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有你的快递

2017年03月09日 08:45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03/09/content_82469.htm?div=-1

安慰女人时,美国人说:“You need cry,dear!”(哭出来吧,亲爱的!)中国人说:“有你的快递!”发音相同,效果也一样。

段子颇为机巧,参透了女人的心。不过,现实中却实实在在经常发生收到快递而哭的事情,这时候的哭者,并非都是女人。

媒体报道,北京一位姓吴的女士收到一份陌生快递,快递员要求货到付款,否则不能拆开。吴女士害怕错过重要的东西,无奈交了79元运费收下快递。谁知道,打开后却是一份超市售价不过十几元的干货。

这显然是一个骗局。事实上,像吴女士一样上当受骗的人已有很多,这类骗局已经成为在警方挂号的典型案例。骗子之所以能够得手,就是因为他们抓住了人们“害怕错过重要东西”以及对收拆快递包裹期待兴奋而疏于防范的心理,然后以货到付款的方式骗取快递费。警方提醒,若收到这类快递,建议通过拨打发件人电话、坚持在付款前验货等方式求证。同时,一定不要贪小便宜,若“到付件”不是自己购买的物品,尤其是那些完全陌生的包裹,支付费用又超过快递费用的,要果断拒收。

就算快递送来的东西的确是自己的,也要先验货,不然签收后拆包发现货品出了问题,再哭就晚了。天津市民穆先生向媒体反映,他在京东上购买了一台电视机,收货时未验货就直接签收了。而且放在家里一个月未动,直到最近想装上看时,拆开包装才发现屏幕上有一道裂痕。因为时间过了太久,他联系京东客服,对方表示没有办法给他退换。

不过,这位穆先生运气还算不错。通过媒体的沟通协调,京东方面最终表示,虽然错误不在京东,但是出于客户角度考虑,愿意承担部分维修费用。

当然,碰上媒体愿意帮忙同时又碰上京东愿意为客户着想这样的好事,一般人的机会不是太多,更多的情况还是自认倒霉。珠海市民王先生向一家媒体投诉称,他通过中国邮政珠海分公司一营业厅向新西兰一位客户寄送了两个包裹。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包裹被退了回来。王先生询问邮局为何两个包裹同时寄送,一个签收了而另一个却被退回,得到的答复是“联系不到收件人,属于正常退回”。王先生觉得这种解释太敷衍、不负责任,认为过错在邮政一方,要求退还3000多元的邮费。而邮政方面则表示,处理国际邮寄业务比较复杂,需要花很多时间,能不能解决也得看新西兰那边的情况。

一旦被“复杂”“花时间”“看别人情况”等问题纠缠,大多不会有好结果,不知道王先生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而要是有快递公司以“这是公司规定”“国际惯例”之类借口推脱责任,许多人恐怕就只能无奈摇头了。江西省九江市市民张先生将一部价值4300元的手机寄给外地的买家,不料手机却在中途不见了。经查询,快递公司承认手机是在仓库中遗失的。虽然快递公司愿意作出赔偿,但其“公司规定”的赔偿标准却达不到张先生的要求。最后快递公司把赔偿金提到“最高”的3000元,张先生无奈接受,却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

对于快递公司对丢失物品的赔偿标准,许多网友认为有“霸王条款”之嫌。按照现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快件(邮件)发生延误、丢失、损毁和内件不符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与用户的约定,依法予以赔偿。企业与用户之间未对赔偿事项进行约定的,对于购买保价的快件(邮件),应当按照保价金额赔偿。对于未购买保价的快件(邮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赔偿。

显然,在快递这件事上,要想享受拆包乐趣而不是一拆而哭,还得多留心,懂得验货、拒收、保价等这些基本的常识之外,还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大家都知道维权了,到时候要哭的就是那些损害他人利益的快递企业了。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