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监督

“太行精神”在这里生根

2021年07月07日 08:17 信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抗战圣地,红色武乡。

探访山西省革命老区,长治市武乡县是必到的一站。6月17日,记者走进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重温八路军抗战的革命历史,感悟百折不挠的“太行精神”,在红色体验中读懂初心使命。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住过八路军,户户出过子弟兵。”这里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太行精神”在这里孕育,八路军文化在这里形成,民族脊梁在这里挺起,人民军队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的号角从这里吹响,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乡调研时强调,大力弘扬“太行精神”要做到“四个始终”,就是始终保持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弘扬‘太行精神’,共建创新武乡。”目前,武乡县委、县政府正以此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努力建设美丽幸福新武乡。

武乡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围绕打造“抗战圣地、红色武乡”品牌,武乡县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新路径。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帮扶下,《八路军文化产业园区旅游服务规范》山西省地方标准出台,为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武乡旅游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引导。红色旅游在武乡已经蔚然成风,全县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人口近8000人就业增收,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7.3%。

“标准化+”引领发展只是市场监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服务武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武乡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李跃峰对记者说:“传承好红色精神,护航高质量发展,是市场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

拾阶而上,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背后的凤凰山顶,一座丰碑巍然屹立——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碑体两侧镌刻着谷穗与长枪的铜质图案,象征着八路军依靠“小米加步枪”革命精神取得最终胜利。

“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从山上向远处遥望,山坳的褶皱里绿意盎然。绿色有机的太行梯田中,谷苗正悄悄拔节。当年为抗战作出突出贡献的小米,正在这块红土地上向着标准化、产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每年新增有机谷子种植面积666公顷以上,到2022年底,公司有机谷子示范种植面积达到1333公顷以上,绿色有机基地达到5300公顷以上。”走进武乡县丰州镇兴盛垴村国家有机旱作羊肥小米产业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杜红雁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打造的晋皇农业田园综合体,就是要在特色品牌‘羊肥小米’的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各种资源,把‘谷子田园’进行综合开发,让田园包含种植、加工、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住宿餐饮等多重功能。”

据武乡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侯彩红介绍,一直以来,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在武乡县上司乡、韩北乡、丰州镇3个乡镇创建标准化生态基地1000公顷,以开拓“羊肥小米”为主的杂粮市场为重点,目前羊肥小米、有机杂粮等产品销量稳步提升。依托基础产业,晋皇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羊肥小米加工体验馆项目、太行梯田绿色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基地280多公顷,航天小米育种基地6公顷多。该公司还利用园区体验车间,开发以“山西菜系”为主的“小米宴”,让小米以餐饮文化的形式走向全国……

未来,园区将为兴盛垴村175户农户、457人铺就致富路,同时通过打造“羊肥小米”品牌,带动武乡小米主产区5000多户农户平均增收2000元以上,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从兵工厂到航天梦

出武乡,到黎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下了黄崖洞奇观。而八路军将士在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更是世代相传。

抗日战争时期,黄崖洞是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八路军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诞生于此,被誉为“人民军工的摇篮”。

从黄崖洞兵工厂,到“刘伯承工厂”,再到长治清华机械厂,最终到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清华),这里有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与传承,目前成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地面设备制造军工企业。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看到直播,我们既激动又骄傲!我们研制的活动发射平台,再次托起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6月18日,山西清华加工中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韩利萍自豪地对记者说。

山西清华是我国唯一一家为太原、酒泉、西昌、文昌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提供运载火箭地面发射设备(各种发射平台)的厂家,我国历次发射的火箭都是由该厂研制生产的平台送向太空,成功托举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次次飞天圆梦。

从普通女工到大国工匠,韩利萍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凡。30年前,刚刚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几乎是机械加工行业的门外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家做饭,突然想到“为何不利用家中的土豆、萝卜切出零件模型呢,这样不就可以很直观地帮助自己消化理解图纸了吗?”从那一天起,韩利萍家中的餐桌上便多出了一道不明形状的特殊的“菜”。就是靠着这样的台下苦练以及永不言败的执着,她迈出了技能成长的第一步。

作为公司第一批数控编程操作工的杰出代表,韩利萍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将很多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产品,在数控机床上一一成功实现,使公司数控加工能力产生了3个乘数效应,并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数控加工队伍。她坚定理想信念,有志有恒、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开拓创新,突破了一个个不可能。

她和团队加工的关键零件,相继用在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平台上,稳稳地将“神舟”载人飞船、“嫦娥”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天舟”货运飞船送上了太空,为实现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巍巍太行,民族脊梁。“太行精神”,历久弥新。

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革命精神必将代代相传,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