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监督

改出力度 试出经验 创出特色 山西省开展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趟出标准引领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子

2020年12月11日 08:26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20-12/10/content_8651405.htm

2018年3月,国务院批复山西省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近3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强力推动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大力支持、精心指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努力改出力度、试出经验、创出特色,趟出一条标准引领资源型地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山西省委把试点建设作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大使命,作为基础性制度、摆在战略性位置、发挥引领性作用,连续4年将标准化工作改革纳入重大改革任务清单和先行先试事项,清单管理、挂图作战、销号推进。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9月30日全票审议通过《山西省标准化条例》,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山西省政府于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两次召开全省推进会;先后出台《试点工作方案》《年度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和全面深化试点工作的通知》3个重要文件,全方位、系统化、持续性作出制度安排,环环相扣纵深推进,有力推动了各级各部门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

全省各级各部门各重点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主动作为、加大协调力度,推动建立了9项工作机制,即考核考评机制,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督查督办机制,将试点工作中的9项硬性任务纳入省政府“13710”督办系统;财政保障机制,将标准化工作经费列入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人才培养机制,在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开设了标准化本科学历教育;服务支撑机制,推动成立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科技融合机制,将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有机融合起来;表彰激励机制,设立山西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宣传引导机制,省内主流媒体以多种形式宣传标准知识、营造舆论环境;市场运作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在标准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强劲态势。

此外,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还建立了标准制定监督与标准实施的信息反馈、效果评估、标准复审、标准技术委员会考核相互衔接的联动机制;成立标准化工作专班,形成了从部署到执行、再到完成的督查闭环和“专班负责、专题会商、专项督导”的专班机制。

承接试点以来,山西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多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山西制定实施《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10项规章制度,在完善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上取得新进展;承担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8项,对不同级别和领域的示范点给予不同等级的补助,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上取得新成效,推动多项指标提级进位、取得突破;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试点前的5个增加到43个、国际标准由试点前的6项增加到16项、团体标准由试点前的1项增加到422项、地方标准由2018年发布222项和2019年发布231项到2020年预计发布350多项,均创山西省历史新高。

山西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标准在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以标准化助力转型发展、引领创新驱动,形成了推进标准化改革的“山西路径”。

标准助推产业加快转型,以先进标准倒逼传统产业升级、以先进标准引领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如《智能煤矿建设指导规范》为煤矿智能化特别是5G应用提供了“硬约束”,太钢集团研制《不锈钢精密箔材》造就了网红“手撕钢”。

标准助推农业创品牌,制修订农业标准1000余项,打造了山西小米、大同黄花等一批“晋”字品牌。

标准助推旅游提品质,发布了《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基本要求与评价》等40项旅游标准,两项标准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遴选为优秀地方旅游标准。

标准助推政务增效能,发布实施《政务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建设与评价》等20多项地方标准,逐步形成了“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量、社会治理有标可依”格局。

标准助推美丽山西建设,发布《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20项地方标准,全省PM2.5平均浓度低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