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成长的烦恼”发展成病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内地海淘族人数将于2018年增长到3560万人,代购交易规模也将超过1万亿元。然而,就像其他新兴事物一样,海外代购这一起步不久的市场,表面的欣欣向荣却难掩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虽说这是“成长的烦恼”,但若不及时消除,它们或将发展成为一种恶性病,侵蚀市场机体,危及市场生存。
海外代购场最为典型也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广遭诟病的假货现象。近些年不断有媒体报道海外代购水很深、假货泛滥的问题,人们对此已有所了解。近日,又有权威媒体对此进行深入调查,记者假扮海淘买手,卧底知名海外代购平台,将上至货品源头、物流货运,下至交易流程的所有作假环节统统实地操演一番,让人们更清晰直观地看清了这个市场暗藏的各种灰色手段。
从海淘的第一步——代购买手注册起,就存在漏洞。虽然海外代购平台设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和程序,比如要求提交海外所在国驾照、家庭地址、联系手机等身份证明,但其审查过程却很放松。这么说吧,只要你有一位居住在海外的朋友愿意帮忙,这些东西非常容易搞定,如果你跟他建立了利益关系,就更好办了。成为买手之后,就可以发布各种代购信息,上传各大奢侈品牌海外专卖店照片,吸引海淘客注意。其中有一个重要作假技巧:买手在国内可以借助VPN(虚拟专用网络)来制造虚拟定位,将自己定位在欧美日韩等任何国家,以此营造“人在他国”的假象。
而在发货的过程中,代购平台几乎形同虚设——从买手出货到物流站点,再到运输入境并最终送到买家手中,全程没有任何关于货品真伪、价值大小等方面的检验。这意味着代购平台对海外买手发货环节没有起到监管作用。若买家想自己验证,买手也可以找到方法应对:一套含有原版商品包装纸袋、印着品牌LOGO的包装盒,以及厚厚一叠包括银联小票、品牌产品证书、海外商场购物票等各式票据,仅需要30元就能轻易搞到手,足以唬住大多数买家。
海外代购作假能够成功,最关键也最让人惊讶的一点是,货品质量相当高,足可以假乱真。以前是各种高仿,但仿的再真也会被辨别出来,风险很大;而现在作假手段不仅更高明而且十分隐蔽,就算是专业人士也难以发现——买手花重金买通品牌代工厂供货商,按照正品货同样的设计、用料、配件、工序作假,成品看不出任何问题,跟专柜一模一样。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正是由于这种“超真”的假货存在,加之品牌商担心人们得知市场有这种真假难辨的假货之后,会放弃辨别而直接用脚投票,这就会使品牌形象和利益受损,因而他们大多都不支持验货或者验货而不出具证明。品牌商这种放任态度,也进一步加剧了代购市场假货的泛滥。中国旧货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透露,该委员会鉴定中心鉴定的消费者通过海外代购途径购买的奢侈品中,假货达到60%以上。而由于假货太多,那些真代购就赚不到钱(代购人一般收取原价5%到10%左右的代购费,卖假货却能赚取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干了。
显然,目前的海外代购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苗头,其“成长的烦恼”都演化为买家“烦恼”的成长,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这个市场就危乎殆哉了。从前文罗列的问题看,对于海外代购市场的监管,电商平台、品牌商及政府部门这几个本该发挥作用的主体,都有失职的地方。而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远不够完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较轻,加上海外代购举证难度大,消费者维权难致使维权意愿不高,这就更加剧了市场混乱。因此,要解决海外代购的成长性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同时对消费者维权渠道进行疏通。
当然,考虑到海外代购之兴的根本原因,是海外商品具有价格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和吸引力,所以,除了加强监管的“堵”,还应从“疏”的角度找方法,比如加快自贸区建设,降低税率,提速物流,将海淘市场最大限度地移到国内等。国内的东西又好又便宜,海外代购就会减少,市场也会日渐理性。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预测,中国内地海淘族人数将于2018年增长到3560万人,代购交易规模也将超过1万亿元。然而,就像其他新兴事物一样,海外代购这一起步不久的市场,表面的欣欣向荣却难掩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虽说这是“成长的烦恼”,但若不及时消除,它们或将发展成为一种恶性病,侵蚀市场机体,危及市场生存。
海外代购场最为典型也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广遭诟病的假货现象。近些年不断有媒体报道海外代购水很深、假货泛滥的问题,人们对此已有所了解。近日,又有权威媒体对此进行深入调查,记者假扮海淘买手,卧底知名海外代购平台,将上至货品源头、物流货运,下至交易流程的所有作假环节统统实地操演一番,让人们更清晰直观地看清了这个市场暗藏的各种灰色手段。
从海淘的第一步——代购买手注册起,就存在漏洞。虽然海外代购平台设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和程序,比如要求提交海外所在国驾照、家庭地址、联系手机等身份证明,但其审查过程却很放松。这么说吧,只要你有一位居住在海外的朋友愿意帮忙,这些东西非常容易搞定,如果你跟他建立了利益关系,就更好办了。成为买手之后,就可以发布各种代购信息,上传各大奢侈品牌海外专卖店照片,吸引海淘客注意。其中有一个重要作假技巧:买手在国内可以借助VPN(虚拟专用网络)来制造虚拟定位,将自己定位在欧美日韩等任何国家,以此营造“人在他国”的假象。
而在发货的过程中,代购平台几乎形同虚设——从买手出货到物流站点,再到运输入境并最终送到买家手中,全程没有任何关于货品真伪、价值大小等方面的检验。这意味着代购平台对海外买手发货环节没有起到监管作用。若买家想自己验证,买手也可以找到方法应对:一套含有原版商品包装纸袋、印着品牌LOGO的包装盒,以及厚厚一叠包括银联小票、品牌产品证书、海外商场购物票等各式票据,仅需要30元就能轻易搞到手,足以唬住大多数买家。
海外代购作假能够成功,最关键也最让人惊讶的一点是,货品质量相当高,足可以假乱真。以前是各种高仿,但仿的再真也会被辨别出来,风险很大;而现在作假手段不仅更高明而且十分隐蔽,就算是专业人士也难以发现——买手花重金买通品牌代工厂供货商,按照正品货同样的设计、用料、配件、工序作假,成品看不出任何问题,跟专柜一模一样。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正是由于这种“超真”的假货存在,加之品牌商担心人们得知市场有这种真假难辨的假货之后,会放弃辨别而直接用脚投票,这就会使品牌形象和利益受损,因而他们大多都不支持验货或者验货而不出具证明。品牌商这种放任态度,也进一步加剧了代购市场假货的泛滥。中国旧货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透露,该委员会鉴定中心鉴定的消费者通过海外代购途径购买的奢侈品中,假货达到60%以上。而由于假货太多,那些真代购就赚不到钱(代购人一般收取原价5%到10%左右的代购费,卖假货却能赚取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干了。
显然,目前的海外代购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苗头,其“成长的烦恼”都演化为买家“烦恼”的成长,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这个市场就危乎殆哉了。从前文罗列的问题看,对于海外代购市场的监管,电商平台、品牌商及政府部门这几个本该发挥作用的主体,都有失职的地方。而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远不够完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也较轻,加上海外代购举证难度大,消费者维权难致使维权意愿不高,这就更加剧了市场混乱。因此,要解决海外代购的成长性问题,必须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同时对消费者维权渠道进行疏通。
当然,考虑到海外代购之兴的根本原因,是海外商品具有价格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和吸引力,所以,除了加强监管的“堵”,还应从“疏”的角度找方法,比如加快自贸区建设,降低税率,提速物流,将海淘市场最大限度地移到国内等。国内的东西又好又便宜,海外代购就会减少,市场也会日渐理性。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