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售后陷阱亟待法律规范
2018年11月29日 11:05 信息来源:http://it.people.com.cn/n1/2018/1129/c1009-30431654.html
有媒体调查发现,“双11”电商促销活动结束后,一些商品因为销售渠道不同、商家售后保障不规范,无法实现正常售后维修。甚至有部分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售前承诺全国联保,但需要维修时,却“无处可保”。
在日常生活中,电商产品售后猫腻屡见报端。比如,宣传与实际不符,电商产品遭到线下维修点区别对待,免费维修变成收费维修,等等。这些猫腻的直接原因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盲目追求销量,不惜借助虚假宣传,甚至设置陷阱来忽悠消费者。同时,监管与打击不力也纵容了电商售后违法问题。仅靠消费者个人防范,很难完全避免被商家营销套路所伤。
网购时代,消费者最期许的就是少些套路与陷阱,能够真正实现品质消费。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起重诚信、守承诺的行业秩序。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商家的虚假承诺等不诚信现象,是一种欺诈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必须依法从严打击。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不能只注重销售业绩光鲜亮丽。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虚假宣传、埋设陷阱,坑害消费者,不仅会让商家自身声誉受损,也会丑化电商平台形象。
有媒体调查发现,“双11”电商促销活动结束后,一些商品因为销售渠道不同、商家售后保障不规范,无法实现正常售后维修。甚至有部分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售前承诺全国联保,但需要维修时,却“无处可保”。
在日常生活中,电商产品售后猫腻屡见报端。比如,宣传与实际不符,电商产品遭到线下维修点区别对待,免费维修变成收费维修,等等。这些猫腻的直接原因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盲目追求销量,不惜借助虚假宣传,甚至设置陷阱来忽悠消费者。同时,监管与打击不力也纵容了电商售后违法问题。仅靠消费者个人防范,很难完全避免被商家营销套路所伤。
网购时代,消费者最期许的就是少些套路与陷阱,能够真正实现品质消费。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起重诚信、守承诺的行业秩序。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商家的虚假承诺等不诚信现象,是一种欺诈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必须依法从严打击。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不能只注重销售业绩光鲜亮丽。平台上的第三方商家虚假宣传、埋设陷阱,坑害消费者,不仅会让商家自身声誉受损,也会丑化电商平台形象。
相关阅读: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
- 贵州举办酱香型白酒新国标宣贯培训推动企业用新标准指导生产实现质量提升(2024-08-21)
- 业绩新高,出海创新,比亚迪攀升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43位(2024-08-12)
- 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开启 诸多措施有待细化(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