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啥事都得讲规矩

2017年01月12日 08:52 信息来源: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7-01/12/content_79026.htm?div=-1

司马迁有云:“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用现在的话说,不管干啥,都得讲规矩。讲规矩,则事事顺遂,不讲规矩,则处处碰壁。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签,里面就有规矩。有媒体调查发现,许多超市自营的坚果、蔬菜、海鲜等食品,塑封装袋的外包装标签上面只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信息,却不见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重要信息。对此,超市一般都回复称,简单的塑封包装应该属于散装而非预包装食品,标签可以简略不全。

然而,食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却表示,只要是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都属于预包装食品。而根据《食品安全法》第67条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包括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9项信息。消费者若发现预包装食品标签信息不全,可向食药监部门举报。食药监部门查实之后,会按相关规定对商家进行处罚。

搞不清预包装食品标签规定,这是不懂规矩,相比较而言,有些商家是明知有规矩却故意破坏规矩,问题就要严重多了。日前,法制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一些地方,潜藏着多家打着“淘宝供货”招牌的服装加工店,号称是“淘宝服装供货基地”。从生产到贴标再到修图,淘宝店铺的一条龙服务都可以在这里完成。经过无证且脏乱差的环境生产、随意更改吊牌,以及图片PS后,一件成本低廉的仿冒服装就这样进了网店。

相信全国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基地”。正是有这样破坏市场法则和经营规矩的加工店大量存在,淘宝等网购平台上才假冒伪劣猖獗,致使整个电商背负恶名,经营环境日益恶化。

一些人为什么不愿意守规矩而非要破坏规矩呢?一言以蔽之,为了利益。制假售假如此,虚假宣传亦如此。媒体报道,近些年净水机市场增长很快,品牌型号众多,但随着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净水机不那么好卖了。为了能够吸引消费者,众厂商都开始在细分市场上做文章,其中最常见的招数就是打功能牌,比如宣称自家产品具有某种治病保健功效。然而,按照国家卫计委的相关规定,净水机不允许添加功能性材料,也不允许宣传除净水作用外的其他功能,更不许宣传有任何治疗疾病的疗效。所以,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的各种夸大宣传。要知道,这些宣传既虚假也违法。

前文说“规矩无所不贯”,事实上,为利而破坏规矩者,也无所不在,无论古今,不分中外。韩国整形产业国际知名,但这个“名”如今越来越功利化,套路日深。党报日前发文揭出了韩国整形业中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与国内相似,韩国也存在很多家庭作坊式的美容场所,管理十分混乱,卫生和技术水平都很差。没有医疗美容资质的黑美容所大量存在。尤其让那些慕名前来的国内美容人士心寒的是,韩国整形美容机构绝大多数都是私营性质,很多机构有两套收费标准,一套面对国际患者(主要针对中国人),一套面对本国人。二者差价很高,最高相差近10倍。越是小作坊、黑诊所,差价越大。

国内消费者应该能够从这种双重标准、区别对待中,体味出些许“人傻钱多”的讽刺意味吧。对待这种不讲规矩还看不起人的做法,消费者最有力的回击,自然是拿起法律武器向他们要说法。最起码也要懂得“吃一堑长一智”,学会说“不”,用脚投票。如果大家都鄙之弃之,它们失去了市场,就牛不起来,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