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购买力迁至境外 消费回流有待时日
国人出境游与境外消费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居民出境游呈爆发式增长,2010年出境游的人数只有5738.45万人,而到2014年已突破1亿达到11659万人,增长了一倍多。今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预计将突破12000万人,预计同比增长16%左右,出境游人数已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位。不仅出境游的人数快速增长,中国居民境外消费的规模也逐年扩大。2014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已经达到1万亿元,2015年这一数据会超过11000万元。出境游与境外消费的增长无疑会使我国部分居民购买力转移至境外。

出境游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国内居民出境游的快速增长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引起消费升级。从北京的调查来看,中等收入家庭的城市居民无论是退休人员、在职的年轻人、青年学生,还是有孩子的中年人家庭,多数都有过出境游的经历,而且一些家庭已经将出境旅游纳入家庭消费正常开支计划。可见,出境游已经成为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生活与消费的一部分。
二是出境游目前在国内已成为一种时尚。出境旅游者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照片,除了交流更获得一种旅游体验外炫耀的快感。通过相互交流和感染便有更多的人加入出境旅游者的队伍。
三是国外对中国公民放宽入境旅游签证的条件,从简的签证流程大大刺激了国内旅客的出境游欲望。从2014~2015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公民开放免签、落地签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90个国家与我国签署了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对我国居民入境免签的国家已有12个,实行落地签的已经有37个,而且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对我国公民发放10年有效多次入境签证。此外像欧洲许多国家也将签证发放的时间缩短到2~5天,并有许多国家降低了签证手续费(如日本、韩国等8国签证费都已经降到300元以下)。
四是人民币升值带来利好。人民币升值让国人3000~8000元就可完成多数周边国家5~10天的中等甚至高品质的旅游,这一价格甚至比国内的旅游更实惠。人民币升值还使国人在境外购物更加便宜,这让本就喜欢购物的国内出境游客更增添了一种境外购物的满足感。还有一些偏好境外商品的消费者,直接利用周末飞到首尔、香港、东京等周边大城市专程去购物。
此外,旅行社的各种出境游的促销活动,更多旅游目的地国家和旅游线路的开辟,都为国人出境游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中国消费者出国旅游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考虑到国内居民境外消费已超万亿元,一些人担心这将会影响到国内的消费,并试图寻求让境外消费回流的方法。
境外消费能否回流
我们先来判断一下出境游和境外消费是否对国内旅游和消费有替代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的旅游人数有望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9万亿,预计分别比2014年增加9.9%和14.7%,均略低于去年的增长(10.67%,15.4%)。2015年1~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4年同期实际增长了10.6%,也略低于去年同期。在出境游方面,虽然我国居民对出境游仍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但是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上看,2015年出境游无论是人次还是旅游总消费的增长均低于2014年。上述各类居民消费数据反映出的增长放缓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GDP增速放慢的必然结果,并不存在出境游与境外购物迅猛增长从而替代了境内消费,导致境内旅游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事实。
另外,单从旅游的角度分析,国内旅游与出境游属于不同的旅游产品大类,每一个国家、每一条旅游线路都是不同的旅游产品,如果消费者想去美国旅游不可能用英国旅游替代,同样国内游也不能替代出境游。所以,开拓和发展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不同路径,是并行不悖的。因此,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加强国内旅游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开发国内更多的旅游产品等方式将出境游的游客吸引回来,只能通过上述措施让更多的国民成为国内旅游者,让更多国内旅游者的旅游更加满意,从而增加国内旅游出行的次数。
而从境外旅游购物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旅游购物应该说是一种习惯,即便是在国内旅游,买点各地的土特产带回家送送亲戚朋友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也能获得一种分享的快乐。
而国民借出境旅游在境外大量购物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境外名牌产品与国内有较大的差价,所以顺便购买更实惠;
二是原产国更有品质保证。如我国出境游客多集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购买奶粉,在日本购买电饭锅、纸尿裤、化妆品和服装,在意大利购买品牌箱包和鞋子,在韩国购买化妆品和炊具等日用品,在美国购买箱包和服装,在德国购买刀具和炊具,在中国香港购买奶粉、化妆品、饰品和营养保健品等。
而购买名表和名包等奢侈品则更主要集中在欧洲原产地国家。就算境外不买名牌产品,带些中国新款服装和自己喜欢的消费品也可获得一种购物的喜悦。
因此,如果想让这一部分境外购物消费有所回流,起码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同样的商品国内进口价格不能比原产地国家高得太多,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即使我们适当降低国外食品、生活日用品、化妆品、服装鞋子的进口关税,但考虑到运输成本和企业在不同国家的销售策略,也很难降到与原产地国家相同或接近的价格水平。奢侈品更是不可能以接近原产地国家的价格在国内销售。
二是国内市场上有着与国外商品品质大致相同的替代消费品。目前国内市场的日用品、服装、箱包、鞋类、炊具、家具等消费品的品质与发达国家市场上消费品的平均品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国内进口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价差有的在1~3倍),几乎都成了奢侈品。对于一些月收入在3~5万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既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而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裕阶层,他们的消费已经升级,但国内的消费品有时不能全部满足其需要,这部分消费者就是境外购物的主体,也是我国网上海淘的主力。
居民消费升级呼唤消费品与服务升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居民的消费正在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呼唤着产品升级,而产品升级则要求制造业全面升级。如果国内消费品生产制造业跟不上居民的消费升级,这一市场由国外产品来填补将是必然的。服务也是一样,我们的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如果不能逐渐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国人出境游将会更多地选择国外航空公司和国外的旅行社,尽管服务的价格会高一些。
因此,扩大居民消费要从提高收入和满足居民消费需要两个方面着手。对于低收入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居民来说,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基本生活消费是主要的,这将有助于扩大低端消费品市场;对于中等收入的居民来说,加速国内制造业升级,尽快提供给消费者更安全、高品质、设计新颕和有影响力的国产品牌的产品则是最为紧迫的。而对于真正的富裕阶层,消费一些高价进口商品,也不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与就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面对快速增长的境外消费
我们能做什么
在消费品方面,首先要尽快提升国内制造业水平,向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消费品,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其次以适当降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和通关成本、增开进口免税商店、增加网上海外代购的许可和以为国外名牌代工并许可在中国销售等多种方式,扩大一般消费品的进口;再次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国外名牌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从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国人境外一般消费品购买实现回流。
在旅游服务方面,首先要提升航空与旅行社的服务水平,以留住国内游客并通过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其次要加强国内旅游设施的建设,开辟更多的旅游景区和娱乐项目,这既可让旅游者能够尽可能地分散,使国内外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也可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市场容量,以吸纳国内外更多的旅游者;再次要加强国内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对以各种方式欺骗游客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总之,在国家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并不能阻止国民出境旅游与境外消费,只能发展自己提升制造业与服务的水平,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当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品能够充分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时,想必国民也就没有必要到国外大量购物带回国了。
国人出境游与境外消费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居民出境游呈爆发式增长,2010年出境游的人数只有5738.45万人,而到2014年已突破1亿达到11659万人,增长了一倍多。今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预计将突破12000万人,预计同比增长16%左右,出境游人数已经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位。不仅出境游的人数快速增长,中国居民境外消费的规模也逐年扩大。2014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已经达到1万亿元,2015年这一数据会超过11000万元。出境游与境外消费的增长无疑会使我国部分居民购买力转移至境外。
出境游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国内居民出境游的快速增长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引起消费升级。从北京的调查来看,中等收入家庭的城市居民无论是退休人员、在职的年轻人、青年学生,还是有孩子的中年人家庭,多数都有过出境游的经历,而且一些家庭已经将出境旅游纳入家庭消费正常开支计划。可见,出境游已经成为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生活与消费的一部分。
二是出境游目前在国内已成为一种时尚。出境旅游者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照片,除了交流更获得一种旅游体验外炫耀的快感。通过相互交流和感染便有更多的人加入出境旅游者的队伍。
三是国外对中国公民放宽入境旅游签证的条件,从简的签证流程大大刺激了国内旅客的出境游欲望。从2014~2015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公民开放免签、落地签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90个国家与我国签署了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对我国居民入境免签的国家已有12个,实行落地签的已经有37个,而且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对我国公民发放10年有效多次入境签证。此外像欧洲许多国家也将签证发放的时间缩短到2~5天,并有许多国家降低了签证手续费(如日本、韩国等8国签证费都已经降到300元以下)。
四是人民币升值带来利好。人民币升值让国人3000~8000元就可完成多数周边国家5~10天的中等甚至高品质的旅游,这一价格甚至比国内的旅游更实惠。人民币升值还使国人在境外购物更加便宜,这让本就喜欢购物的国内出境游客更增添了一种境外购物的满足感。还有一些偏好境外商品的消费者,直接利用周末飞到首尔、香港、东京等周边大城市专程去购物。
此外,旅行社的各种出境游的促销活动,更多旅游目的地国家和旅游线路的开辟,都为国人出境游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中国消费者出国旅游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考虑到国内居民境外消费已超万亿元,一些人担心这将会影响到国内的消费,并试图寻求让境外消费回流的方法。
境外消费能否回流
我们先来判断一下出境游和境外消费是否对国内旅游和消费有替代关系。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的旅游人数有望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9万亿,预计分别比2014年增加9.9%和14.7%,均略低于去年的增长(10.67%,15.4%)。2015年1~10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4年同期实际增长了10.6%,也略低于去年同期。在出境游方面,虽然我国居民对出境游仍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但是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上看,2015年出境游无论是人次还是旅游总消费的增长均低于2014年。上述各类居民消费数据反映出的增长放缓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GDP增速放慢的必然结果,并不存在出境游与境外购物迅猛增长从而替代了境内消费,导致境内旅游消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的事实。
另外,单从旅游的角度分析,国内旅游与出境游属于不同的旅游产品大类,每一个国家、每一条旅游线路都是不同的旅游产品,如果消费者想去美国旅游不可能用英国旅游替代,同样国内游也不能替代出境游。所以,开拓和发展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不同路径,是并行不悖的。因此,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加强国内旅游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开发国内更多的旅游产品等方式将出境游的游客吸引回来,只能通过上述措施让更多的国民成为国内旅游者,让更多国内旅游者的旅游更加满意,从而增加国内旅游出行的次数。
而从境外旅游购物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旅游购物应该说是一种习惯,即便是在国内旅游,买点各地的土特产带回家送送亲戚朋友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也能获得一种分享的快乐。
而国民借出境旅游在境外大量购物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境外名牌产品与国内有较大的差价,所以顺便购买更实惠;
二是原产国更有品质保证。如我国出境游客多集中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购买奶粉,在日本购买电饭锅、纸尿裤、化妆品和服装,在意大利购买品牌箱包和鞋子,在韩国购买化妆品和炊具等日用品,在美国购买箱包和服装,在德国购买刀具和炊具,在中国香港购买奶粉、化妆品、饰品和营养保健品等。
而购买名表和名包等奢侈品则更主要集中在欧洲原产地国家。就算境外不买名牌产品,带些中国新款服装和自己喜欢的消费品也可获得一种购物的喜悦。
因此,如果想让这一部分境外购物消费有所回流,起码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同样的商品国内进口价格不能比原产地国家高得太多,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即使我们适当降低国外食品、生活日用品、化妆品、服装鞋子的进口关税,但考虑到运输成本和企业在不同国家的销售策略,也很难降到与原产地国家相同或接近的价格水平。奢侈品更是不可能以接近原产地国家的价格在国内销售。
二是国内市场上有着与国外商品品质大致相同的替代消费品。目前国内市场的日用品、服装、箱包、鞋类、炊具、家具等消费品的品质与发达国家市场上消费品的平均品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国内进口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较高(价差有的在1~3倍),几乎都成了奢侈品。对于一些月收入在3~5万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既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而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裕阶层,他们的消费已经升级,但国内的消费品有时不能全部满足其需要,这部分消费者就是境外购物的主体,也是我国网上海淘的主力。
居民消费升级呼唤消费品与服务升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居民的消费正在升级,消费结构的升级呼唤着产品升级,而产品升级则要求制造业全面升级。如果国内消费品生产制造业跟不上居民的消费升级,这一市场由国外产品来填补将是必然的。服务也是一样,我们的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如果不能逐渐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国人出境游将会更多地选择国外航空公司和国外的旅行社,尽管服务的价格会高一些。
因此,扩大居民消费要从提高收入和满足居民消费需要两个方面着手。对于低收入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居民来说,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基本生活消费是主要的,这将有助于扩大低端消费品市场;对于中等收入的居民来说,加速国内制造业升级,尽快提供给消费者更安全、高品质、设计新颕和有影响力的国产品牌的产品则是最为紧迫的。而对于真正的富裕阶层,消费一些高价进口商品,也不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与就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面对快速增长的境外消费
我们能做什么
在消费品方面,首先要尽快提升国内制造业水平,向市场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消费品,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其次以适当降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和通关成本、增开进口免税商店、增加网上海外代购的许可和以为国外名牌代工并许可在中国销售等多种方式,扩大一般消费品的进口;再次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国外名牌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从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国人境外一般消费品购买实现回流。
在旅游服务方面,首先要提升航空与旅行社的服务水平,以留住国内游客并通过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其次要加强国内旅游设施的建设,开辟更多的旅游景区和娱乐项目,这既可让旅游者能够尽可能地分散,使国内外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也可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市场容量,以吸纳国内外更多的旅游者;再次要加强国内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对以各种方式欺骗游客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总之,在国家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并不能阻止国民出境旅游与境外消费,只能发展自己提升制造业与服务的水平,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当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品能够充分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时,想必国民也就没有必要到国外大量购物带回国了。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
- 政策助力 让房车出行、低空旅游进入寻常百姓家(2024-08-20)
- 7月汽车保值率报告发布 豪华品牌更保值(2024-08-06)
- 盲盒营销岂能“盲无下限”(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