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五原县市场监管局九项措施保障春耕生产正常进行
春耕生产来临之际,又恰逢新冠肺炎防控攻坚之时,内蒙古五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早谋划、早布局,坚持防疫情和保春耕双线作战,护航全县春耕生产正常进行。
一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全县农资销售市场主体名称、负责人、经营地址、经营期限和经营范围、农资储备情况。督促农资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资进销货台账,及时发现并查处无照违法经营行为。
二是局里抽调业务骨干深入乡镇协助市场监督管理所加紧审核各农资经营主体提交的恢复营业申请材料,督促农资经营主体有序复工并尽快将农业生产资料送达农民或田间地头,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开展。
三是保障农资供给。扎实做好化肥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备供应,引导化肥、地膜等经营单位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尽恢复经营。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执法,结合疫情防控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行动,保障春耕生产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目前,各类农资价格基本稳定,能够保障春耕生产正常进行。
四是强化服务。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将农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各农资生产批发企业各类农资产品价格传送到户,引导各类化肥地膜生产经营主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复工复产,为化肥地膜农资产品质量提升打好基础。
五是针对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少,农资产品经营户暂停开门营业,外来农资产品不易调入辖区等实际情况,五原县市场监管局要求市场监督管理所与辖区各行政村村民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对农资产品需求户进行安抚,了解其需求,稳定人心,承诺及时帮助他们购进农资产品进行春耕生产,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辖区农资经营户进行宣传,强化其主体责任、大局意识。
六是要求市场监督管理所主动上门帮助辖区农资经营业主联系优质货源,确保农民能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重点帮扶贫困村春耕生产,结对帮扶干部电话了解帮扶对象春耕生产情况,一对一联系帮扶对象确定所需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协助农资经营户派专人专车送货到户,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七是把农资维权作为民生工程,及时受理农资消费者咨询、举报、申诉,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村社广播、微信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免费宣传农资产品质量辨别、正确使用等相关知识,加强农资维权宣传,在春耕备耕期间,大力向农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编写和印发各种资料粘贴在村务公开栏上,借此提高农民识别假辨假的能力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向农资经营户宣传守法经营理念,要求其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流入市场。
八是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以化肥、地膜等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单位为整治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农资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违规情况。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对影响面大、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进行整治查处。同时,还将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计量违法行为。
九是强化消费维权。充分利用12315电话和全国12315平台,依法依规受理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开展农资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农资消费引导,发布农资消费警示,提高农民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依法严查和曝光农资产品掺杂使假、虚标含量、冒用他人注册商标、厂名厂址和疫情防控期间哄抬农资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将执法办案作为整治农资市场的重要抓手,对上级交办、有关部门转办、农资市场检查、农资质量抽检抽查、受理投诉举报等案件线索,及时立案、依法处理、快速反馈,依法保护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经营。
春耕生产来临之际,又恰逢新冠肺炎防控攻坚之时,内蒙古五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早谋划、早布局,坚持防疫情和保春耕双线作战,护航全县春耕生产正常进行。
一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全县农资销售市场主体名称、负责人、经营地址、经营期限和经营范围、农资储备情况。督促农资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资进销货台账,及时发现并查处无照违法经营行为。
二是局里抽调业务骨干深入乡镇协助市场监督管理所加紧审核各农资经营主体提交的恢复营业申请材料,督促农资经营主体有序复工并尽快将农业生产资料送达农民或田间地头,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开展。
三是保障农资供给。扎实做好化肥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备供应,引导化肥、地膜等经营单位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尽恢复经营。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执法,结合疫情防控开展春季农资打假行动,保障春耕生产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目前,各类农资价格基本稳定,能够保障春耕生产正常进行。
四是强化服务。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将农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各农资生产批发企业各类农资产品价格传送到户,引导各类化肥地膜生产经营主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复工复产,为化肥地膜农资产品质量提升打好基础。
五是针对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少,农资产品经营户暂停开门营业,外来农资产品不易调入辖区等实际情况,五原县市场监管局要求市场监督管理所与辖区各行政村村民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对农资产品需求户进行安抚,了解其需求,稳定人心,承诺及时帮助他们购进农资产品进行春耕生产,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辖区农资经营户进行宣传,强化其主体责任、大局意识。
六是要求市场监督管理所主动上门帮助辖区农资经营业主联系优质货源,确保农民能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重点帮扶贫困村春耕生产,结对帮扶干部电话了解帮扶对象春耕生产情况,一对一联系帮扶对象确定所需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协助农资经营户派专人专车送货到户,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七是把农资维权作为民生工程,及时受理农资消费者咨询、举报、申诉,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村社广播、微信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免费宣传农资产品质量辨别、正确使用等相关知识,加强农资维权宣传,在春耕备耕期间,大力向农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编写和印发各种资料粘贴在村务公开栏上,借此提高农民识别假辨假的能力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向农资经营户宣传守法经营理念,要求其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流入市场。
八是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以化肥、地膜等农资生产企业和农资经销单位为整治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农资是否存在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违法违规情况。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对影响面大、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进行整治查处。同时,还将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计量违法行为。
九是强化消费维权。充分利用12315电话和全国12315平台,依法依规受理农资消费投诉举报,开展农资消费维权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农资消费引导,发布农资消费警示,提高农民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依法严查和曝光农资产品掺杂使假、虚标含量、冒用他人注册商标、厂名厂址和疫情防控期间哄抬农资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将执法办案作为整治农资市场的重要抓手,对上级交办、有关部门转办、农资市场检查、农资质量抽检抽查、受理投诉举报等案件线索,及时立案、依法处理、快速反馈,依法保护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经营。
- 13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11月开始实施将为引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持(2024-11-02)
- 中国与斯洛伐克签署标准化合作文件(2024-11-02)
- 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2024-11-02)
- 我国与澳新签署有机产品合作互认协议(2024-11-02)
- 孟扬率团访问英国、意大利、阿联酋(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