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发布专利各项指标数量质量显著提高
日前,《2018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联合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撰完成。
《报告》从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5个方面构建专利实力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区、市)专利实力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引领各区域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专利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显示,去年以来,专利各项指标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保护力度明显增强,运用能力持续拓展,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均取得重大进展。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四川、湖北、重庆、福建位列全国专利综合实力前10。
《报告》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加强各地专利质量的客观评价,在去年增加“专利数量偏离指数”指标基础上,淡化数量,更加突出质量导向,进一步优化专利导航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各地专利申请数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水平相协调相匹配。《报告》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专利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四川等省(市)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排名靠前。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各省(区、市)省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改革已全部完成,省级知识产权管理支撑指数显著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明显提高。2018年,各地在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上呈现纵深推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路径提供了实践支撑。其中,上海、江苏、广东、四川等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全面发力,探索形成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建立知识产权省部会商工作机制等10余项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陕西等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重点推进,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甘肃等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聚焦区位优势精准发力,专利运用、保护和管理实力大幅提升,进步明显。
日前,《2018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联合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撰完成。
《报告》从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5个方面构建专利实力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区、市)专利实力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引领各区域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专利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显示,去年以来,专利各项指标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保护力度明显增强,运用能力持续拓展,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均取得重大进展。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四川、湖北、重庆、福建位列全国专利综合实力前10。
《报告》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加强各地专利质量的客观评价,在去年增加“专利数量偏离指数”指标基础上,淡化数量,更加突出质量导向,进一步优化专利导航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各地专利申请数量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水平相协调相匹配。《报告》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专利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四川等省(市)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排名靠前。
《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各省(区、市)省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改革已全部完成,省级知识产权管理支撑指数显著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明显提高。2018年,各地在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上呈现纵深推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路径提供了实践支撑。其中,上海、江苏、广东、四川等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全面发力,探索形成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建立知识产权省部会商工作机制等10余项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陕西等支撑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重点推进,在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甘肃等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聚焦区位优势精准发力,专利运用、保护和管理实力大幅提升,进步明显。
- 13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11月开始实施将为引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支持(2024-11-02)
- 中国与斯洛伐克签署标准化合作文件(2024-11-02)
- 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2024-11-02)
- 我国与澳新签署有机产品合作互认协议(2024-11-02)
- 孟扬率团访问英国、意大利、阿联酋(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