、高标准运行,擦亮“舌尖上的安全”浦东品牌。
做不到食品安全一切都是“零”
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生产过程中能不能保障食品安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日前,浦东市场监管局邀请部分学生、消费者和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代表,走进刚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的食品生产企业——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体验“透明工厂”,零距离了解包子、水饺等食品的生产全过程。
“参观过程中,我发现里面非常干净,工人操作规范、有序,我对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安心!”宣桥镇食品安全监督员张燕敏说。还在读初中的学生李兮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和同伴分享:“我觉得他们的卫生工作做得真好,车间里每个人都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而且大家工作时都戴着手套。”消费者代表富凉夏感言,这样“零距离”的参观和体验,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企业是在认真地为老百姓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
清美鲜食门店有近2000款自制食品,除了生鲜果蔬,还包括烘焙产品、盒饭、速食和半成品配菜等。其中的大部分产品,从源头的种植、养殖,到分拣、清洗、加工、分装,再到运输至终端门店,完全由清美掌控。比如,蔬菜就来自清美在宣桥的种植基地,而像内酯豆腐等食品还在包装上印有可追溯来源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获取食品的产品信息。
“这样的方式让人一目了然,把食品从原料到运输等相关信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展示给消费者,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消费者树立对品牌的信心,同时也让他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多的信任。”第三方食品检验认证公司检测部负责人孟东润说。
对于来自多方的认可,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华表示,企业创办23年来,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做不到食品安全,一切都是零,公司发展也无从谈起。”
以最严的标准织牢“食品安全共治网”
食品安全,主要责任、首要责任在于企业自身,但也离不开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浦东市场监管局狠抓风险排查,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探索实施“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全过程智慧监管”,通过风险预警、信用等级分类等关键要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靶向监管”,并运用监管数据分析实施信用惩戒。今年以来,共开展日常监管54000多户次,监督抽检3500多件次,严查重处食品行业违法行为734起、罚没860多万元。“以最严的标准,通过监管、抽检、飞行检查、体系检查等一系列的管理手段,结合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我们的监管责任,将两大责任相结合,从而确保食品安全。”浦东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特食处二级主任科员方远表示。
与此同时,浦东还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充分融入食品共治领域,构建形成了一张集“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共治网”,让人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守护工作中,“人人有责尽责,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监管模式,得到属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点赞。
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苹说:“通过双向的信息移送,联动执法、监督以及联合培训、宣传,我们打造一个共同监督的长效机制,守护食品安全。”
打好“引领区”王牌打造一批制度创新案例
如今,《引领区意见》的发布对浦东食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新探索、新举措,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不断促进行业高水平发展,擦亮浦东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浦东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践、深度思考的新问题。“食品安全是我们的底线,但并不意味着单纯做好食品安全就可以了,如何助力食品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尤其是浦东的一些食品龙头企业,要激发其带头引领作用,鼓励他们和政府监管部门共同探索,形成制度上的创新,从而让老百姓在吃得安全的基础上,还能获得更好的体验。”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捍东说。
“上海市和浦东新区要做到同频共振、齐心合力,要有一种勇立潮头、再创伟业的壮志豪情,通过我们在方方面面的努力,发挥全方位的引领作用。我们要打造一批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让食品生产领域整个行业能够再上新的台阶,共同推进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处副处长陈向荣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引领区意见》)发布后,浦东市场监管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勇挑重担、敢闯敢试,明确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坚持食品安全问题导向,聚焦引领定位抓落实,层层压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努力推动食品行业高水平治理、高质量发展、高标准运行,擦亮“舌尖上的安全”浦东品牌。
做不到食品安全一切都是“零”
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生产过程中能不能保障食品安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日前,浦东市场监管局邀请部分学生、消费者和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代表,走进刚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的食品生产企业——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体验“透明工厂”,零距离了解包子、水饺等食品的生产全过程。
“参观过程中,我发现里面非常干净,工人操作规范、有序,我对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安心!”宣桥镇食品安全监督员张燕敏说。还在读初中的学生李兮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和同伴分享:“我觉得他们的卫生工作做得真好,车间里每个人都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而且大家工作时都戴着手套。”消费者代表富凉夏感言,这样“零距离”的参观和体验,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企业是在认真地为老百姓生产健康、安全的食品。
清美鲜食门店有近2000款自制食品,除了生鲜果蔬,还包括烘焙产品、盒饭、速食和半成品配菜等。其中的大部分产品,从源头的种植、养殖,到分拣、清洗、加工、分装,再到运输至终端门店,完全由清美掌控。比如,蔬菜就来自清美在宣桥的种植基地,而像内酯豆腐等食品还在包装上印有可追溯来源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获取食品的产品信息。
“这样的方式让人一目了然,把食品从原料到运输等相关信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展示给消费者,这样一来,不仅能让消费者树立对品牌的信心,同时也让他们对食品安全有了更多的信任。”第三方食品检验认证公司检测部负责人孟东润说。
对于来自多方的认可,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华表示,企业创办23年来,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做不到食品安全,一切都是零,公司发展也无从谈起。”
以最严的标准织牢“食品安全共治网”
食品安全,主要责任、首要责任在于企业自身,但也离不开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浦东市场监管局狠抓风险排查,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探索实施“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全过程智慧监管”,通过风险预警、信用等级分类等关键要素,开展有针对性的“靶向监管”,并运用监管数据分析实施信用惩戒。今年以来,共开展日常监管54000多户次,监督抽检3500多件次,严查重处食品行业违法行为734起、罚没860多万元。“以最严的标准,通过监管、抽检、飞行检查、体系检查等一系列的管理手段,结合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我们的监管责任,将两大责任相结合,从而确保食品安全。”浦东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特食处二级主任科员方远表示。
与此同时,浦东还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充分融入食品共治领域,构建形成了一张集“企业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共治网”,让人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守护工作中,“人人有责尽责,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监管模式,得到属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点赞。
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苹说:“通过双向的信息移送,联动执法、监督以及联合培训、宣传,我们打造一个共同监督的长效机制,守护食品安全。”
打好“引领区”王牌打造一批制度创新案例
如今,《引领区意见》的发布对浦东食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以新探索、新举措,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不断促进行业高水平发展,擦亮浦东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浦东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实践、深度思考的新问题。“食品安全是我们的底线,但并不意味着单纯做好食品安全就可以了,如何助力食品行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尤其是浦东的一些食品龙头企业,要激发其带头引领作用,鼓励他们和政府监管部门共同探索,形成制度上的创新,从而让老百姓在吃得安全的基础上,还能获得更好的体验。”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捍东说。
“上海市和浦东新区要做到同频共振、齐心合力,要有一种勇立潮头、再创伟业的壮志豪情,通过我们在方方面面的努力,发挥全方位的引领作用。我们要打造一批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让食品生产领域整个行业能够再上新的台阶,共同推进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处副处长陈向荣说。
- 浙江绍兴推进食品安全重点品种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2024-08-23)
- 福建在12个领域开展放心消费三年行动(2024-08-23)
- 东北三省一区推进免于办理CCC认证区域合作(2024-08-23)
- 安徽持续加强涉企收费监测监管(2024-08-23)
- 上海多措并举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