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一季度“12331”受理举报3000余件 食品投诉最多
2015年05月08日 10:10 信息来源:http://xiaofei.nen.com.cn/system/2015/05/07/017514027.shtml
记者5月6日从哈尔滨市食药监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市食药监局“12331”平台受理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食品类投诉举报比重大增,所接到的全部1558件投诉举报中,食品类投诉举报657件,约占投诉总量的41%。
据介绍,一季度向12331投诉举报的特点是,通过广告、集会销售、网络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的产品投诉量大增。举报人轻信广告、集会销售、网络等渠道对产品的夸大、虚假宣传,误将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当作能治疗疾病的药品大量购买,服用后与宣传效果相差太远导致投诉。此外,食品类投诉举报还包括:小型餐饮企业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食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营养成分内容标注不规范、消费者在食品中发现异物或食品过期变质等问题。
药品方面投诉举报主要反映药品价格过高、邮购药品数量不够等问题;医疗器械方面投诉举报主要反映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电子类医疗器械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等问题;化妆品方面主要是个别经营者销售“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其他方面主要为投诉人自带购买的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等要求监管部门进行检测、鉴定等问题。
记者5月6日从哈尔滨市食药监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市食药监局“12331”平台受理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食品类投诉举报比重大增,所接到的全部1558件投诉举报中,食品类投诉举报657件,约占投诉总量的41%。
据介绍,一季度向12331投诉举报的特点是,通过广告、集会销售、网络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的产品投诉量大增。举报人轻信广告、集会销售、网络等渠道对产品的夸大、虚假宣传,误将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当作能治疗疾病的药品大量购买,服用后与宣传效果相差太远导致投诉。此外,食品类投诉举报还包括:小型餐饮企业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食品外包装或说明书上营养成分内容标注不规范、消费者在食品中发现异物或食品过期变质等问题。
药品方面投诉举报主要反映药品价格过高、邮购药品数量不够等问题;医疗器械方面投诉举报主要反映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电子类医疗器械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等问题;化妆品方面主要是个别经营者销售“三无”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其他方面主要为投诉人自带购买的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等要求监管部门进行检测、鉴定等问题。
相关阅读: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消费 | 警惕“买买买”消费陷阱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避坑”指…(2024-11-01)
- “免费领养宠物”涉嫌捆绑消费(2024-10-29)
- 选购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门锁(2024-10-10)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