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他人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应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认定他人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伤害,应具备下列要件:
1、存在损害事实。由于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使他人财产或非财产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这是构成侵权民事责任的前提要件。如直接对受害人财产本身的损害造成财产的直接减少;被人打伤所花费的医疗费,因住院或在家休养不能上班导致工资减少等,都属于财产损害。
2、行为人有违法行为。这里的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包括作为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凡是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作为违法行为。如某人侵占或损毁了国家或集体的财物。凡是法律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必须进行某种行为,而行为人不依法去做,就是不作为的违法行为。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是以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这是构成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所谓因果关系则指一定的损害事实,必须是该违法行为造成的结果,即违法行为是原因,损害事实是结果,违法行为人才对损害事实承担民事责任。
4、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这是构成损害赔偿的主观要件。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4个条件,才有赔偿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认定他人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了伤害,应具备下列要件:
1、存在损害事实。由于行为人的侵权行为,使他人财产或非财产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这是构成侵权民事责任的前提要件。如直接对受害人财产本身的损害造成财产的直接减少;被人打伤所花费的医疗费,因住院或在家休养不能上班导致工资减少等,都属于财产损害。
2、行为人有违法行为。这里的违法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包括作为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凡是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作为违法行为。如某人侵占或损毁了国家或集体的财物。凡是法律规定,在某种情况下,必须进行某种行为,而行为人不依法去做,就是不作为的违法行为。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是以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为前提的。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这是构成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所谓因果关系则指一定的损害事实,必须是该违法行为造成的结果,即违法行为是原因,损害事实是结果,违法行为人才对损害事实承担民事责任。
4、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这是构成损害赔偿的主观要件。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4个条件,才有赔偿责任。
- 聚焦“双11”•提品质促消费 | 警惕“买买买”消费陷阱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避坑”指…(2024-11-01)
- “免费领养宠物”涉嫌捆绑消费(2024-10-29)
- 选购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电子门锁(2024-10-10)
- 书包:提质升级大有可为——开学季·学生用品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一(2024-09-04)
- 茶饮甜品频现跨界营销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要“流量”更要“留量”(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