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中国消费者报:异地中考方案考验地方政府诚意

2013年05月27日 09:36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3/0527/493203.html

“异地中考”门槛的高低,体现着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考验着地方政府关爱外来人员及其子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诚意

前不久,浙江嘉兴市政府出台《关于做好新居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初中升高中工作实施意见》,正式敲定了“异地中考”方案:嘉兴市的外来人员(即“新居民”)随迁子女,只要同时满足拥有该市学籍、父母有居住证和缴纳社保三项条件,就可以获得参加嘉兴市中考并入读高中类学校的机会。

嘉兴属于经济较发达城市,与其他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城市一样,嘉兴市也面临着外来人口的压力。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嘉兴市户籍人口325万,外来人口122万。目前,在嘉兴市就读小学和初中的外来人员子女达到12.85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1/3。如果说这个“1/3”本身就表明嘉兴市在保证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做得不错,那么新出炉的“异地中考”方案所设置的低门槛,则进一步体现了该市解决外来学子升学难、增进外来人口福利的诚意。

嘉兴市 “异地中考”方案意味着,只要外来人员确属该市常住人口(取得居住证、缴纳社保3年及以上),只要其子女在该市读了3年初中,便拥有在嘉兴参加中考的资格。而且,对父母设置的条件,只要父母一方符合即可。

尽管面临着外来人口的压力,尽管外来学子占比高达1/3,但嘉兴市还是尽可能地设置了一个低门槛的“异地中考”方案,也是一个相当人性化的方案,充分考虑到了外来人员及其子女的实际情况,力争让更多外来学子拥有在嘉兴参加中考的权利和机会。

最近出台“异地中考”方案的,不只有嘉兴市。前不久,广东中山市也出台了“异地中考”方案。相比之下,后者的高门槛引发了诸多争议。中山市的方案在很多方面与嘉兴市类似,但其中一个最大不同足以让绝大多数外来人员及其子女感到心凉,这个条件便是——在中山市有合法稳定住所。而所谓“合法稳定住所”,居然是指“在中山市购买或自建产权房”。

想想看,外来打工者有多少人能在中山市买得起房或建得起房呢?这不仅谈不上人性化,反而有故意刁难之嫌,以致有人怀疑,设置这个条件是不是为了给当地房地产“托市”?中山和嘉兴同属经济较发达和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为什么两地的“异地中考”门槛差距如此之大呢?

在很大程度上,“异地中考”门槛的高低,体现着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考验着地方政府关爱外来人员及其子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诚意。

外来人员的户籍虽不在流入地,但他们同样在为流入地的发展作贡献,在为流入地政府贡献税收,因而他们理应享有作为纳税人的各项权利,包括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外来人口众多对地方政府是压力,但何尝不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既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那么,增进外来人口的福利便是各地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值得尽心尽力做好的事情。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