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吨“毒水晶粉”流入辽宁三市 可诱发癌症
涮火锅时常吃的“水晶粉”,被这些不法之徒当做牟利的工具: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在生产水晶粉时添加工业甲醛等有害物。食用这种“毒水晶粉”,可能会诱发白血病、结肠癌等疾病。
28日,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获悉,躲在乡村民房里,铁岭开原人胡某和侯某用工业用甲醛等生产水晶粉,一个月的时间就生产有毒水晶粉860多箱,卖到黑龙江、内蒙古及辽宁本溪、沈阳、营口等3省6市。
目前,两名被告人被本溪市明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流窜乡村做毒粉20多吨
胡某和侯某都是铁岭开原人,胡某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有股子机灵劲,打工时学会了生产水晶粉的技术。水晶粉也叫鱼翅粉,是加工一种咸菜的原料,外形跟粉条相似,晶莹透明。
胡某就琢磨着自己生产水晶粉挣钱,因为没有本钱,找到侯某,一通忽悠后,侯某相信了这是个“钱景无限”的产业,答应投资买设备合伙干。
2014年11月,两人跑到本溪明山区威宁村里租了间民房,开始生产。从11月8日开始生产,到12月初就生产水晶粉20多吨860多箱。
而且,这水晶粉卖的还挺好,除了本溪当地和邻近的沈阳、营口,还卖到了黑龙江和内蒙古,挣了4万多元钱。
这买卖真的这么赚钱?那为啥要从开原跑到本溪干呢?
原来,胡某、侯某竭力隐藏,跑到外地又是在农村租房,大有“猫腻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们用的都是工业用原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无水氯化钙、工业用明胶,再加入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做出的水晶粉都是有毒有害的。
“露馅儿”被抓获刑4年
这个黑加工点儿生产还没几天,本溪警方就得到线索:两名外地人在明山区威宁村租用民房,使用工业用原料,生产加工有毒有害的食用水晶粉。
经过缜密侦查,2014年12月11日,警方一举端掉了这个黑加工点,正在生产的胡某、侯某被当场抓获。
警方同时缴获工业用原料0.5吨和已经包装好的有毒水晶粉22箱0.6吨,以及搅拌机、原料传送机等大量生产设备和用具。
胡某、侯某对自己明知工业用原料而用于食品加工的行为供认不讳。
2015年4月,本溪检方对这起特大跨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的两名被告人胡某、侯某提起公诉,指控二被告犯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本溪明山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胡某、侯某使用工业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水晶粉卖往本溪、沈阳、营口等地,销售额77000多元,获利4万多元。
而经过鉴定,每千克水晶粉里,甲醛含量高达1500毫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毒水晶粉。
法院判决,胡某、侯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毒水晶粉”诱发癌症
因为防腐、保鲜作用,甲醛曾被添加到蘑菇类、部分海产品类食品中促进保鲜。甲醛也曾被允许作为食品加工助剂,啤酒行业曾广泛使用甲醛作为微生物生长抑制剂、澄清剂。
记者从有关专业人士处了解到,甲醛属于第一类致癌物,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仅次于二恶英高居第二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和致畸形物质,能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白血病等。也就是说,食用这种含有工业甲醛的“毒水晶粉”,可能给这些疾病埋下了“病根儿”。
相关链接
四招辨别“毒水晶粉”
燃烧法:一般情况下,纯淀粉制品燃烧比较困难,而有添加物的粉条可以完全燃烧。
水煮法:可辨别绿豆淀粉的真假。煮5分钟后,形态比较完整的就是真的绿豆淀粉,其他淀粉的粉条很快就被煮断。
触摸法:好的产品手感柔韧、有弹性、粗细均匀、无并条、无酥碎。
闻味法:好的粉丝、粉条无任何异味。质量差的粉丝、粉条常带有霉味、酸味及刺激性气味。
涮火锅时常吃的“水晶粉”,被这些不法之徒当做牟利的工具: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在生产水晶粉时添加工业甲醛等有害物。食用这种“毒水晶粉”,可能会诱发白血病、结肠癌等疾病。
28日,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获悉,躲在乡村民房里,铁岭开原人胡某和侯某用工业用甲醛等生产水晶粉,一个月的时间就生产有毒水晶粉860多箱,卖到黑龙江、内蒙古及辽宁本溪、沈阳、营口等3省6市。
目前,两名被告人被本溪市明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流窜乡村做毒粉20多吨
胡某和侯某都是铁岭开原人,胡某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有股子机灵劲,打工时学会了生产水晶粉的技术。水晶粉也叫鱼翅粉,是加工一种咸菜的原料,外形跟粉条相似,晶莹透明。
胡某就琢磨着自己生产水晶粉挣钱,因为没有本钱,找到侯某,一通忽悠后,侯某相信了这是个“钱景无限”的产业,答应投资买设备合伙干。
2014年11月,两人跑到本溪明山区威宁村里租了间民房,开始生产。从11月8日开始生产,到12月初就生产水晶粉20多吨860多箱。
而且,这水晶粉卖的还挺好,除了本溪当地和邻近的沈阳、营口,还卖到了黑龙江和内蒙古,挣了4万多元钱。
这买卖真的这么赚钱?那为啥要从开原跑到本溪干呢?
原来,胡某、侯某竭力隐藏,跑到外地又是在农村租房,大有“猫腻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他们用的都是工业用原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无水氯化钙、工业用明胶,再加入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做出的水晶粉都是有毒有害的。
“露馅儿”被抓获刑4年
这个黑加工点儿生产还没几天,本溪警方就得到线索:两名外地人在明山区威宁村租用民房,使用工业用原料,生产加工有毒有害的食用水晶粉。
经过缜密侦查,2014年12月11日,警方一举端掉了这个黑加工点,正在生产的胡某、侯某被当场抓获。
警方同时缴获工业用原料0.5吨和已经包装好的有毒水晶粉22箱0.6吨,以及搅拌机、原料传送机等大量生产设备和用具。
胡某、侯某对自己明知工业用原料而用于食品加工的行为供认不讳。
2015年4月,本溪检方对这起特大跨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的两名被告人胡某、侯某提起公诉,指控二被告犯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本溪明山区人民法院审理查明,胡某、侯某使用工业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制作水晶粉卖往本溪、沈阳、营口等地,销售额77000多元,获利4万多元。
而经过鉴定,每千克水晶粉里,甲醛含量高达1500毫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毒水晶粉。
法院判决,胡某、侯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毒水晶粉”诱发癌症
因为防腐、保鲜作用,甲醛曾被添加到蘑菇类、部分海产品类食品中促进保鲜。甲醛也曾被允许作为食品加工助剂,啤酒行业曾广泛使用甲醛作为微生物生长抑制剂、澄清剂。
记者从有关专业人士处了解到,甲醛属于第一类致癌物,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仅次于二恶英高居第二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致癌和致畸形物质,能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白血病等。也就是说,食用这种含有工业甲醛的“毒水晶粉”,可能给这些疾病埋下了“病根儿”。
相关链接
四招辨别“毒水晶粉”
燃烧法:一般情况下,纯淀粉制品燃烧比较困难,而有添加物的粉条可以完全燃烧。
水煮法:可辨别绿豆淀粉的真假。煮5分钟后,形态比较完整的就是真的绿豆淀粉,其他淀粉的粉条很快就被煮断。
触摸法:好的产品手感柔韧、有弹性、粗细均匀、无并条、无酥碎。
闻味法:好的粉丝、粉条无任何异味。质量差的粉丝、粉条常带有霉味、酸味及刺激性气味。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
- 政策助力 让房车出行、低空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2024-08-20)
- 7月汽车保值率报告发布 豪华品牌更保值(2024-08-06)
- 盲盒营销岂能“盲无下限”(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