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货,怎么看?
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食遍全球——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显示,2009~2018年的10年间,我国进口食品以17.7%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18年进口额首次超过700亿美元。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青睐程度。
对此,有网友表示,国内传统食品“审美疲劳”加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得不少国内消费者逐渐把眼光投向进口食品。“进口食品”一词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不但是品质生活的象征,更是食品安全的保证。上述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为何要选择购买进口食品,国内消费者给出的原因中,食品安全(61.6%)和品质更优(50.7%)两项排在最前。
不过,有食品专业人士指出,相比本土食品,跨境进口食品供应链更长更复杂,食品原料生产、成品加工、运输储存等各环节超越了国界,各种因素给进口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所以,对进口食品不能过于推崇,也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
这种说法是有事实依据的。据深圳海关不久前发布的消息,2019年第一季度,深圳海关共抽检进口食品样品1000件,完成检测项目2.45万项次,未准入境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共计59批重662.2吨,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包含肉类、水产品、面米制品、酒类等,主要不合格原因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及包装不合格等。深圳海关发现的进口食品问题并非个案,在全国其他海关也多有发生,属于共性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进口食品,从近些年国检及各地监管部门的抽检情况来看,问题进口商品涉及几乎所有产品种类和行业领域,整体情况远非一些国内消费者想象得那么好。
当然,别人犯错不能证明自己无错,更不能成为自己犯错的理由。进口产品不好,并不等于本土产品就一定好。在搞清这个逻辑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事实:近些年本土产品取得了很大进步,向好发展有目共睹。而这样的事实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市场大逻辑。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外企业逐渐扩大向国内市场的投资规模,一些原来需要进口的产品也可以在国内生产销售从而变成本土产品;尤其重要的是,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其产品性能和品质也得到很大提升,拥有了可与进口产品一较高下的竞争力,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国内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口货曾拥有的高品质光环日渐褪色,吸引力不如当初。
除了品质本身,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对进口货口碑评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产地(进口地)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许多跨国企业的产品产自设在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的工厂。虽说是进口没错,但此进口非彼进口(即源自品牌所属国的原装进口),相应的质量管控水平也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进口货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市场因素。我们既要看到一些进口产品存在问题,更要看到我国还有不少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这个无奈现实。对于这类进口产品,我们得认人家的好。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同样也得认自己本土产品的不够好。国内消费者喜欢进口食品,其实就是他们对本土产品“不够好”的一种行动表达。
所以,要想让国人爱上本土产品,办法很简单,就是把本土产品做得足够好。这就要求本土产品生产企业不断升级,把握消费者需求,不断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这并非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行为,而是一种符合历史和市场规律的必然和长远选择。
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食遍全球——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显示,2009~2018年的10年间,我国进口食品以17.7%的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18年进口额首次超过700亿美元。由此可见,国内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青睐程度。
对此,有网友表示,国内传统食品“审美疲劳”加上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使得不少国内消费者逐渐把眼光投向进口食品。“进口食品”一词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不但是品质生活的象征,更是食品安全的保证。上述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为何要选择购买进口食品,国内消费者给出的原因中,食品安全(61.6%)和品质更优(50.7%)两项排在最前。
不过,有食品专业人士指出,相比本土食品,跨境进口食品供应链更长更复杂,食品原料生产、成品加工、运输储存等各环节超越了国界,各种因素给进口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带来更严峻的挑战。所以,对进口食品不能过于推崇,也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
这种说法是有事实依据的。据深圳海关不久前发布的消息,2019年第一季度,深圳海关共抽检进口食品样品1000件,完成检测项目2.45万项次,未准入境的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共计59批重662.2吨,涉及18个国家和地区,包含肉类、水产品、面米制品、酒类等,主要不合格原因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及包装不合格等。深圳海关发现的进口食品问题并非个案,在全国其他海关也多有发生,属于共性问题。
事实上,不只是进口食品,从近些年国检及各地监管部门的抽检情况来看,问题进口商品涉及几乎所有产品种类和行业领域,整体情况远非一些国内消费者想象得那么好。
当然,别人犯错不能证明自己无错,更不能成为自己犯错的理由。进口产品不好,并不等于本土产品就一定好。在搞清这个逻辑的基础上,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事实:近些年本土产品取得了很大进步,向好发展有目共睹。而这样的事实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市场大逻辑。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外企业逐渐扩大向国内市场的投资规模,一些原来需要进口的产品也可以在国内生产销售从而变成本土产品;尤其重要的是,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其产品性能和品质也得到很大提升,拥有了可与进口产品一较高下的竞争力,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国内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口货曾拥有的高品质光环日渐褪色,吸引力不如当初。
除了品质本身,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对进口货口碑评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产地(进口地)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许多跨国企业的产品产自设在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的工厂。虽说是进口没错,但此进口非彼进口(即源自品牌所属国的原装进口),相应的质量管控水平也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进口货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市场因素。我们既要看到一些进口产品存在问题,更要看到我国还有不少产品严重依赖进口这个无奈现实。对于这类进口产品,我们得认人家的好。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同样也得认自己本土产品的不够好。国内消费者喜欢进口食品,其实就是他们对本土产品“不够好”的一种行动表达。
所以,要想让国人爱上本土产品,办法很简单,就是把本土产品做得足够好。这就要求本土产品生产企业不断升级,把握消费者需求,不断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这并非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行为,而是一种符合历史和市场规律的必然和长远选择。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显示文胸安全性能较好(2024-03-11)
- 新能源车退役电池何处去?(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