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量监督

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提升监管效能出台建立完善市场监管新机制“14条”

2019年12月02日 10:36 信息来源: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9-12/02/content_7847532.htm

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建立企业多维画像和全息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进降费减负减轻企业负担……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正式推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14条措施》(以下简称《14条》)。作为该局出台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3个配套文件之一,《14条》旨在助推成都市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从放宽住所限制到成功发出全国第一张“两证整合、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从全国首个企业公共信用地方标准到打造涵盖全域成都法人信用信息的“一张网”,从首开先河组建新经济发展服务处到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实行“容缺登记”,成都在全国商事制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傲立潮头,创造了多项“率先”,也带来了市场主体数量的蓬勃增长。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内资企业827895户,同比增长31.98%,外商投资企业8892户,同比增长16.43%,个体工商户160135户,同比增长21.81%。

“今年是‘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实际,全面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各项要求,积极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从加强信用信息归集运用、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规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加大涉企收费事项检查力度和统一投诉举报渠道等5个方面,向市场主体释放了更多政策红利,进一步简政便民、惠企强企,《14条》的出台,将促进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的台阶。”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公平公正的监管执法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是《14条》的一大亮点,明确推行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

据了解,在加强信用信息归集运用方面,成都市将持续推进信用信息跨部门归集共享,实现“公示即监管”;强化信用信息运用提升监管能力,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关联码,建立企业多维画像和全息档案,推动建立市场监管领域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结果互认的高效运转机制。

在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方面,将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推进监管资源整合,优化市场监管流程,横向为市场监管领域16个部门,纵向为22个区(市)县,分层分类建立117个精细化监管“特色对象库”,覆盖具有行业监管特征的86万户市场主体和13192项非市场主体。

在规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方面,将持续深入推进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据介绍,目前全市已建立覆盖市场监管部门的“一单两库”并实施动态管理,涵盖25大类69个抽查事项、250余万户市场主体和2850名执法人员,形成了全市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是此次出台的《14条》另一个亮点。“由于近年来城市改造变化太大等多种原因,很多企业实际经营场所和执照上登记的住所不一致,按照原先规定,都要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该负责人解释,为避免行政执法“一刀切”,也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在严守法律、安全底线的前提下,《14条》对“经营异常名录管理”进行了创新,规定“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有误的,或者实际经营场所与登记住所(经营场所)不一致但能够联系的,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以行政指导方式督促企业正确履行公示义务或变更登记”。

通过“开门立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进行积极回应,《14条》还提出了一系列惠企惠民举措,比如建立食品经营“绿色追溯”机制,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注册备案并进行食品采购的,可不再索取、查验、提供“五证”复印件,极大地减轻经营者索证索票工作压力和经济成本;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组织开展全市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专项督查;优化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涉企收费事项检查力度,积极推进降费减负;统一投诉举报渠道方便社会监督,实施 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五线整合”,实现12315一号对外受理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投诉举报等。

该负责人强调,《14条》的落地实施,为广大企业、经营户释放出更多政策红利,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创业者来蓉投资,为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