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良心比消费证据更重要

2014年02月28日 09:50 信息来源:http://www.sczl315.com/xfgd/xfpl/2014/0228/103911.html

林鸣

当维权顾客手里确实无证据,商家能否能够妥当解决纠纷?这个时候,一位合格商人应该知道:良心比证据更重要。

维权专家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买东西要保存好证据,比如购物小票、发票等,以防发生纠纷时说不清。可是时间长了,这些证据有可能丢失,或混杂在别的东西里找不到。于是,我们就听见不良商家的笑声。

何谓“消费证据”?这个问题要请专家解答。消费证据主要包括4个方面:发票、保修卡、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日常消费活动中,顾客一定要索取并妥善加以保存。发票是按照法律规定写明支付一定货币金额的证件。发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有效,它是行政、司法机关和消协受理投诉的首要条件。发票内容包括经营者和客户的真实名称、购物当日的时间、商品规格、数量、价格、经营者的公章、销售单位经手人的签字或盖章。如果商家提供的票据不正规或没有加盖公章,应该拒收。保修卡是方便消费者维修产品的凭证。非易损坏商品都应附有此卡,一旦产品出了问题,消费者要到厂家指定的联保单位去维修,维修单位要在保修卡上准确记录修理时间、维修项目、修理人员姓名,这是目前不少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失去合理赔偿的最大盲点。合格证则是证明某种商品质量达到设计和制造标准并经过检验达标的凭证。它是衡量商品质量的重要凭证,凡非易损坏的商品都应随产品附有此证。尤其是家电用品、摩托车、电脑等大件的合格证,对保证其使用安全特别重要,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主动查找并注意保存。产品说明书是详细阐明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的规范性材料,像电器类、机械类、电脑类商品都应附带。

一位消费者调侃道:拥有如上证据,是否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当然不行。举个例子。不久前,一位女司机将车送到洗车店,其间离开去吃饭。当她取车时,发现车身有一道很深的凹痕,但洗车店老板坚称与其无关。那么,车子受伤是谁的责任?由于监控录像模糊不清,洗车时车主又不在现场,双方各持己见,最后只得上法庭。律师认为,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车主应承担证明洗车工的行为造成了该车损坏、或提供证据证明车主将车交给洗车坊时车辆是完好的举证责任。本案中,如果这位女士无法举证,维权则难以实施。车主在将车辆交给洗车店前,应确认车身外表及内部完好,要说,洗个车真够累的。

有识之士建议说,消费者有必要在钱包之外再添一个包——证据包。这个包里的内容相当丰富:除了存放各种票据,还要藏有录音笔和CF卡。所以,这个包一定要大。否则,一旦消费证据缺失,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不敢再提维权,岂不让不良商家占了便宜?

旧时的买卖人信奉一句“买卖不成仁义在”,现代许多商家则把这句行话搁到后脑勺。买卖无论成不成,都很难找到“仁义”的身影。尽管如此,本人还是提出一个测试——当维权顾客手里确实无证据,商家能否能够妥当解决纠纷?这个时候,一位合格商人应该知道:良心比证据更重要。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