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药产业崛起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山坡地头,满坡满眼都是太子参、头花参、何首乌等药苗修剪有致,清新扑面,药农耕作其间,好一幅田园仙景惹人醉。这个仅有十几万人口的偏远小县,太子参的年产量竟占全国一半以上,中药材品种30多个,其中三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中药材种植规模7万多亩,种植区域覆盖本地及周边区域农户总计近4万户,年交易量超过3000吨,交易额达上亿元,拥有专业合作组织23个,医药企业10家,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国太子参之乡和西南药城。
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气候特征兼具,是全国最适宜中药材种植中心区域之一。争取实现201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实现项目区药农人均增收2000元,人均拥有一亩药园,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长廊,加快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中药材市场体系等目标。
专家分析,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消除贫困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出路在山,而产业是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最有效载体。据统计,“十一五”以来,该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亿多元,实施中药材扶贫项目500多个,发展种植面积120多万亩,覆盖了200多个乡镇、600多个村、近7万户农户。扶持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建设了一批中药材扶贫产业基地,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山坡地头,满坡满眼都是太子参、头花参、何首乌等药苗修剪有致,清新扑面,药农耕作其间,好一幅田园仙景惹人醉。这个仅有十几万人口的偏远小县,太子参的年产量竟占全国一半以上,中药材品种30多个,其中三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中药材种植规模7万多亩,种植区域覆盖本地及周边区域农户总计近4万户,年交易量超过3000吨,交易额达上亿元,拥有专业合作组织23个,医药企业10家,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国太子参之乡和西南药城。
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气候特征兼具,是全国最适宜中药材种植中心区域之一。争取实现201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实现项目区药农人均增收2000元,人均拥有一亩药园,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长廊,加快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中药材市场体系等目标。
专家分析,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消除贫困希望在山、潜力在山、出路在山,而产业是最大限度覆盖贫困区域、贫困群体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最有效载体。据统计,“十一五”以来,该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亿多元,实施中药材扶贫项目500多个,发展种植面积120多万亩,覆盖了200多个乡镇、600多个村、近7万户农户。扶持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建设了一批中药材扶贫产业基地,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 房屋“养老” 谁来买单(2024-09-03)
- 话费套餐“升易降难”是消费侵权(2024-08-23)
- 贵州举办酱香型白酒新国标宣贯培训推动企业用新标准指导生产实现质量提升(2024-08-21)
- 业绩新高,出海创新,比亚迪攀升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43位(2024-08-12)
- 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开启 诸多措施有待细化(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