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养”到“老要养好”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这春天里……”汪峰在歌曲《春天里》唱出了人们“老无所依”后的期盼。“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一直是中国人最为朴素的观念与想法,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养老正在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而随着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也有望走进“春天里”。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质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就专门强调指出,要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尽快在养老院服务质量上有个明显改善,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坚决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行为。
应该说,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仍面临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迫切需要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更加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国家出台关于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指导性文件,既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深入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是养老服务领域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行动,也是全方位开展质量建设、打造养老服务“中国品牌”的系统性指导。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此次国办出台的文件,也专门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就是希望到2020年,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来说,不仅要让国人老了以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希望国人老了以后“老要养好”,也就是不仅注重养老服务业的数量发展,更注重养老服务业的质量提升。
从“老有所养”到“老要养好”,除了国家提出的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一系列新政之外,最重要的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最关键的提升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质量,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高质量的供给,减少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无效供给和低质供给。一方面,是需要促进老年产品用品升级,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品用品,研发老年人乐于接受和方便使用的智能科技产品,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养老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供给质量。
另一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标准提升质量。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可以给服务质量提供“硬约束”,引领整个行业的质量提升;推动行业标准化,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自律,便于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总而言之,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不仅能促进整个养老服务行业稳步健康发展,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快乐幸福地安享晚年,生活在“春天里”。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这春天里……”汪峰在歌曲《春天里》唱出了人们“老无所依”后的期盼。“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一直是中国人最为朴素的观念与想法,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养老正在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而随着国务院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也有望走进“春天里”。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质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就专门强调指出,要按照适应需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多元供给的思路,尽快在养老院服务质量上有个明显改善,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坚决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行为。
应该说,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但仍面临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迫切需要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更加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上,国家出台关于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指导性文件,既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深入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这是养老服务领域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行动,也是全方位开展质量建设、打造养老服务“中国品牌”的系统性指导。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此次国办出台的文件,也专门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就是希望到2020年,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市场监管机制有效运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养老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来说,不仅要让国人老了以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更希望国人老了以后“老要养好”,也就是不仅注重养老服务业的数量发展,更注重养老服务业的质量提升。
从“老有所养”到“老要养好”,除了国家提出的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等一系列新政之外,最重要的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最关键的提升养老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质量,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高质量的供给,减少养老服务和产品的无效供给和低质供给。一方面,是需要促进老年产品用品升级,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品用品,研发老年人乐于接受和方便使用的智能科技产品,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养老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供给质量。
另一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标准提升质量。完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可以给服务质量提供“硬约束”,引领整个行业的质量提升;推动行业标准化,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自律,便于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总而言之,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不仅能促进整个养老服务行业稳步健康发展,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快乐幸福地安享晚年,生活在“春天里”。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