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商品消费指南
消费提示
手机商品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质量优劣、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产品时清楚自身的需求和所选产品的功能。手机按性能可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功能多,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相对稳定。按外形可分为直板手机、滑盖手机、翻盖手机、转屏手机、卡通手机、手表手机等。功能不同,产品的价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智能手机有操作系统,集多功能于一身,价格相对较贵。同时选购手机时根据使用目的注意内置闪存容量。
(二)购买标识齐全的商品。购买前观察主机或适配器上标志是否需包含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电源性质的符号、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额定电流、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型号、Ⅱ类符号、安全说明、CCC标记等,且标识字迹清晰。并核对“三包”凭证、包装盒、手机背贴上的串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等是否一致。最好核对型号和入网号,避免购买到3C过期或入网过期的产品。
(三)选购时开机检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首先检查配件是否齐全,比如充电器、数据线、耳机、说明书、保修卡等。再次应进行开机检查,首先是看能否正常开机(进入操作系统),检查通话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智能手机需进一步检查CPU、显卡、内存等配置,然后检查触控、摄像头、音响、耳机、屏幕等,以及左右滑动、触摸功能是否正常,手机功能是否完善。
(四)购买手机时要求经营者出具发票、三包凭证,并详细记载购买日期、品牌型号、机身号,妥善保管好。切忌为便宜几十元钱而不要发票、购物凭证。一旦出现消费争议问题,没有发票、购物凭证,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受理。
(五)售后服务是为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的,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能不能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建议从几方面比较:一是看全国的售后网点,遍布全国的售后网点对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二是看售后政策,如是否实行“三包”和全国联保等。消费者牢记《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规定的退、换货时间,当手机出现问题时,及时找销售商反映问题,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六)留意权威部门发布的商品质量监测信息,不要购买本次抽检不合格商品。选购到不合格商品时,可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
消费提示
手机商品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质量优劣、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产品时清楚自身的需求和所选产品的功能。手机按性能可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功能多,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相对稳定。按外形可分为直板手机、滑盖手机、翻盖手机、转屏手机、卡通手机、手表手机等。功能不同,产品的价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智能手机有操作系统,集多功能于一身,价格相对较贵。同时选购手机时根据使用目的注意内置闪存容量。
(二)购买标识齐全的商品。购买前观察主机或适配器上标志是否需包含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电源性质的符号、额定频率或额定频率范围、额定电流、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型号、Ⅱ类符号、安全说明、CCC标记等,且标识字迹清晰。并核对“三包”凭证、包装盒、手机背贴上的串号、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等是否一致。最好核对型号和入网号,避免购买到3C过期或入网过期的产品。
(三)选购时开机检查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首先检查配件是否齐全,比如充电器、数据线、耳机、说明书、保修卡等。再次应进行开机检查,首先是看能否正常开机(进入操作系统),检查通话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智能手机需进一步检查CPU、显卡、内存等配置,然后检查触控、摄像头、音响、耳机、屏幕等,以及左右滑动、触摸功能是否正常,手机功能是否完善。
(四)购买手机时要求经营者出具发票、三包凭证,并详细记载购买日期、品牌型号、机身号,妥善保管好。切忌为便宜几十元钱而不要发票、购物凭证。一旦出现消费争议问题,没有发票、购物凭证,行政管理部门无法受理。
(五)售后服务是为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的,当机器出现故障时能不能得到及时快捷的服务。建议从几方面比较:一是看全国的售后网点,遍布全国的售后网点对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二是看售后政策,如是否实行“三包”和全国联保等。消费者牢记《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规定的退、换货时间,当手机出现问题时,及时找销售商反映问题,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六)留意权威部门发布的商品质量监测信息,不要购买本次抽检不合格商品。选购到不合格商品时,可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消费 | 警惕“买买买”消费陷阱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避坑”指…(2024-11-01)
- “免费领养宠物”涉嫌捆绑消费(2024-10-29)
- 选购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门锁(2024-10-10)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