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质量时代的品质韩城
2019年5月7日,陕西韩城因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成为2018年国办通报表彰的“真抓实干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十二个城市之一。
因质量工作成效突出,韩城成为了全国首批十二个受到督查激励的城市之一。
8月1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2018年受国务院督查激励市县和部门表扬奖励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决定对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予以通报表扬。
《通报》中还提出,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韩城市,由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优先安排质量提升行动重点项目,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质量工作,优先提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
原国务院参事张纲到韩城调研考察后评价道:“韩城这几年的实践,实际上就是对变革的成功探索。用质量优先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走循坏经济的发展道路,着力推动质量竞争型产业的新布局,优化了产业结构,给韩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增强了质量竞争力,增强了可持续性。”
“甩开膀子加油干”,这几年,韩城究竟干出了怎样的业绩?
数据看成效
从经济数据看:生产总值增长7.1%,达369亿元;规上工业利润增长52%,总额达到5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从综合排名看:综合实力由2016年“陕西十强”第6位跃居现在第1位,由2017年全国105位跃居“全国百强”第91位。
从引进项目看:2018年,实施重点项目50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64个。新签项目248个,到位资金153.7亿元。
从外贸出口看: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13种“韩城制造”远销中亚,外贸额度增长了1.5倍;生产总值增长7.1%,达369亿元。
从生态环境看:完成绿化造林173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4%,SO2浓度下降幅度排名全省第一,PM2.5、NO2浓度下降幅度排名全省第二;环境质量改善连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速度时代”迈向“质量时代”,韩城市委市政府用高质量发展的韩城实践,催生着韩城发生深刻变革。
发展看变革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起质量竞争性产业新布局。韩城是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坚定用质量优先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韩城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质量升级,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陕西龙钢转型带来的利税占到企业总利税的50%以上;黄河矿业两次焦化产业升级比201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焦化行业新一轮环保升级改造,足足提前了15年,也让黑猫焦化这个黄河矿业的下属公司,走向循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富强宏图牧业、为康食品科技、广丰食品被认定为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天寿杏仁、宇星实业、丰鼎木塑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另一方面,韩城构建起质量竞争性产业新布局。诸如,新能源汽车、精品板带、高端钢结构件、新型材料、集成建筑等项目先后落户韩城。优化了韩城的产业结构,呈现出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良好态势,增强了韩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质量竞争力。
韩城谋划了3年千亿元投资计划和“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了友发钢管、宝钢新能源、上泰镀锌带钢、杭萧钢构、伟力远大等一批能够“建链、补链、强链”的大企业,建成了红马科技多元正极电池材料、龙钢精品板带、聚甲氧基二甲醚、高端陶瓷、秦天道路相变材料等一批转型升级项目。
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在能源转化、精细煤化工、工业废料综合利用上开辟新产业,投资62亿元建成了大唐二电热电联产、新丰焦粒制气、腾龙陶瓷产业煤改气等34个项目,经开区入选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建设现代化十大农业基地,构建起标准化种植基地、科技产业园区、现代营销网络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正在构建的现代农业十大基地,促使农业由增产的数量型向提质的效益型转变,有力推动质量兴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韩城大红袍花椒种植历史悠久(600多年种植)、规模庞大(产量已占全国1/6)、品质上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韩城一方面抓花椒品质提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制定了《韩城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另一方面抓花椒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升。
成立了中国(韩城)花椒研究院和“丝绸之路”花椒产业联盟,建成了集花椒标准化检测、批发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研发、产业会展“六大中心”,以及综合交易区、科技商务会展区、花椒深加工区等“七大功能区”于一体的首家“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形成了“产学研检销”一体化服务平台,先后研制开发出20多种花椒系列产品,获得相关专利技术100多项,实现了由卖花椒向卖花椒系列产品的根本转变。
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花椒示范基地5个,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拥有涉椒企业60多家、专业合作社210多家。
2017年,“韩城大红袍花椒”区域品牌价值达到213.61亿元,成为全国花椒产业第一品牌。
全市12万椒农仅花椒一项人均年收入达2.25万元,花椒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引领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
——服务业结构调整,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韩城紧抓被确定为全国县市级唯一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历史机遇,推出“1+N”旅游服务发展新模式,实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旅游+文化”:组建16家市属文化旅游企业,打造了首个民间博物馆、首家星级研学旅游宿营地、首个国家级研学基地,推出了司马湖、南湖大型灯光水景音乐秀,古城隍庙街区、南门灯影秀,推出了舞台剧《韩城人》《芮姜传奇》《司马迁》以及歌曲《韩城美呔呔》《黄河忠魂》等一系列文化作品;打造康养休闲为一体的山水文化景区、以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景区,连续4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
“旅游+交通”:全力打造零换乘的立体化内外交通大环线,先后建成沿黄观光路韩城段、327国道北线、东西少梁桥、太史大街西延桥等20多个交通项目。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道路,市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旅游+体育”:组织举办了“陕西省民族运动会”、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篮球赛等20余场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扩大了韩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农业”: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就是养生休闲地,特色农产品就是旅游好产品”的旅游新理念,创建了郭庄、露沉等一批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打造了香山红叶、神农葡萄园等一批生态景区;举办了桃花节、睡莲节、郁金香节、牡丹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推出了神农葡萄、禹水迁山、为康花椒等20多个农旅融合新品。
“旅游+生态”:推进“保卫黄河·守望星空”环境综合整治,建成6600多公顷“北林”工程和西禹高速、108国道、沿黄观光路等道路沿线花园式景观长廊,森林覆盖率达到45.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煤城到绿城的浴火嬗变。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质量工作格局首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韩城,是在如何构建、如何推动的?
思路看举措
——高目标引领。韩城瞄准“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沿黄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发展定位,《韩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该市制定的《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确立了“建设品质韩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迈入质量时代”的奋斗目标,提出了“韩城要发展、质量必先行”“标准引领、质量强市”的新发展理念。
——高起点实施。
政策上支持:颁布《韩城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韩城市品牌创建奖励办法》《韩城市标准化工作奖励办法》,引导激励企业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强化标准引领,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制定印发了《韩城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意见》,加快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资金上倾斜:2018年用于质量提升的经费占到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的2.28%,达到8198万元。同时拨付服务质量惠民工程专项资金2480万元、环境质量惠民工程专项资金6154万元、旅游提升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4500万元。设立新兴产业基金,累计为项目融资超百亿元。
人才上引进: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选派100名以上企业家到专业机构和跨国企业研修考察,组织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500强、行业50强总部实践锻炼。大力实施“百名硕博”和“985、211重点院校毕业生”引进工程,引进人才910人,其中硕、博士101人,百余名高端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高效能推进。成立韩城市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组长,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
将质量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市场监管局、住建局、服务业办、环保局、发改委为“五大质量”的牵头抓总部门;建立成员单位沟通协作机制,构建了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坚持以问题导向,定期召开质量工作推进会和现场经验交流会,及时研究、部署。
市委市政府提出韩城“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心无旁骛办好自己的事,凝心聚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目标定方向
市委市政府提出:
持续深化升级转型,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按照“优钢、升化、稳煤”的工业发展思路,突出产业比较优势,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启动实施地热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加快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秦天相变材料、高端仿古陶瓷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加强本土企业品牌培育,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
加速发展文旅产业,带动三产提质升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三产比重和贡献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强市。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
狠抓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美丽宜居新城。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统揽,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建管并重,加快建设高品质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活力,努力打造黄河金三角改革创新示范区。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切入点,明晰发展定位,优化功能布局,拓宽合作领域,加快与周边县市一体化协同发展。
创新发展民生事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 高质量发展的韩城,正大踏步迈向“质量时代”。质量引领,品质韩城,必将为韩城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2019年5月7日,陕西韩城因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成为2018年国办通报表彰的“真抓实干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十二个城市之一。
因质量工作成效突出,韩城成为了全国首批十二个受到督查激励的城市之一。
8月1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2018年受国务院督查激励市县和部门表扬奖励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决定对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予以通报表扬。
《通报》中还提出,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韩城市,由省市场监管局负责,优先安排质量提升行动重点项目,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质量工作,优先提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
原国务院参事张纲到韩城调研考察后评价道:“韩城这几年的实践,实际上就是对变革的成功探索。用质量优先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走循坏经济的发展道路,着力推动质量竞争型产业的新布局,优化了产业结构,给韩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增强了质量竞争力,增强了可持续性。”
“甩开膀子加油干”,这几年,韩城究竟干出了怎样的业绩?
数据看成效
从经济数据看:生产总值增长7.1%,达369亿元;规上工业利润增长52%,总额达到53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从综合排名看:综合实力由2016年“陕西十强”第6位跃居现在第1位,由2017年全国105位跃居“全国百强”第91位。
从引进项目看:2018年,实施重点项目50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64个。新签项目248个,到位资金153.7亿元。
从外贸出口看: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13种“韩城制造”远销中亚,外贸额度增长了1.5倍;生产总值增长7.1%,达369亿元。
从生态环境看:完成绿化造林173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4%,SO2浓度下降幅度排名全省第一,PM2.5、NO2浓度下降幅度排名全省第二;环境质量改善连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速度时代”迈向“质量时代”,韩城市委市政府用高质量发展的韩城实践,催生着韩城发生深刻变革。
发展看变革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起质量竞争性产业新布局。韩城是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坚定用质量优先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韩城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质量升级,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陕西龙钢转型带来的利税占到企业总利税的50%以上;黄河矿业两次焦化产业升级比201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焦化行业新一轮环保升级改造,足足提前了15年,也让黑猫焦化这个黄河矿业的下属公司,走向循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富强宏图牧业、为康食品科技、广丰食品被认定为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天寿杏仁、宇星实业、丰鼎木塑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另一方面,韩城构建起质量竞争性产业新布局。诸如,新能源汽车、精品板带、高端钢结构件、新型材料、集成建筑等项目先后落户韩城。优化了韩城的产业结构,呈现出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良好态势,增强了韩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质量竞争力。
韩城谋划了3年千亿元投资计划和“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了友发钢管、宝钢新能源、上泰镀锌带钢、杭萧钢构、伟力远大等一批能够“建链、补链、强链”的大企业,建成了红马科技多元正极电池材料、龙钢精品板带、聚甲氧基二甲醚、高端陶瓷、秦天道路相变材料等一批转型升级项目。
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在能源转化、精细煤化工、工业废料综合利用上开辟新产业,投资62亿元建成了大唐二电热电联产、新丰焦粒制气、腾龙陶瓷产业煤改气等34个项目,经开区入选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建设现代化十大农业基地,构建起标准化种植基地、科技产业园区、现代营销网络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正在构建的现代农业十大基地,促使农业由增产的数量型向提质的效益型转变,有力推动质量兴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韩城大红袍花椒种植历史悠久(600多年种植)、规模庞大(产量已占全国1/6)、品质上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韩城一方面抓花椒品质提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制定了《韩城大红袍花椒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另一方面抓花椒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升。
成立了中国(韩城)花椒研究院和“丝绸之路”花椒产业联盟,建成了集花椒标准化检测、批发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研发、产业会展“六大中心”,以及综合交易区、科技商务会展区、花椒深加工区等“七大功能区”于一体的首家“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形成了“产学研检销”一体化服务平台,先后研制开发出20多种花椒系列产品,获得相关专利技术100多项,实现了由卖花椒向卖花椒系列产品的根本转变。
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花椒示范基地5个,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拥有涉椒企业60多家、专业合作社210多家。
2017年,“韩城大红袍花椒”区域品牌价值达到213.61亿元,成为全国花椒产业第一品牌。
全市12万椒农仅花椒一项人均年收入达2.25万元,花椒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引领乡村振兴的龙头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
——服务业结构调整,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韩城紧抓被确定为全国县市级唯一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历史机遇,推出“1+N”旅游服务发展新模式,实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
“旅游+文化”:组建16家市属文化旅游企业,打造了首个民间博物馆、首家星级研学旅游宿营地、首个国家级研学基地,推出了司马湖、南湖大型灯光水景音乐秀,古城隍庙街区、南门灯影秀,推出了舞台剧《韩城人》《芮姜传奇》《司马迁》以及歌曲《韩城美呔呔》《黄河忠魂》等一系列文化作品;打造康养休闲为一体的山水文化景区、以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景区,连续4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
“旅游+交通”:全力打造零换乘的立体化内外交通大环线,先后建成沿黄观光路韩城段、327国道北线、东西少梁桥、太史大街西延桥等20多个交通项目。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道路,市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旅游+体育”:组织举办了“陕西省民族运动会”、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篮球赛等20余场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扩大了韩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农业”: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就是养生休闲地,特色农产品就是旅游好产品”的旅游新理念,创建了郭庄、露沉等一批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打造了香山红叶、神农葡萄园等一批生态景区;举办了桃花节、睡莲节、郁金香节、牡丹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推出了神农葡萄、禹水迁山、为康花椒等20多个农旅融合新品。
“旅游+生态”:推进“保卫黄河·守望星空”环境综合整治,建成6600多公顷“北林”工程和西禹高速、108国道、沿黄观光路等道路沿线花园式景观长廊,森林覆盖率达到45.3%。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煤城到绿城的浴火嬗变。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质量工作格局首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韩城,是在如何构建、如何推动的?
思路看举措
——高目标引领。韩城瞄准“建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沿黄经济带协同发展”的发展定位,《韩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该市制定的《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确立了“建设品质韩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迈入质量时代”的奋斗目标,提出了“韩城要发展、质量必先行”“标准引领、质量强市”的新发展理念。
——高起点实施。
政策上支持:颁布《韩城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韩城市品牌创建奖励办法》《韩城市标准化工作奖励办法》,引导激励企业创新质量管理模式,强化标准引领,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制定印发了《韩城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意见》,加快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资金上倾斜:2018年用于质量提升的经费占到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的2.28%,达到8198万元。同时拨付服务质量惠民工程专项资金2480万元、环境质量惠民工程专项资金6154万元、旅游提升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4500万元。设立新兴产业基金,累计为项目融资超百亿元。
人才上引进: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每年选派100名以上企业家到专业机构和跨国企业研修考察,组织100名以上优秀青年企业家到世界500强、行业50强总部实践锻炼。大力实施“百名硕博”和“985、211重点院校毕业生”引进工程,引进人才910人,其中硕、博士101人,百余名高端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高效能推进。成立韩城市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组长,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
将质量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市场监管局、住建局、服务业办、环保局、发改委为“五大质量”的牵头抓总部门;建立成员单位沟通协作机制,构建了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管理体系;坚持以问题导向,定期召开质量工作推进会和现场经验交流会,及时研究、部署。
市委市政府提出韩城“建设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心无旁骛办好自己的事,凝心聚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目标定方向
市委市政府提出:
持续深化升级转型,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按照“优钢、升化、稳煤”的工业发展思路,突出产业比较优势,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启动实施地热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加快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秦天相变材料、高端仿古陶瓷等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加强本土企业品牌培育,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
加速发展文旅产业,带动三产提质升级。围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三产比重和贡献率。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农业强市。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
狠抓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美丽宜居新城。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统揽,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建管并重,加快建设高品质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认真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活力,努力打造黄河金三角改革创新示范区。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切入点,明晰发展定位,优化功能布局,拓宽合作领域,加快与周边县市一体化协同发展。
创新发展民生事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 高质量发展的韩城,正大踏步迈向“质量时代”。质量引领,品质韩城,必将为韩城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 福建探索推进跨区域执法协作(2024-11-15)
- 安徽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2024-11-14)
- 上海松江智慧监管让餐饮消费更安全(2024-11-14)
- 广东首个直播电商合规经营指引清单出台(2024-11-14)
- 宁夏强化质量风险管控 助力“两个责任”落实(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