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舌尖上的欺诈

2017年03月03日 09:05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03/03/content_82039.htm?div=-1

舌尖上的欺诈

在超市购物时,那些带有“纯绿色”“鲜榨”“无污染”等字样的食品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殊不知,这种营销方式今后将会被定性为食品安全欺诈。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欺诈具体是指行为人在食品生产、贮存、运输、销售、餐饮服务等活动中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包含生产经营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等。一句话,今后那些“假绿”的产品要小心了。

说谎的防蓝光膜

备受用户关注的手机抗蓝光膜,真的灵验吗?科学实验结果显示,防蓝光膜对蓝光几乎没有抵御作用。此外,防蓝光膜不仅没有防止蓝光的效果,而且会加剧眼睛的疲劳。眼科医生“科普”道:使用防蓝光膜,就好比戴太阳镜,所有的光线都会同时降低,画面饱和度看起来会很低,为了看清楚,眼睛反而更易疲劳。业内人士称,很多天价膜借助概念牟取暴利,故意夸大危害和功效。再说,手机发出的蓝光对视网膜组织的损伤远达不到危害的量级。

网红食品有点“灰”

朋友圈里选美食,已成为消费“新食尚”。然而,这边“吃货”忙着下单,那边“网红食品”的狐狸尾巴却被揪出:无证销售、质量问题、逃避监管……让微信用户时不时打冷战。因此,在微信朋友圈选购美食,务必多几分慎重。希望执法部门、企业与消费者形成合力,让玩猫腻的“网红食品”无处遁形。

“尿不湿”可能流行

尿不湿已经成为城镇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它不仅快速吸水,还能除味儿,有效避免老人的尴尬。您知道吗?成人有时也会需要使用尿不湿。眼下随着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少数司机和乘客中也开始悄悄使用尿不湿。据说,日本电视广告上经常能看到针对不同人群的尿不湿广告,广告温馨而美好,突出成人用了尿不湿,可以让生活更潇洒,行动更自如。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