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出实效 质量创新齐推进——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地方工作经验集纳
为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形成担当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经国务院同意,对2018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4个省(区、市)、80个市(州)、120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北京市丰台区、黑龙江省大庆市、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徐州市、福建省厦门市、河南省许昌市、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深圳市、陕西省韩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0个地方为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2019年将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对这10个地方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质量技术机构优先布局建设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
为更好地宣传这10个地方在推进质量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的成效,本报特意选取10个地方在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经验做法进行集纳,让全国其他地方从中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更多的地方在今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推进质量工作方面成效突出,也希望受到督查激励的地方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再接再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丰台区:食品安全 全程监管
北京市丰台区是首都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区,辖区拥有新发地、岳各庄、京深海鲜、西南郊冻品和中央市场5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辖区市场供应首都70%的蔬菜、80%的水果、40%的鲜肉和90%的水产品,承担全市60%的食品配送,为在京重大活动输送70%的食品,是首都市民食品日常供应的主要源头和重大活动食品保障的重要关卡。丰台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和“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强化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构建了丰台特色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体系。
丰台区依托五大批发市场,以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防控为重点,向前延伸至田间地头、向后拓展至厨房餐桌,通过加强源头治理,联防联控;严格市场准入,严防严管;深化品质提升,可溯可查等措施,搭建了全过程监管体系,稳步提升辖区食品供应质量安全水平。丰台区还以党的十九大、APEC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全国两会等90余次重大活动保障为契机,总结形成了具有丰台特色的食品安全保障标准化工作体系,构筑精细化管理防线。
此外,丰台区以4级检测体系为支撑,即“1+5+21+N”的4级检测体系,其中,“1”即建立区食品药品监控中心,“5”即在五大批发市场建设检测室,引入第三方检测模式,“21”即全区21个街乡镇设置快速检测室,“N”即在社区、商超、市场建立159家社区监测点,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丰台区还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用重拳利剑,持续打击、严惩重处,在打击假冒伪劣、守住安全底线、提升产品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连续5年在北京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
河南省许昌市:质量就是许昌的未来
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鲜明提出“质量就是许昌的未来”口号,大力推动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河南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3年A级,是全省质量工作标杆。
许昌市在河南省率先推进党管质量,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市、县均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部署督导质量工作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在河南全省率先将质量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考察重要依据,建立了涵盖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运行质量、城市管理质量等六大高质量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全民质量教育有力推进,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质量管理专业,将质量发展纳入教学计划,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了质量知识大学堂,确立了“诚信许昌,质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
许昌市坚持技术创新,围绕服务主导特色产业,建设高层次的技术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内地市唯一的“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主导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83%以上,有效发挥标准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许昌市还坚持理念创新,打造质量惠民之城。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出台“以克论净”城市管理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满意度排名河南省第一,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黑龙江省大庆市:质量强市 品牌强市
大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连续3年黑龙江省政府对其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为一类。2018年,大庆市将质量强市、品牌强市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该市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并充分发挥技术监督平台的作用,特别是“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检中心”的支撑作用,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强化质量安全防线。
为强化制度保障,该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设立市政府质量奖,制发《大庆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召开了全市质量提升暨政府质量奖启动大会,为全面推进质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制发了《大庆市发展创建品牌实施意见》,并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对县区经济发展指标考核范畴,促进了质量和品牌工作深入开展。
大庆市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化品等领域推进落实监管任务,加强追溯体系的建立,强化乳品、植物油等食品全链条监管;推广“处级领导下基层集中办公”,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大庆市是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各类特种设备量大种类多,危险系数高,监管难度大,该市创新推出“九到位”的“三书”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体系;充分运用平台大数据,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时效;坚持以标准引领管理,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大庆市还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运用信用激励与联合惩戒机制促进质量信用建设。近3年来,大庆市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及工程、服务等领域,未发生任何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湖南省湘潭市:突出质量第一效率优先
湘潭市是国家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市突出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不断推动质量改革工作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湘潭市委市政府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创新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大质量工作投入,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湘潭市“两型社会”质量发展规范》并成立质量智库,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湘潭市还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设立了“湘潭产业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大质量投入,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该基金的引导作用,促使众多子基金设立,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湘潭市政府在原有的智造谷基金等4只专业基金中增加了质量基础建设的投资方向,初步构建了一支质量发展引导基金为主,4个专业基金做补充的质量发展经费多远筹措与保障体系。
湘潭市以标准化品牌建设力促服务业快速发展,结合“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主席工艺塑像、旅游讲解服务等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标杆和中国红色旅游品牌。
湘潭市以产业品质提升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新路径,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实行更高产品标准,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产业品质,优化产业结构,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2018年,湘潭市“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在国务院第5次大督查中得到通报表扬。
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改革创新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质量强区作为推动浦东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质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落实质量工作政策措施,浦东新区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已初显成效,质量总体水平逐步提高。
浦东新区把握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契机,在上海市率先出台《浦东新区促进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质量品牌建设、质量奖励工作及标准化、计量和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基础全要素进行扶持奖励,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及中国质量奖、上海市政府质量奖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培育出中国商飞等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质量标杆企业。
2018年,浦东新区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质量强区”工作为抓手,以“四高”战略为统领,聚焦“改革创新”,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转型升级”,不断拓展示范引领效应;聚焦“高品质生活”,积极服务改善民生质量;聚焦“共治共享”,激发“质强浦东”内生动力,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和品牌发展战略,全力以质量工作助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制约质量提升的瓶颈障碍,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涵盖“放、管、服”及流程再造等4个方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浦东率先试点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试点开展“缩小计量认证(CMA)现场评审范围”、试点“取消检验检测机构审查认可”等创新措施。在上海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2017-2018年度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浦东新区获得A等优秀,评分连续两年蝉联上海市第一。
广东省深圳市:从“深圳速度”迈向“深圳质量”
作为全国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率先提出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把质量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重大战略,通过制定实施创造深圳质量行动计划、“六大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市和打造深圳标准等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形成了以质量先行赢得发展主动的深圳经验。
深圳市加强质量工作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切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出台全国首部质量促进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深圳市在创新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将质量基础设施列入城市六大基础设施之一,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政策,基本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全社会质量基础设施共建机制。该市还出台了《深圳市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创新推进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建设国家环保产品检测中心、国家光伏产品检测中心等一批重大质量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体系,助力质量提升;打造“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走出去”;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深圳标准”战略,使标准供给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标准产业化的进程,大幅提升标准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护航“深圳制造”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以高标准牵引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质量促进 多元共治
徐州市围绕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夯实基础与创新发展两手抓,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在近年来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
徐州市加速建设“淮海经济区质量发展新高地”,在全国率先出台《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建立了质量促进的多元共治机制,开辟了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体现了从传统质量监管到现代质量治理的转变和跃升,荣获“徐州市创新奖”,同时为全国质量工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徐州市还开展了全国第一部电梯安全地方法规《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解决老旧电梯安全管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落实费用的难题。
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确立了“诚信立徐州、品质引未来”的城市质量精神,成立质量发展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市长为主任、3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徐州还在全国地级市首次出台《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在全省率先出台《徐州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徐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意见》《徐州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率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首创集贸市场电子秤“六统一”管理。徐州市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第一次由17个政府职能部门联合编制发布地区质量分析报告,目前该报告是该市两会重要的会议参考资料,成为国内参加部门最多、涉及面最广的质量报告之一。
陕西省韩城市:韩城要发展 质量必先行
韩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质量工作摆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位置,确立了“史圣故里 品质韩城”城市质量精神,提出了“韩城要发展,质量必先行”的城市质量理念。韩城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突出质量牵头抓总效果,在全省率先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制定了《韩城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韩城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韩城市强化全面质量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韩城市质量大会暨“乡村振兴、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研讨会,将质量工作纳入各部门、各镇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韩城市始终坚持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形成“小花椒,大产业”发展新路径。韩城市政府将花椒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大红袍花椒全国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点创建活动,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通过成立中国(韩城)花椒研究院和 109 家企业加盟的“丝绸之路”花椒产业联盟,形成了花椒标准化检测、批发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研发、产业会展“六大中心”和综合交易区、科技商务会展区、花椒深加工区等“七大功能区”,整合食品、农产品等多项检验能力,实现检验检测“贴身服务”,目前韩城大红袍花椒年产量达 2600万公斤,产值达 30 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达 213 亿元,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
韩城市始终坚持质量工作改革创新,把旅游文化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战略产业,发起设立陕西沿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沿黄城市旅游产业联盟,与沿黄 9 省 28 市147 县共建“旅游+文化、旅游+金融、旅游+体育、旅游+健康”的“1+N”旅游服务质量创建格局。
福建省厦门市:创新驱动 标杆引领
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在福建省质量工作考核中实现“三连冠”。
厦门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明确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先行区”作为“4个区”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使之贯穿到质量强市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在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坚持在提升质量意识上求创新,大力提升领导干部“质量第一”意识,大力提升企业质量主体意识,大力提升市民质量价值意识,推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有新举措;坚持在健全监管机制上求创新,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创新质量共治机制,推动质量治理能力提升有新突破;坚持在夯实质量基础上求创新,加快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深化对台质量交流合作,加强国际质量交流合作,推动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有新成效,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率先”和“之最”,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厦门市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力争在质量工作各个方面走前头、做表率,创新争先形成了鲜明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性,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平台、“食安斗阵行”监督检查等创新举措,受到了广泛肯定。此外,首席质量官制度、中小学生质量主题夏令营等活动,属于在全国率先或创新开展的工作;举办海峡两岸质量论坛、把质量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推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等工作,属于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的做法。这些创新性的措施和做法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构建多元化“大质量”工作格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将“质量强师市”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引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全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发展和政府服务等领域齐头并进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阿拉尔市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全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智慧城市、无线网络提升3年行动、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创建工作,产品质量(棉花、果品及农资)、工程质量(建筑、水利、筑路)、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提升效果明显。
该市进一步加强检(监)测技术能力建设,推动当地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目前师市通过实验室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12家,质量安全检(监)测实验室初具规模,检测能力不断增强。纤维检验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阿拉尔市纤维检验所完成了与西安阿尔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对《棉花检测控制系统》项目的研制。今年该项目已在师市科技局立项,微波法籽棉回潮率测量仪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中国质量报 记者徐建华)
为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形成担当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经国务院同意,对2018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4个省(区、市)、80个市(州)、120个县(市、区、旗)等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30项奖励支持措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北京市丰台区、黑龙江省大庆市、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徐州市、福建省厦门市、河南省许昌市、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深圳市、陕西省韩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10个地方为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2019年将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对这10个地方在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质量技术机构优先布局建设等方面,予以激励支持。
为更好地宣传这10个地方在推进质量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的成效,本报特意选取10个地方在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经验做法进行集纳,让全国其他地方从中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更多的地方在今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推进质量工作方面成效突出,也希望受到督查激励的地方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再接再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丰台区:食品安全 全程监管
北京市丰台区是首都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区,辖区拥有新发地、岳各庄、京深海鲜、西南郊冻品和中央市场5个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辖区市场供应首都70%的蔬菜、80%的水果、40%的鲜肉和90%的水产品,承担全市60%的食品配送,为在京重大活动输送70%的食品,是首都市民食品日常供应的主要源头和重大活动食品保障的重要关卡。丰台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和“四个最严”要求,不断强化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构建了丰台特色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体系。
丰台区依托五大批发市场,以食品安全输入性风险防控为重点,向前延伸至田间地头、向后拓展至厨房餐桌,通过加强源头治理,联防联控;严格市场准入,严防严管;深化品质提升,可溯可查等措施,搭建了全过程监管体系,稳步提升辖区食品供应质量安全水平。丰台区还以党的十九大、APEC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全国两会等90余次重大活动保障为契机,总结形成了具有丰台特色的食品安全保障标准化工作体系,构筑精细化管理防线。
此外,丰台区以4级检测体系为支撑,即“1+5+21+N”的4级检测体系,其中,“1”即建立区食品药品监控中心,“5”即在五大批发市场建设检测室,引入第三方检测模式,“21”即全区21个街乡镇设置快速检测室,“N”即在社区、商超、市场建立159家社区监测点,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丰台区还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用重拳利剑,持续打击、严惩重处,在打击假冒伪劣、守住安全底线、提升产品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连续5年在北京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
河南省许昌市:质量就是许昌的未来
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鲜明提出“质量就是许昌的未来”口号,大力推动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河南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3年A级,是全省质量工作标杆。
许昌市在河南省率先推进党管质量,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市、县均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部署督导质量工作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在河南全省率先将质量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考察重要依据,建立了涵盖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经济运行质量、城市管理质量等六大高质量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全民质量教育有力推进,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质量管理专业,将质量发展纳入教学计划,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了质量知识大学堂,确立了“诚信许昌,质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
许昌市坚持技术创新,围绕服务主导特色产业,建设高层次的技术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内地市唯一的“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主导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83%以上,有效发挥标准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许昌市还坚持理念创新,打造质量惠民之城。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出台“以克论净”城市管理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满意度排名河南省第一,促进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黑龙江省大庆市:质量强市 品牌强市
大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质量工作改革创新,连续3年黑龙江省政府对其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为一类。2018年,大庆市将质量强市、品牌强市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该市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并充分发挥技术监督平台的作用,特别是“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检中心”的支撑作用,切实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强化质量安全防线。
为强化制度保障,该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设立市政府质量奖,制发《大庆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及配套文件,召开了全市质量提升暨政府质量奖启动大会,为全面推进质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市还在全省率先制发了《大庆市发展创建品牌实施意见》,并将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对县区经济发展指标考核范畴,促进了质量和品牌工作深入开展。
大庆市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危化品等领域推进落实监管任务,加强追溯体系的建立,强化乳品、植物油等食品全链条监管;推广“处级领导下基层集中办公”,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大庆市是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各类特种设备量大种类多,危险系数高,监管难度大,该市创新推出“九到位”的“三书”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体系;充分运用平台大数据,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时效;坚持以标准引领管理,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大庆市还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运用信用激励与联合惩戒机制促进质量信用建设。近3年来,大庆市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及工程、服务等领域,未发生任何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湖南省湘潭市:突出质量第一效率优先
湘潭市是国家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市突出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不断推动质量改革工作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湘潭市委市政府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创新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加大质量工作投入,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湘潭市“两型社会”质量发展规范》并成立质量智库,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湘潭市还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设立了“湘潭产业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大质量投入,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该基金的引导作用,促使众多子基金设立,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湘潭市政府在原有的智造谷基金等4只专业基金中增加了质量基础建设的投资方向,初步构建了一支质量发展引导基金为主,4个专业基金做补充的质量发展经费多远筹措与保障体系。
湘潭市以标准化品牌建设力促服务业快速发展,结合“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建设,推动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主席工艺塑像、旅游讲解服务等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标杆和中国红色旅游品牌。
湘潭市以产业品质提升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新路径,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实行更高产品标准,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产业品质,优化产业结构,使老工业基地焕发出蓬勃生机。2018年,湘潭市“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在国务院第5次大督查中得到通报表扬。
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改革创新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质量强区作为推动浦东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质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落实质量工作政策措施,浦东新区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已初显成效,质量总体水平逐步提高。
浦东新区把握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契机,在上海市率先出台《浦东新区促进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质量品牌建设、质量奖励工作及标准化、计量和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基础全要素进行扶持奖励,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及中国质量奖、上海市政府质量奖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培育出中国商飞等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质量标杆企业。
2018年,浦东新区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质量强区”工作为抓手,以“四高”战略为统领,聚焦“改革创新”,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转型升级”,不断拓展示范引领效应;聚焦“高品质生活”,积极服务改善民生质量;聚焦“共治共享”,激发“质强浦东”内生动力,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和品牌发展战略,全力以质量工作助推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制约质量提升的瓶颈障碍,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涵盖“放、管、服”及流程再造等4个方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浦东率先试点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一企一证”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试点开展“缩小计量认证(CMA)现场评审范围”、试点“取消检验检测机构审查认可”等创新措施。在上海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2017-2018年度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浦东新区获得A等优秀,评分连续两年蝉联上海市第一。
广东省深圳市:从“深圳速度”迈向“深圳质量”
作为全国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率先提出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把质量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重大战略,通过制定实施创造深圳质量行动计划、“六大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市和打造深圳标准等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形成了以质量先行赢得发展主动的深圳经验。
深圳市加强质量工作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切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出台全国首部质量促进法规《深圳经济特区质量条例》,质量工作成效突出,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深圳市在创新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将质量基础设施列入城市六大基础设施之一,出台了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政策,基本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全社会质量基础设施共建机制。该市还出台了《深圳市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创新推进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建设国家环保产品检测中心、国家光伏产品检测中心等一批重大质量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一站式”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体系,助力质量提升;打造“一次检测、全球通行”的检测认证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走出去”;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深圳标准”战略,使标准供给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标准产业化的进程,大幅提升标准供给的质量和数量,护航“深圳制造”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以高标准牵引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质量促进 多元共治
徐州市围绕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夯实基础与创新发展两手抓,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在近年来江苏省质量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
徐州市加速建设“淮海经济区质量发展新高地”,在全国率先出台《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于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建立了质量促进的多元共治机制,开辟了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体现了从传统质量监管到现代质量治理的转变和跃升,荣获“徐州市创新奖”,同时为全国质量工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徐州市还开展了全国第一部电梯安全地方法规《徐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解决老旧电梯安全管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落实费用的难题。
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确立了“诚信立徐州、品质引未来”的城市质量精神,成立质量发展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市长为主任、3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徐州还在全国地级市首次出台《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在全省率先出台《徐州市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徐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意见》《徐州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率先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首创集贸市场电子秤“六统一”管理。徐州市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第一次由17个政府职能部门联合编制发布地区质量分析报告,目前该报告是该市两会重要的会议参考资料,成为国内参加部门最多、涉及面最广的质量报告之一。
陕西省韩城市:韩城要发展 质量必先行
韩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质量工作摆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位置,确立了“史圣故里 品质韩城”城市质量精神,提出了“韩城要发展,质量必先行”的城市质量理念。韩城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突出质量牵头抓总效果,在全省率先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制定了《韩城市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韩城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韩城市强化全面质量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韩城市质量大会暨“乡村振兴、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研讨会,将质量工作纳入各部门、各镇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韩城市始终坚持质量工作改革创新,形成“小花椒,大产业”发展新路径。韩城市政府将花椒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大红袍花椒全国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和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点创建活动,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花椒产业园区,通过成立中国(韩城)花椒研究院和 109 家企业加盟的“丝绸之路”花椒产业联盟,形成了花椒标准化检测、批发交易、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研发、产业会展“六大中心”和综合交易区、科技商务会展区、花椒深加工区等“七大功能区”,整合食品、农产品等多项检验能力,实现检验检测“贴身服务”,目前韩城大红袍花椒年产量达 2600万公斤,产值达 30 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达 213 亿元,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
韩城市始终坚持质量工作改革创新,把旅游文化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战略产业,发起设立陕西沿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沿黄城市旅游产业联盟,与沿黄 9 省 28 市147 县共建“旅游+文化、旅游+金融、旅游+体育、旅游+健康”的“1+N”旅游服务质量创建格局。
福建省厦门市:创新驱动 标杆引领
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在福建省质量工作考核中实现“三连冠”。
厦门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明确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先行区”作为“4个区”质量发展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使之贯穿到质量强市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在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坚持在提升质量意识上求创新,大力提升领导干部“质量第一”意识,大力提升企业质量主体意识,大力提升市民质量价值意识,推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有新举措;坚持在健全监管机制上求创新,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创新质量共治机制,推动质量治理能力提升有新突破;坚持在夯实质量基础上求创新,加快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深化对台质量交流合作,加强国际质量交流合作,推动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有新成效,创造了许多全国的“第一”、“率先”和“之最”,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厦门市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力争在质量工作各个方面走前头、做表率,创新争先形成了鲜明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性,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平台、“食安斗阵行”监督检查等创新举措,受到了广泛肯定。此外,首席质量官制度、中小学生质量主题夏令营等活动,属于在全国率先或创新开展的工作;举办海峡两岸质量论坛、把质量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推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等工作,属于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先河的做法。这些创新性的措施和做法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构建多元化“大质量”工作格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将“质量强师市”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引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全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发展和政府服务等领域齐头并进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阿拉尔市积极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全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智慧城市、无线网络提升3年行动、自治区食品安全城市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创建工作,产品质量(棉花、果品及农资)、工程质量(建筑、水利、筑路)、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提升效果明显。
该市进一步加强检(监)测技术能力建设,推动当地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目前师市通过实验室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12家,质量安全检(监)测实验室初具规模,检测能力不断增强。纤维检验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强强联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阿拉尔市纤维检验所完成了与西安阿尔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对《棉花检测控制系统》项目的研制。今年该项目已在师市科技局立项,微波法籽棉回潮率测量仪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中国质量报 记者徐建华)
- 打造“雄安质量” 筑就“千秋之城”(2024-09-05)
- 用质量之光照亮强国之路(2024-09-05)
- 黔南打击违法行为保障民生安全(2024-09-05)
- 山西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2024-09-05)
- 渝北广安建立跨区域公平竞争审查协同工作机制(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