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水质量存在问题较多,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2001年-2002年各地消费者协会开展饮用水比较试验情况综述
近些年来,水源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渐渐成为人们最大追求。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肿瘤病、慢性病人数增加与饮用水水质较差有密切关系。另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类80%的疾病与水源污染有关。为了喝得卫生、喝出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喝经过各种人工方法处理过的水。特别是近几年来,桶装水逐渐普及和流行起来。
为了加强对饮用水市场的社会监督以及对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指导,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于2001-2002年共开展了多次饮用水比较试验,这些比较试验涉及到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桶装山泉水、瓶装水等种类的饮用水,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桶装纯净水和桶装矿泉水样品菌落总数超标。
菌落总数属于微生物指标,它的高低代表的是水体总体杂菌的污染程度,应越低越好。消费者长期喝菌落总数过高的水可能引起腹泻甚至导致其它病变。湖北省消委会于2001年6月从市场上购买了20个品牌的桶装纯净水样品开展比较试验,其中有13个品牌的样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菌落总数超标。陕西省消协于2002年4月购买了60种桶装水样品,其中33个品牌样品菌落总数超标:43个品牌的纯净水样品中有21个品牌的样品超标;17个品牌的矿泉水样品中有12个品牌的样品超标。沈阳市消协也于2002年开展了桶装水比较试验,抽到12个品牌的纯净水样品,其中有3个品牌的样品菌落总数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沈阳市消协也于2002年购买到32个品牌的矿泉水样品,其中有12个品牌的样品菌落总数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02年11月-12月间,从北京市场购买到了33个品牌的桶装纯净水,在33个品牌样品的测试结果中,有5个品牌样品“菌落总数”超出国家标准,有个别样品的菌落总数超过标准160倍,水质污染严重。
2、部分桶装纯净水样品电导率超标。
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控制好坏。过高的电导率说明水的生产工艺不过关,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只要没有有毒有害的物质,消费者喝了这样的水之后一般不会出现健康问题。陕西省消协于2002年4月购买了43个品牌的桶装纯净水样品,其中有10个品牌的样品电导率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沈阳市消协也于2002年开展了桶装纯净水比较试验,抽到12个品牌的纯净水样品,其中有3个品牌的样品电导率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在中消协开展的桶装纯净水比较试验中,有2个样品的“电导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湖北省试验的1个纯净水样品,基本上没有经过反渗透膜处理,电导率和自来水相当,纯度远远不够,根本不能算作纯净水。
3、个别桶装矿泉水样品偏硅酸和锶不达标。
桶装矿泉水中个别品牌样品偏硅酸、锶等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不能称为矿泉水。陕西省消协于2002年4月购买了17个品牌的桶装矿泉水样品,其中有5个品牌的样品偏硅酸等矿物质含量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注值。沈阳市消协开展的桶装矿泉水比较试验中有2个品牌的样品偏硅酸和锶不达标,不能算作矿泉水。
4、桶装山泉水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
沈阳市消协于2002年购买到5个品牌的天然山泉水样品,该比较试验参考的是企业自定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全部符合企业自定标准。由于山泉水目前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统一规范,企业标准由企业各自掌握,质量问题难以保证。
5、部分样品标注不规范。
中消协、黑龙江省消协和陕西省消协比较试验还发现,有的水尽管内在质量合格,但是在外包装上存在严重缺陷,有的品牌标识不全、不规范,无生产单位、无产地,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27条规定;还有的样品标签印制不规范,字迹不清,不仅消费者难以辨认,就是检测人员也只能借助放大镜来识别。此外,国家标准要求矿泉水必须标明资源鉴定证书号,一些企业未按标准执行。
6、部分瓶装矿泉水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办理产品省级卫生许可。
黑龙江省消协试验的41个品牌的矿泉水样品中有11家企业未能按《黑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办理省级卫生许可,有的市县卫生部门违反规定擅自为企业发放许可。
7、个别瓶装矿泉水样品企业标签标注值与实测值严重不符,有的甚至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黑龙江省消协发现某样品企业标注锶含量为0.94mg/L,而实测值仅为0.122 mg/L。还发现某样品标签值锶和碘分别为0.45 mg/L和0.48 mg/L,实测值分别为0.030和0.050 mg/L,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国家标准规定该两项含量不能低于0.2 mg/L)。
二、影响桶装水饮用质量的原因
从以上比较试验可以看出,桶装水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目前市场上的桶装水一般使用的是回收塑料桶,大多通过各种各样的水站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大多将桶水流经饮水机后再饮用。专家指出,桶装水一般都要经过生产、储运、安装上机、饮用等环节消费者才能喝到,这四个环节的每一个差错或疏忽都可能严重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具体来说:
1、生产方面
(1)水源开发和水处理过程。
这个方面问题有国家生产许可证保证。一般说来,正规的大牌企业按规定程序生产出来的桶装水一般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桶装水的利润空间较大,不法厂商为了赚取暴利,不按照相关规程,不惜偷工减料、以假乱真,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无法保障。还有一些不具备生产资格的企业也混入了桶装水市场。
(2)桶的清洗和消毒过程。
目前桶装纯净水的桶大多是重复使用的,这样使得生产过程又多了一个环节,即桶的清洗和消毒过程,这个过程最容易出现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回收桶的普遍使用,是造成产品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可能桶本身受到污染(回收的空桶内已经多次发现有尿液和烟头);其次,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剂残留问题(可达100毫升),如果没有后保险二次处理的过程,即使本来比较卫生的桶一经不符合工序的清洗和消毒也会受到污染。因此,各生产厂家要高度重视回收桶的处理工艺和管理,确保这个环节不出问题。
(3)包装过程。
目前桶装水多采用塑封,密封不严、材质不好都有可能造成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污染水桶里的水。
2、储运方面
桶装水都是通过水站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如果运输、储存、装卸不规范,或者水站其它违规操作行为,均可导致水质问题。
3、安装方面
桶装水安装到饮水机这一环节也是有可能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通常搬动和安装时都是用手握住水桶的手柄,就是这一直接接触就可能把手上的细菌带入桶装水中。
4、输配水方面
饮水机和桶的连接处有一个水槽,那儿温度适中、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滋生细菌;桶内水导入饮水机时有空气进入桶内,也容易把细菌带入;饮水机制冷和加热部分的清洗和消毒不及时也容易滋生细菌。桶本身和饮水机的材质也影响出水的质量。加热部分的钢制材料的优劣程度以及所采取的不同焊接方法都会影响到出水的含铅量,重金属污染可能性很大。可以看出,从饮水机中流出来的水,受到污染的风险很大。
三、呼吁和建议
鉴于目前市场上的饮用水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饮用水质量,让消费者能放心饮水,特呼吁和建议如下:
1、针对桶装水的菌落总数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我会呼吁并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桶装水企业生产资格和能力的审核,加强桶装水市场的监管,以进一步提高桶装水质量。
(2)桶装水行业应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服务规范,并加强监督检查,推进行业自律。如确保生产环节的质量、卫生规范;制定和实施桶装水配送服务规范,可以规范水站工作人员的服务,减少水受到污染的可能等。
(3)从事饮用水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质量和服务管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特别是各桶装水生产企业,要加强对用于储水桶、瓶的管理,不管是生产企业购买的桶、瓶,还是企业自己制作的桶、瓶,还是回收的桶、瓶,在装水前一定要严格消毒、清洗,从而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同时各饮用水生产企业应实事求是地在外包装上的印制产品标识,不得虚假标注。
2、鉴于市场上部分纯净水的电导率和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等情况,我会呼吁各饮用水生产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和科学管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工序,确保生产出的各种饮用水不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并不断增进消费者的安全、卫生和健康。
3、呼吁有关部门加强与饮用水有关的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比如,针对目前山泉水没有统一规范的情况,加快制定山泉水国家标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山泉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品种的饮用水,尤其是山泉水在茶艺馆受到普遍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为了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呼吁抓紧制定相关标准。还比如,修订纯净水有关标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关于PH值之规定的衔接就不是很好。纯净水为5.0-7.0,生活饮用水为6.5-8.5,那么PH值在5.0-6.5之间的纯净水算不算生活饮用水?由此看来,或者生活饮用水标准中有关PH值规定“太严”,或者纯净水标准中有关PH值规定“太宽”。
4、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桶装水时:
一要选企业、选品牌:消费者选择饮用水时要挑选生产企业和信誉好、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商场、超市和水站,选购时不要只看价格是否低廉,更应看重可靠的商家和品牌。
二要看标识、看标签:要仔细看产品标识,查看水桶上的标签是否完好,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及保质期是否齐备,标签制作是否清楚规范,如果发现有问题,消费者不要购买。
此外消费者还应做到勤洗饮水机,保证饮水卫生。由于桶装水往往是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因此饮水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所喝到的水的质量。建议消费者要定期对饮水机进行全面的清洗。首先切断电源,把机内水放空,用中性洗洁精清洁表面;对进水口内壁、龙头、积水托盘等的清洗可用酒精棉球;再用专用饮水机消毒剂(可选用二氧化氯)彻底清洗内部管道。注意应记录清洗时间,以便确定下一次清洗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在选购饮用水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饮水知识,在这方面,希望媒体和各有关方面多做一些宣传指导工作。
2001年-2002年各地消费者协会开展饮用水比较试验情况综述
近些年来,水源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渐渐成为人们最大追求。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肿瘤病、慢性病人数增加与饮用水水质较差有密切关系。另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类80%的疾病与水源污染有关。为了喝得卫生、喝出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改喝经过各种人工方法处理过的水。特别是近几年来,桶装水逐渐普及和流行起来。
为了加强对饮用水市场的社会监督以及对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指导,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地方各级消费者协会于2001-2002年共开展了多次饮用水比较试验,这些比较试验涉及到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桶装山泉水、瓶装水等种类的饮用水,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桶装纯净水和桶装矿泉水样品菌落总数超标。
菌落总数属于微生物指标,它的高低代表的是水体总体杂菌的污染程度,应越低越好。消费者长期喝菌落总数过高的水可能引起腹泻甚至导致其它病变。湖北省消委会于2001年6月从市场上购买了20个品牌的桶装纯净水样品开展比较试验,其中有13个品牌的样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菌落总数超标。陕西省消协于2002年4月购买了60种桶装水样品,其中33个品牌样品菌落总数超标:43个品牌的纯净水样品中有21个品牌的样品超标;17个品牌的矿泉水样品中有12个品牌的样品超标。沈阳市消协也于2002年开展了桶装水比较试验,抽到12个品牌的纯净水样品,其中有3个品牌的样品菌落总数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沈阳市消协也于2002年购买到32个品牌的矿泉水样品,其中有12个品牌的样品菌落总数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02年11月-12月间,从北京市场购买到了33个品牌的桶装纯净水,在33个品牌样品的测试结果中,有5个品牌样品“菌落总数”超出国家标准,有个别样品的菌落总数超过标准160倍,水质污染严重。
2、部分桶装纯净水样品电导率超标。
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控制好坏。过高的电导率说明水的生产工艺不过关,但是有关专家认为,只要没有有毒有害的物质,消费者喝了这样的水之后一般不会出现健康问题。陕西省消协于2002年4月购买了43个品牌的桶装纯净水样品,其中有10个品牌的样品电导率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沈阳市消协也于2002年开展了桶装纯净水比较试验,抽到12个品牌的纯净水样品,其中有3个品牌的样品电导率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在中消协开展的桶装纯净水比较试验中,有2个样品的“电导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湖北省试验的1个纯净水样品,基本上没有经过反渗透膜处理,电导率和自来水相当,纯度远远不够,根本不能算作纯净水。
3、个别桶装矿泉水样品偏硅酸和锶不达标。
桶装矿泉水中个别品牌样品偏硅酸、锶等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不能称为矿泉水。陕西省消协于2002年4月购买了17个品牌的桶装矿泉水样品,其中有5个品牌的样品偏硅酸等矿物质含量没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或企业标注值。沈阳市消协开展的桶装矿泉水比较试验中有2个品牌的样品偏硅酸和锶不达标,不能算作矿泉水。
4、桶装山泉水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
沈阳市消协于2002年购买到5个品牌的天然山泉水样品,该比较试验参考的是企业自定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全部符合企业自定标准。由于山泉水目前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统一规范,企业标准由企业各自掌握,质量问题难以保证。
5、部分样品标注不规范。
中消协、黑龙江省消协和陕西省消协比较试验还发现,有的水尽管内在质量合格,但是在外包装上存在严重缺陷,有的品牌标识不全、不规范,无生产单位、无产地,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27条规定;还有的样品标签印制不规范,字迹不清,不仅消费者难以辨认,就是检测人员也只能借助放大镜来识别。此外,国家标准要求矿泉水必须标明资源鉴定证书号,一些企业未按标准执行。
6、部分瓶装矿泉水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办理产品省级卫生许可。
黑龙江省消协试验的41个品牌的矿泉水样品中有11家企业未能按《黑龙江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办理省级卫生许可,有的市县卫生部门违反规定擅自为企业发放许可。
7、个别瓶装矿泉水样品企业标签标注值与实测值严重不符,有的甚至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黑龙江省消协发现某样品企业标注锶含量为0.94mg/L,而实测值仅为0.122 mg/L。还发现某样品标签值锶和碘分别为0.45 mg/L和0.48 mg/L,实测值分别为0.030和0.050 mg/L,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国家标准规定该两项含量不能低于0.2 mg/L)。
二、影响桶装水饮用质量的原因
从以上比较试验可以看出,桶装水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目前市场上的桶装水一般使用的是回收塑料桶,大多通过各种各样的水站提供给消费者,消费者大多将桶水流经饮水机后再饮用。专家指出,桶装水一般都要经过生产、储运、安装上机、饮用等环节消费者才能喝到,这四个环节的每一个差错或疏忽都可能严重影响到饮用水的质量。具体来说:
1、生产方面
(1)水源开发和水处理过程。
这个方面问题有国家生产许可证保证。一般说来,正规的大牌企业按规定程序生产出来的桶装水一般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但是由于桶装水的利润空间较大,不法厂商为了赚取暴利,不按照相关规程,不惜偷工减料、以假乱真,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无法保障。还有一些不具备生产资格的企业也混入了桶装水市场。
(2)桶的清洗和消毒过程。
目前桶装纯净水的桶大多是重复使用的,这样使得生产过程又多了一个环节,即桶的清洗和消毒过程,这个过程最容易出现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回收桶的普遍使用,是造成产品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可能桶本身受到污染(回收的空桶内已经多次发现有尿液和烟头);其次,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剂残留问题(可达100毫升),如果没有后保险二次处理的过程,即使本来比较卫生的桶一经不符合工序的清洗和消毒也会受到污染。因此,各生产厂家要高度重视回收桶的处理工艺和管理,确保这个环节不出问题。
(3)包装过程。
目前桶装水多采用塑封,密封不严、材质不好都有可能造成空气进入,而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污染水桶里的水。
2、储运方面
桶装水都是通过水站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如果运输、储存、装卸不规范,或者水站其它违规操作行为,均可导致水质问题。
3、安装方面
桶装水安装到饮水机这一环节也是有可能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通常搬动和安装时都是用手握住水桶的手柄,就是这一直接接触就可能把手上的细菌带入桶装水中。
4、输配水方面
饮水机和桶的连接处有一个水槽,那儿温度适中、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滋生细菌;桶内水导入饮水机时有空气进入桶内,也容易把细菌带入;饮水机制冷和加热部分的清洗和消毒不及时也容易滋生细菌。桶本身和饮水机的材质也影响出水的质量。加热部分的钢制材料的优劣程度以及所采取的不同焊接方法都会影响到出水的含铅量,重金属污染可能性很大。可以看出,从饮水机中流出来的水,受到污染的风险很大。
三、呼吁和建议
鉴于目前市场上的饮用水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饮用水质量,让消费者能放心饮水,特呼吁和建议如下:
1、针对桶装水的菌落总数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我会呼吁并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桶装水企业生产资格和能力的审核,加强桶装水市场的监管,以进一步提高桶装水质量。
(2)桶装水行业应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服务规范,并加强监督检查,推进行业自律。如确保生产环节的质量、卫生规范;制定和实施桶装水配送服务规范,可以规范水站工作人员的服务,减少水受到污染的可能等。
(3)从事饮用水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质量和服务管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特别是各桶装水生产企业,要加强对用于储水桶、瓶的管理,不管是生产企业购买的桶、瓶,还是企业自己制作的桶、瓶,还是回收的桶、瓶,在装水前一定要严格消毒、清洗,从而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同时各饮用水生产企业应实事求是地在外包装上的印制产品标识,不得虚假标注。
2、鉴于市场上部分纯净水的电导率和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等情况,我会呼吁各饮用水生产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和科学管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工序,确保生产出的各种饮用水不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并不断增进消费者的安全、卫生和健康。
3、呼吁有关部门加强与饮用水有关的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比如,针对目前山泉水没有统一规范的情况,加快制定山泉水国家标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山泉水、太空水、蒸馏水等品种的饮用水,尤其是山泉水在茶艺馆受到普遍欢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为了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呼吁抓紧制定相关标准。还比如,修订纯净水有关标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关于PH值之规定的衔接就不是很好。纯净水为5.0-7.0,生活饮用水为6.5-8.5,那么PH值在5.0-6.5之间的纯净水算不算生活饮用水?由此看来,或者生活饮用水标准中有关PH值规定“太严”,或者纯净水标准中有关PH值规定“太宽”。
4、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桶装水时:
一要选企业、选品牌:消费者选择饮用水时要挑选生产企业和信誉好、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商场、超市和水站,选购时不要只看价格是否低廉,更应看重可靠的商家和品牌。
二要看标识、看标签:要仔细看产品标识,查看水桶上的标签是否完好,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及保质期是否齐备,标签制作是否清楚规范,如果发现有问题,消费者不要购买。
此外消费者还应做到勤洗饮水机,保证饮水卫生。由于桶装水往往是与饮水机配套使用的,因此饮水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消费者所喝到的水的质量。建议消费者要定期对饮水机进行全面的清洗。首先切断电源,把机内水放空,用中性洗洁精清洁表面;对进水口内壁、龙头、积水托盘等的清洗可用酒精棉球;再用专用饮水机消毒剂(可选用二氧化氯)彻底清洗内部管道。注意应记录清洗时间,以便确定下一次清洗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在选购饮用水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饮水知识,在这方面,希望媒体和各有关方面多做一些宣传指导工作。
- “头”等大事必须高度重视——头盔“新国标”实施情况市场调查(2023-07-28)
- 游泳圈市场监管亟待加强(2023-07-25)
-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召开全省专利导航工作座谈会(2021-07-02)
- 北京朝阳:开展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专项治理(2021-07-02)
- 福建举办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公开承诺(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