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剪吹10元”要小心 消费者须问明项目价格再消费
时下,满大街的美容美发店越开越多,高大上的宣传广告上明明写着“洗剪吹10元”,可消费者进店后却称被商家忽悠,遭遇了强制消费。
洗头花去五百元
近日,市民钱女士陪男朋友到里颜港一家美容美发店洗头。明明门口招牌上写着“洗剪吹10元”,可他们进门就被服务员强制带到了二楼,说是洗头要先预约,他们没有预约,只能先按摩。按摩之后,几个服务员围上来说她男朋友脸上痣多,又忙着祛痣。做到一半,服务员突然冒出一句要收500元费用。
这下,钱女士不乐意了。明明是去洗头,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去年年底,她在这家店洗过头,当时也是看到广告价格很便宜,实际收了远高于广告标价的费用,还被迫办了一张预付卡,充值1000元。这次,当钱女士提出刷预付卡时,又被告知无法使用预付卡,只接受支付宝转账。她和男朋友理论不过,只得付了500元离开,连发票都没有。
打出“10元”广告的不光这一家美容美发店,本市各家美容美发店门口多数有这样的广告。比如,明日星城小区某美容美发店门口的滚动屏幕上就显示“洗剪吹10元”,海虞南路一家美容美发店更是打出“洗剪吹3元”的广告。
要注意保存证据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在未告知消费者具体情况下就进行消费,带有强制性质,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类似投诉多发生在美容美发、健身、保健品等行业。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应该明明白白消费,商家应当在广告中表明真实意图,建议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先了解清楚商家的服务项目,对广告宣传的真实性要有所甄别。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打了政策法规的“擦边球”。
近来,反映遭遇强制消费的消费者很多,但在消保委的调查过程中,很少有消费者能完整地说明整件事情,能很清楚地了解商家服务的范围、项目、收费标准,能提供出完整的证明资料,比如发票、广告宣传单等去证实商家确实在强制消费。
另外,由于预付卡消费存在不能及时兑换、商家频繁更换而后继者不愿意承担原商家的义务、退卡难、消费者维权难等情况,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商家时要谨慎,卡内充值要理性,签订合同要看清,相关票据要保存好。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主动维权。
强制消费算违法
江苏世纪天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伟东说,如果商家的行为带有强制消费色彩,就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明确:“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黄伟东说,商家推出的过于低于市场价的服务往往带有“陷阱”,或者隐含其他消费项目,消费者要留个心眼。即便消费者认为“便宜”,也要看清广告宣传上的内容,只能要求商家提供相应的服务。尤其不要在没问价格的情况下就接受商家服务。
服务行业在市场化定价后,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过程发生的金额较小,产生纠纷后取证困难、处理麻烦,维权成本较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死磕”的现实去“钻空子”。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要用好知情权,一定先问清服务项目、价格再消费。同时,商家也应当明码标价,不能使用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
时下,满大街的美容美发店越开越多,高大上的宣传广告上明明写着“洗剪吹10元”,可消费者进店后却称被商家忽悠,遭遇了强制消费。
洗头花去五百元
近日,市民钱女士陪男朋友到里颜港一家美容美发店洗头。明明门口招牌上写着“洗剪吹10元”,可他们进门就被服务员强制带到了二楼,说是洗头要先预约,他们没有预约,只能先按摩。按摩之后,几个服务员围上来说她男朋友脸上痣多,又忙着祛痣。做到一半,服务员突然冒出一句要收500元费用。
这下,钱女士不乐意了。明明是去洗头,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去年年底,她在这家店洗过头,当时也是看到广告价格很便宜,实际收了远高于广告标价的费用,还被迫办了一张预付卡,充值1000元。这次,当钱女士提出刷预付卡时,又被告知无法使用预付卡,只接受支付宝转账。她和男朋友理论不过,只得付了500元离开,连发票都没有。
打出“10元”广告的不光这一家美容美发店,本市各家美容美发店门口多数有这样的广告。比如,明日星城小区某美容美发店门口的滚动屏幕上就显示“洗剪吹10元”,海虞南路一家美容美发店更是打出“洗剪吹3元”的广告。
要注意保存证据
记者从市消保委了解到,在未告知消费者具体情况下就进行消费,带有强制性质,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类似投诉多发生在美容美发、健身、保健品等行业。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应该明明白白消费,商家应当在广告中表明真实意图,建议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先了解清楚商家的服务项目,对广告宣传的真实性要有所甄别。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打了政策法规的“擦边球”。
近来,反映遭遇强制消费的消费者很多,但在消保委的调查过程中,很少有消费者能完整地说明整件事情,能很清楚地了解商家服务的范围、项目、收费标准,能提供出完整的证明资料,比如发票、广告宣传单等去证实商家确实在强制消费。
另外,由于预付卡消费存在不能及时兑换、商家频繁更换而后继者不愿意承担原商家的义务、退卡难、消费者维权难等情况,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商家时要谨慎,卡内充值要理性,签订合同要看清,相关票据要保存好。一旦发生消费纠纷,要主动维权。
强制消费算违法
江苏世纪天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伟东说,如果商家的行为带有强制消费色彩,就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明确:“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黄伟东说,商家推出的过于低于市场价的服务往往带有“陷阱”,或者隐含其他消费项目,消费者要留个心眼。即便消费者认为“便宜”,也要看清广告宣传上的内容,只能要求商家提供相应的服务。尤其不要在没问价格的情况下就接受商家服务。
服务行业在市场化定价后,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过程发生的金额较小,产生纠纷后取证困难、处理麻烦,维权成本较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死磕”的现实去“钻空子”。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要用好知情权,一定先问清服务项目、价格再消费。同时,商家也应当明码标价,不能使用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消费 | 警惕“买买买”消费陷阱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避坑”指…(2024-11-01)
- “免费领养宠物”涉嫌捆绑消费(2024-10-29)
- 选购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门锁(2024-10-10)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