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结合——高标准引领江苏泰州高质量发展纪实
在实施标准化战略过程中,一套好的标准,能够指导实践路径、引领发展方向。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产业、一个地区;也不仅仅是产品、企业等经济领域,而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方面面。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泰州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2018年,泰州市获批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试点、新型城镇化试点,泰州市政府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聚焦“点”
用标准打开转型升级新空间
这里说的“点”,就是指兴化市戴南镇。
戴南作为泰州一个传统工业重镇,其周边区域不锈钢产业达千亿级规模。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及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戴南不锈钢产业之困,源于技术革新、环保升级、产能置换、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经过广泛论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决定发挥标准引领、规范作用,支撑推动戴南传统产业突破发展困境。
要揽瓷器活,必须有金钢钻。该局主动对接国内业内顶尖的大院大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寻求支持,对戴南镇392家不锈钢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制定出《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指南》地方标准,为泰州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光有好标准还不够,必须将其迅速转化运用,才能实现标准价值。在《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指南》指导下,戴南镇打好拆烘房、关酸洗厂、停中频炉这3场硬仗,将熔炼、酸洗、市场、质检、物流5个环节集中,酸洗能力达到100万吨/年。
今年4月,总投资30亿元的不锈钢集中冶炼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金桥焊材项目也顺利落户戴南。通过标准科学有效地引领支撑,戴南不锈钢产业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串联“线”
用标准打通产业经济大动脉
可以说,泰州以标准引领戴南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是标准研制院地合作的典范,更是标准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
泰州立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运用标准引领作用,指导鼓励各行业、各条线企业开展标准领跑行动,助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泰州抓住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机遇,用标准作连线。2018年,泰州市在全省率先设立标准创新奖,当年全市标准化奖励资金累计达1300余万元; 2019年,在全国首创开展《标准化条例》地方立法工作,用法规规范、推动、促进标准化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全国率先开展专利标准融合发展工作,推动专利加速转化为标准,形成专利标准互通互联、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市近300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江苏靖江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利转化率提升至81%,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2.4%。
围绕泰州主导产业,用标准拉高线,泰州推动企业登上国际舞台,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推动国际系泊链、减速机、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小提琴、儿童和学生用品等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落户该市重点企业。截至目前,全市主导、参与制(修)订并已发布国际标准9项,正在制订国际标准4项,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标准为生物医药、船舶海工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抢占市场、赢得先机提供了硬核实力,主导产业贡献率占全市工业经济的近80%;泰州工业企业排头兵扬子江药业集团以排名第一再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今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泰州品质”认证评价试点。
泰州用标准划底线,《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地方标准将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剧毒化学品托管服务规范》省地方标准,为安全生产明确底线;《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地方标准,以维护职工健康为底线;今年9月,泰州市政府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等方面建设,积极探索为企业绿色环保发展划明底线。
拓展“面”
用标准引领城市发展高品质
泰州坚持把标准作为提升城市内涵高品质的重要基础,让城市发展更具含金量,更有质感和品位。
建设品质城市,泰州市谋划早、起点高、力度大。早在2016年,泰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以打造“品质泰州”为追求,并将品质泰州建设列为全市“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制定《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省地方标准。
2018年1月4日,泰州市委市政府以该标准为内核,出台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推进质量强市 建设品质泰州的意见》,把“柔性法规”转化为刚性要求,把标准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用考核倒逼标准落地,全面推进品质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就在上个月底,泰州在江苏省地方标准基础上申报的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正式立项,将推动品质城市建设实践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使泰州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顾维中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把标准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引领和支撑,让标准向社会经济各方面拓展延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实施标准化战略过程中,一套好的标准,能够指导实践路径、引领发展方向。它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产业、一个地区;也不仅仅是产品、企业等经济领域,而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方面面。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泰州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2018年,泰州市获批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试点、新型城镇化试点,泰州市政府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聚焦“点”
用标准打开转型升级新空间
这里说的“点”,就是指兴化市戴南镇。
戴南作为泰州一个传统工业重镇,其周边区域不锈钢产业达千亿级规模。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及落后产能等因素影响,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戴南不锈钢产业之困,源于技术革新、环保升级、产能置换、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经过广泛论证,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决定发挥标准引领、规范作用,支撑推动戴南传统产业突破发展困境。
要揽瓷器活,必须有金钢钻。该局主动对接国内业内顶尖的大院大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寻求支持,对戴南镇392家不锈钢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制定出《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指南》地方标准,为泰州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光有好标准还不够,必须将其迅速转化运用,才能实现标准价值。在《不锈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指南》指导下,戴南镇打好拆烘房、关酸洗厂、停中频炉这3场硬仗,将熔炼、酸洗、市场、质检、物流5个环节集中,酸洗能力达到100万吨/年。
今年4月,总投资30亿元的不锈钢集中冶炼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金桥焊材项目也顺利落户戴南。通过标准科学有效地引领支撑,戴南不锈钢产业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串联“线”
用标准打通产业经济大动脉
可以说,泰州以标准引领戴南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是标准研制院地合作的典范,更是标准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
泰州立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运用标准引领作用,指导鼓励各行业、各条线企业开展标准领跑行动,助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泰州抓住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机遇,用标准作连线。2018年,泰州市在全省率先设立标准创新奖,当年全市标准化奖励资金累计达1300余万元; 2019年,在全国首创开展《标准化条例》地方立法工作,用法规规范、推动、促进标准化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全国率先开展专利标准融合发展工作,推动专利加速转化为标准,形成专利标准互通互联、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市近300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江苏靖江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利转化率提升至81%,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2.4%。
围绕泰州主导产业,用标准拉高线,泰州推动企业登上国际舞台,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话语权”。推动国际系泊链、减速机、低维纳米结构与性能、小提琴、儿童和学生用品等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落户该市重点企业。截至目前,全市主导、参与制(修)订并已发布国际标准9项,正在制订国际标准4项,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标准为生物医药、船舶海工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抢占市场、赢得先机提供了硬核实力,主导产业贡献率占全市工业经济的近80%;泰州工业企业排头兵扬子江药业集团以排名第一再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今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泰州品质”认证评价试点。
泰州用标准划底线,《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地方标准将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度融合;《剧毒化学品托管服务规范》省地方标准,为安全生产明确底线;《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地方标准,以维护职工健康为底线;今年9月,泰州市政府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传统产业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等方面建设,积极探索为企业绿色环保发展划明底线。
拓展“面”
用标准引领城市发展高品质
泰州坚持把标准作为提升城市内涵高品质的重要基础,让城市发展更具含金量,更有质感和品位。
建设品质城市,泰州市谋划早、起点高、力度大。早在2016年,泰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以打造“品质泰州”为追求,并将品质泰州建设列为全市“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制定《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省地方标准。
2018年1月4日,泰州市委市政府以该标准为内核,出台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推进质量强市 建设品质泰州的意见》,把“柔性法规”转化为刚性要求,把标准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用考核倒逼标准落地,全面推进品质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就在上个月底,泰州在江苏省地方标准基础上申报的国家标准《新型城镇化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正式立项,将推动品质城市建设实践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使泰州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顾维中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把标准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引领和支撑,让标准向社会经济各方面拓展延伸、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 福建对电商平台和即时配送企业开展行政指导(2024-09-12)
- 山西阳泉出台合规指引解决监管难题(2024-09-12)
- 海南多举措推进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2024-09-12)
- 北京朝阳出台汽车企业CCC免办办理及监管工作指引(2024-09-12)
- 广东开展校园食品“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