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利好密集释放 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在国务院新闻办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围绕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进行了详解。
金融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的成效不断显现。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1%,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5%,高于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的低位。
为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潘功胜宣布了多项即将采取的货币政策: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包括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状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
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将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条”这两项政策文件由今年年底到期延至2026年底。
三是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包括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从而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降准政策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概是6.6%,这一水平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还有一定的空间。”潘功胜同时表示,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保持中性。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将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但也会减少客户的提前还款。
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聚焦重点领域,压茬推进风险化解工作,坚决避免风险外溢和传导。李云泽表示,目前高风险机构集聚的地区,都已经形成具体的改革化险方案,正在“一省一策”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当前,我国金融业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经营稳健、风险可控。伴随着房地产、地方债,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逐步化解和缓释,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李云泽透露,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前期,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上海开展股权投资试点,目前已经具备扩大试点的条件。李云泽介绍,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金融监管总局拟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研究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宽限制。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表内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三是优化考核。指导相关机构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建立健全长周期、差异化的绩效考核。
据悉,为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会同国家发改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的工作机制。一手牵企业,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实际困难;一手牵银行,把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真正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无须偿还本金即可接续融资。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吴清介绍,资本市场生态进一步好转。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到8月末,已经查办的证券期货违法案件577件,形成有力震慑。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完善,持续优化发行上市、分红、减持、交易等各环节制度规则。上市公司2023年度分红达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长期资金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对于克服市场短期波动、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到今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了1倍以上,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从17%提高到22.2%。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吴清表示,为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将于近日印发,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目标,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全面落实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证监会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已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推动上市公司依法做好市值管理。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带动市场基准利率下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在国务院新闻办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围绕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进行了详解。
金融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的成效不断显现。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1%,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5%,高于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的低位。
为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定增长,潘功胜宣布了多项即将采取的货币政策: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包括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状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降低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同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
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将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条”这两项政策文件由今年年底到期延至2026年底。
三是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包括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从而大幅提升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降准政策实施后,银行业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概是6.6%,这一水平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还有一定的空间。”潘功胜同时表示,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保持中性。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将减少银行的利息收入,但也会减少客户的提前还款。
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总局聚焦重点领域,压茬推进风险化解工作,坚决避免风险外溢和传导。李云泽表示,目前高风险机构集聚的地区,都已经形成具体的改革化险方案,正在“一省一策”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当前,我国金融业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经营稳健、风险可控。伴随着房地产、地方债,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逐步化解和缓释,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李云泽透露,为巩固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前期,大型商业银行下设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上海开展股权投资试点,目前已经具备扩大试点的条件。李云泽介绍,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金融监管总局拟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研究将试点范围由原来的上海扩大至北京等18个科技创新活跃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宽限制。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表内投资占比由原来的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三是优化考核。指导相关机构落实尽职免责的要求,建立健全长周期、差异化的绩效考核。
据悉,为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会同国家发改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的工作机制。一手牵企业,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实际困难;一手牵银行,把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推荐给银行机构,真正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无须偿还本金即可接续融资。
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吴清介绍,资本市场生态进一步好转。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到8月末,已经查办的证券期货违法案件577件,形成有力震慑。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完善,持续优化发行上市、分红、减持、交易等各环节制度规则。上市公司2023年度分红达2.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长期资金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对于克服市场短期波动、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到今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了1倍以上,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从17%提高到22.2%。
“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吴清表示,为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痛点堵点,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将于近日印发,着眼于“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目标,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全面落实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持续改善资本市场生态,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证监会研究制定了《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方向,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已会同相关部委研究制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推动上市公司依法做好市值管理。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关于做好续贷工作 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2024-09-2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2024-09-25)
-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2024-09-25)
- 金融利好密集释放 支持经济稳定增长(2024-09-25)
-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取得积极进展 1至8月,全国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1.1%,技术改造投资…(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