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 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目标引热议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
GDP增速目标,这项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失”的指标,今年再度“复出”引发广泛关注。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首位亮相的“部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遇到的“首问”,就是关于GDP增速目标。他说,今年头两个月多个数据亮眼,说明中国企业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GDP增长6%的目标。”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谈到了GDP增速目标。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的量化目标,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确定因素很大,去年经济增长2.3%是非常不容易的,明显好于预期。”孙国君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这是综合考虑了经济恢复的情况、基数因素的影响,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有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据何立峰介绍,我国第一产业经过多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已极大改善,如果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今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基本口粮可以实现自给。第二产业中的新兴产
业方兴未艾,传统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优势日益凸显,前景可期。虽然第三产业难点、堵点相对较多,但各地方、各部门正会同相关方面,大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在谈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主要目标指标设定时,何立峰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些指标就像奋力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但是必须奋力一跳。”
GDP增长6%以上的目标,就是一颗“奋力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张兆安对此评价说:“这个增速,是符合现实条件的,也是有许多利好因素的。”去年遭受的疫情极端冲击大概率不会重演,诸多政策措施也在逐渐展现效应,“增长6%以上”是一个既不保守、又不激进的目标。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
GDP增速目标,这项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失”的指标,今年再度“复出”引发广泛关注。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首位亮相的“部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遇到的“首问”,就是关于GDP增速目标。他说,今年头两个月多个数据亮眼,说明中国企业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GDP增长6%的目标。”
3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也谈到了GDP增速目标。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的量化目标,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确定因素很大,去年经济增长2.3%是非常不容易的,明显好于预期。”孙国君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这是综合考虑了经济恢复的情况、基数因素的影响,以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有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据何立峰介绍,我国第一产业经过多年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已极大改善,如果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今年粮食产量将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基本口粮可以实现自给。第二产业中的新兴产
业方兴未艾,传统制造业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优势日益凸显,前景可期。虽然第三产业难点、堵点相对较多,但各地方、各部门正会同相关方面,大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在谈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主要目标指标设定时,何立峰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些指标就像奋力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但是必须奋力一跳。”
GDP增长6%以上的目标,就是一颗“奋力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桃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张兆安对此评价说:“这个增速,是符合现实条件的,也是有许多利好因素的。”去年遭受的疫情极端冲击大概率不会重演,诸多政策措施也在逐渐展现效应,“增长6%以上”是一个既不保守、又不激进的目标。
- 13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11月开始实施将为引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持(2024-11-02)
- 中国与斯洛伐克签署标准化合作文件(2024-11-02)
- 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2024-11-02)
- 我国与澳新签署有机产品合作互认协议(2024-11-02)
- 孟扬率团访问英国、意大利、阿联酋(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