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隐形面单”服务 是一种进步

2017年01月19日 09:20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01/19/content_79531.htm?div=-1

快递公司研发“隐形面单”,有着极强的现实需求。近年来,网购用户信息泄露以及被盗用、被诈骗的事件频发,让人烦不胜烦,甚至蒙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与人身安全威胁。《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就有数据为证:4.8亿网购用户,有超过半数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在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大市场的情形下,解决网购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商家以及快递公司等,都应该成为责任主体。

而“隐形面单”的出现,则是网购用户信息保护的点滴进步。它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手机号、姓名和地址等信息的加密处理。这样一来,一者,减少了用户处理快递包裹时的麻烦——因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不少网购者在扔包装前都要先把个人关键信息用笔涂黑,或用手撕烂,或用剪刀戳破;二者,可防止有些不能亲自收取的快递在物业等处被窃取信息;三者也有利于快递实名制落地,为避免信息泄露,眼下不少网购族仍以假名收货。

有人或许要问:快递信息“隐形”后,快递员如何实现精准送货?尽管面单上不显示用户的完整手机号码,但快递员可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APP,直接拨号至收件人,及时安全高效地联系到收件用户。可以说,此项信息保护免费服务的推出,是以科技创新来推动快递行业对个人信息进行更好保护。这种科技创新精神值得称道,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包括快递公司在内的电商经营主体,都应该如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隐形面单”虽降低了从快递面单上泄露个人信息的可能,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对于更高技术层面的信息泄露,还需要继续建立健全控制制度和技术管理措施。如果发生快递公司内部监守自盗,或被“黑客”攻击的情况,就很容易泄露其后台数据库中的大量用户信息。避免信息泄露关键还要加强对快递公司后台数据库的管控,对泄露信息的快递员和企业加大惩罚力度。当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便会有人铤而走险。

可喜的是,2016年12月,《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了包括第三方电商平台、平台内经营者、支付服务提供者、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等在内的信息安全保护责任主体。提出对未履行保护义务的,最高处50万元罚款并吊销执照;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都是对消费者相关期望的一种回应。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