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关监督

佛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关于饮用水商品比较试验的结果

2013年11月13日 11:10 信息来源:http://www.fs315.org/article.asp?id=737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市场上饮用水的品种和品牌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执行标准混乱等现象,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话题。因此,佛山市消委会围绕 “食品安全你我他”的年主题,决定对市场上的矿泉水、纯净水和其它饮用水进行商品比较试验,旨在提供真实信息,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购买饮用水。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购买样品情况

本次商品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市、区消委会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在佛山市内的超市、商店购买。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购买样品全程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代表和部分媒体共同参与和现场监督。样品采购在佛山市4区共购买了49批次,其中禅城区购样16批次、南海区购样14批次、高明区购样10批次、三水区购样9批次;所购饮用水品种分类为纯净水20批次、矿泉水17批次、其它饮用水12批次;包装类型为瓶装饮用水29批次,桶装饮用水20批次。

二、比较试验项目和检测依据

(一)比较试验项目。本次比较试验针对消费者关心的质量问题,依据相关标准要求,选择了外观、标志、价格、执行标准、质量(理化指标)、污染(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不但对三大类饮用水质量分别进行了类别内比较,还对三大类饮用水共同指标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综合以上内容得出每个饮用水的总体评价,指导消费者选择合适的饮用水。

(二)比较试验依据。本次商品比较试验根据广东省消委会《商品比较试验工作导则》和《商品比较试验规范》的规定来实施。纯净水依照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矿泉水依照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其它饮用水依照GB 19298-2003 《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标准要求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检测和判定。

三、比较试验结果

本次比较试验有纯净水、矿泉水和其他饮用水三大类饮用水49批次,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检测,总计达标46批次,达标率为93.9%。其中矿泉水17批次全部达标,纯净水20批次中有2批次不达标,其它饮用水12批次中有1批次不达标;按包装类别分,其中瓶装饮用水29批次全部达标,桶装饮用水20批次中有3批次不达标。具体检测达标率统计情况见表1。

按饮用水类别统计表

类别

名称

检测批次

达标批次

达标率(%)

按水类别分

纯净水

20

18

90.0

矿泉水

17

17

100.0

其他饮用水

12

11

91.7

按包装分

瓶装饮用水

29

29

100.0

桶装饮用水

20

17

85.0

全部检测的饮用水

49

46

93.9

四、比较试验结果及分析

(一)纯净水

本次比较试验共购买了20批次纯净水,其中瓶装纯净水8批次全部达标,桶装纯净水12批次中有2批次不达标,分别是玉蘭村牌饮用纯净水和八月湖纯净水,均为菌落总数超标。菌落总数是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为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GB17323要求菌落总数≤20cfu/mL,实测值分别为2000cfu/mL和4300cfu/mL。检测结果的比较详见表2。

本次纯净水检测的12个项目中,pH值、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属于质量的理化指标;铅、砷、铜、挥发性酚、亚硝酸盐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指标;其余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为微生物指标。

pH值反映了纯净水的酸碱性,不同品牌纯净水的pH值均在6.5左右,几乎没有差异,均为中性水。

电导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电导率越低水越纯净。在所有不同品牌的纯净水中,尽管电导率均符合标准规定,但差异比较大。根据GB 17323-1998对饮用纯净水的定义,饮用纯净水的加工方法有蒸馏法、去离子法或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一般情况下,蒸馏水电导率比较低,本次抽检的屈臣氏、维他产品均为蒸馏水,电导率为1.5—1.6μS/cm。娃哈哈、怡宝纯净水电导率也比较低,分别在1.3—2.4μS/cm之间;但禅宝牌、玉籣村牌、西樵天湖山泉和芙蓉山泉饮用纯净水的电导率在7.9—9.0μS/cm之间,接近标准规定的限值10μS/cm;其他品牌的纯净水则在6—7μS/cm之间。可能是这些品牌的纯净水采用的生产工艺不同,从而产生了电导率的差异。

高锰酸钾消耗量主要反映了纯净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尤其是残留消毒剂(如ClO2)的含量。本次检测的20批次纯净水样品中,高锰酸钾消耗量全部符合标准规定,其中桶装纯净水的高锰酸钾消耗量在0.5—0.9 mg/L之间(标准规定≤1.0mg/L),普遍高于瓶装纯净水的。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超标上,不少厂家采用加氯消毒来避免这一问题。而加入的消毒剂又会产生一些新的有机物,如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等,从而导致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

铅、砷、铜反映重金属污染情况,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对水源环境的污染,包括土壤、河流等。重金属也是衡量饮用水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本次比较试验的20批次纯净水样品均未检出重金属污染。

亚硝酸盐和挥发性酚是纯净水的污染指标。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纯净水的过滤工艺控制不当或者水在反复煮沸时也容易产生亚硝酸盐。本次20批次纯净水的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均符合标准规定。挥发性酚是表征水源被有机物特别是工厂废水污染的重要指标,本次抽检的纯净水的样品均未有挥发性酚残留,符合标准规定。

微生物指标是饮用纯净水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可能发生在纯净水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上,所以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指标。本次比较试验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4项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 20批次纯净水的样品中,除了玉蘭村牌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日期:2013年07月03日)和八月湖桶装纯净水(生产日期难以辨识)菌落总数超标外,其他18批次的纯净水样品都符合标准要求;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未检出。

(二)矿泉水

本次比较试验共购买了17批次矿泉水, 其中瓶装12批次,桶装5批次。按标准要求,对偏硅酸、溴酸盐、耗氧量(以O2计)、亚硝酸盐、挥发性酚、铅、砷、铜、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12项指标进行检测,全部样品达标。检测结果比较详见表3。

耗氧量和偏硅酸是饮用矿泉水的质量指标。本次抽检的所有批次的矿泉水耗氧量全部合格,都是在0.1—0.7mg/L之间,小于标准规定的3.0mg/L,其中瓶装矿泉水的耗氧量均低于桶装矿泉水的,指标表现较好。

锂、锶、偏硅酸、锌、硒、碘化物等是我国鉴定天然矿泉水是否达标的重要的界限指标,应有一项或者一项以上指标符合GB 8537-2008的规定(锂≥0.2mg/L、锶≥0.2mg/L、偏硅酸含量≥25mg/L)。本次17种矿泉水样品的水源地各不相同,界限指标也有所区别。其中ALKAQUA牌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evian依云牌天然矿泉水、昆仑山牌天然雪山矿泉水的界限指标为锶,锶含量分别为0.45、0.383、0.5825mg/L,符合标准规定;曲玛弄牌西藏冰川矿泉水中锂、锶、偏硅酸含量分别为0.599、0.244、43mg/L,三个界限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其他13种矿泉水的界限指标均为偏硅酸,偏硅酸含量均符合标准要求。

溴酸盐是矿泉水生产企业在用臭氧杀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因为有的天然矿泉水水源中含有微量溴化物,在用臭氧杀菌时,水中的溴化物与臭氧发生反应生成了溴酸盐。溴酸盐是饮用天然矿泉水的一种限量指标,本次抽检的17个批次的矿泉水含量全部达标,均小于0.01mg/L。其中巴马丽琅牌巴马矿泉水、碧露牌饮用天然矿泉水、三千尺牌饮用天然矿泉水和景天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检出有溴酸盐,含量在0.007—0.009mg/L之间,可能是矿泉水水源中含有溴化物所致。

亚硝酸盐挥发性酚是饮用矿泉水的污染物指标。本次抽检的17个批次的矿泉水中两个指标全部达标,其中三千尺和碧露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检出有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0.003mg/L和0.004mg/L,可能是水源中含有硝酸盐,或者在生产过程引入,其他品牌的亚硝酸盐含量均<0.002mg/L。

铅、砷、铜是饮用矿泉水的重金属限量污染指标,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都符合标准要求,其中13批次的砷含量均小于仪器检出限(0.001mg/L),另有4个批次样品检测结果相对不好,分别是益力牌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0.004mg/L)、法国富维克瓶装矿泉水(0.003mg/L)和華山泉瓶、桶装矿泉水(均为0.006mg/L)。

大肠菌群指标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和安全性的指标,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为致病菌,本次检测的四种微生物指标均为0,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三)其它饮用水

本次比较试验共购买了12批次其它饮用水, 包括山泉水、矿物质水、碱性水、天然净水等,其中瓶装9批次,桶装3批次。按标准要求,对耗氧量(以O2计)、亚硝酸盐、挥发性酚、铅、砷、铜、溴酸盐、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12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有1个批次不达标,不达标商品为誉山泉牌饮用水(生产日期:2013年07月10日),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超标,标准要求≤50cfu/mL,实测值为3700cfu/mL。检测结果比较详见表4。

耗氧量(O2)是该类饮用水的质量指标,12批次的耗氧量在0.4—0.8mg/L之间,均符合标准(≤2.0mg/L)规定,其中屈臣氏饮用矿物质水和农夫山泉天然水(桶装)耗氧量较高,为0.8mg/L,可能是有机物含量较高。

溴酸盐是限量污染指标,12批次样品均符合标准规定,其中除了南洲7.3饮用水检出溴酸盐含量为9μg/L,比较接近标准限量(10μg/L)外,其他饮用水中溴酸盐含量均<5μg/L。

亚硝酸盐、挥发性酚、铅、总砷、铜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12批次的样品均符合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是微生物指标,除了誉山泉牌饮用水菌落总数(实测3700cfu/mL)超标以外(标准≤50cfu/mL),其他11种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均<1cfu/mL。

(四)三类饮用水共同指标与生活用水比较

三类饮用水的共同指标有7个,分别是耗氧量(以O2计)、铅、砷、铜、亚硝酸盐、挥发性酚、大肠菌群。本次比较试验49批次的样品的7个共同指标与GB 5749-2006《生活应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具体情况是:耗氧量(以O2计)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是每类饮用水的瓶装水耗氧量普遍低于桶装水,指标表现出较好;三类饮用水的铅、铜含量均小于GB 5749-2006的标准规定;有4种矿泉水和1种其他饮用水中检出限量的重金属砷,但在符合标准要求范围内,分别是益力牌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0.004mg/L)、法国富维克瓶装矿泉水(0.003mg/L)、華山泉瓶、桶装矿泉水(均为0.006mg/L)和南洲7.3饮用水(0.002mg/L);有2种矿泉水中检出限量的亚硝酸盐,但在符合标准要求范围内,分别是三千尺牌(0.003mg/L)和碧露牌饮用天然矿泉水(0.004mg/L);挥发性酚检测结果一致,均<0.002mg/L;大肠菌群均未检出。

五、存在问题

1、类别、品种繁多,混淆概念。市场上除了人们熟悉的纯净水、蒸馏水、矿泉水、山泉水等类别以外,还有碱性水、活性水、矿物质水、自然水、雪山矿泉水、火山矿泉水、海底矿泉水等“新概念”的饮用水,商品名称众多,表述含糊不清,有迷惑消费者之嫌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气体。“国标”还确定了达到矿泉水标准的界限指标,如锂、锶、锌、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硒、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溶解性总固体。其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符合上述成份,即可称为天然矿泉水。

纯净水,简称净水或纯水,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可直接饮用。市场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馏水均属纯净水。

除了矿泉水和纯净水以外的,统称为其它饮用水。

例如,加仑加纯天然山泉水、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到底是不是天然矿泉水?答案:不是!屈臣氏饮用矿物质水、康师傅矿物质水算不算天然矿泉水?答案:不算!西藏冰川矿泉水、昆仑山天然雪山矿泉水又是不是天然矿泉水呢?答案:是!

2、标识、标志不清楚。产品标签字体大小不一,字迹模糊,特别是生产日期,由于采用喷码技术不同,有的无法看清;有的为了追求产品的个性,标签内容在背面,瓶子要与眼睛同一水平线,透过瓶子里的饮用水才能看到标签内容,不便于消费者查看。

  如:第5季饮用纯净水和7.3南洲饮用水、加林山天然矿泉水等标签底色较花,用字较小,字色对比不强烈;ALKAQUA牌矿泉水标识内容采用竖式排版印在标签背面,要透过瓶装水去辨认,不符合一般阅读习惯,而且字迹容易变形,较难查看。

3、执行标准缺乏、滞后。人们非常关心执行标准问题,然而现时的标准还是比较缺乏和滞后。“新概念”的饮用水基本上没有国家和地方标准,执行企业自定标准,但企业大多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企业标准。如市场上随处可见的矿物质水,仍然没有国家和地方标准;通过这次比较试验发现,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大肠菌群指标为不得检出,而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 19298-2003 《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大肠菌群指标为MPN/100mL≤3,事实上显得滞后。

六、消费指导意见

  通过对市场销售的3大类别瓶(桶)装饮用水进行的比较试验,消费者选用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认品牌。尽量购买大型生产企业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其产品质量可能监管较严格,相对有保证。

2、看标签。合格的产品标签应清晰标注其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制造者名称、地址等内容。

要注意查看饮用水的类别,选择适合自己的饮用水。

辨别饮用水类别的一种方法:如果是饮用纯净水,应标示产品执行标准号GB17323;如果是天然矿泉水,一般应标示产品执行标准号GB8537;其它饮用水,标示的产品执行标准号一般则是Q/或DB开头的企业自定标准或是地方制定的标准。

3、审视外观。瓶装饮用水的包装瓶应由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材料制成,瓶体应光滑、清亮,透明度高,质感好。同时,用手挤压塑料瓶身,检查瓶盖是否密封良好。如果瓶口有水渗出,说明瓶盖密封不严,饮用水可能受到污染。

桶装饮用水的桶应由PC材质制成,桶体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废旧塑料制成的桶(俗称“黑桶”),则颜色发黑、发暗,透明性差。

4、感官鉴别。合格的饮用水一般应无色、透明、清澈、无臭、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物;饮用天然矿泉水允许有极少量的天然矿物盐沉淀,但不得有其他异物;对于有异色、异味、浑浊、有絮状物或杂质的产品不得饮用。

5、尽快饮用。饮用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更不能久存,桶装饮用水通常应在一周内用完为宜。饮用水最好存放在避光、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在阳光下曝晒,注意饮用水的保质期,瓶装饮用水一般为半年至1年,而桶装饮用水一般为1至3个月。

6、矿泉水不宜煮沸饮用。饮用矿泉水时应以不加热、冷饮或稍加温为宜,不能煮沸饮用。
因矿泉水一般含钙、镁较多,有一定硬度,常温下钙、镁呈离子状态,极易被人体所吸收,起到很好的补钙作用。如若煮沸时钙、镁易与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这样既丢失了钙、镁,还造成了感官上的不适,所以矿泉水最佳饮用方法是在常温下饮用。

7、现有的各种饮用水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支持证明对身体有特别益处,所以消费者选购时注意不要轻信宣传用语;

8、消费者长期饮用水应有多样性,不要长期只饮一种水。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