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消法首修的关键是激活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拟修订正成为近期被关注的热点。根据媒体的对比与盘点,正在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审议的消法修正案草案,亮点不少,譬如个人信息列入保护范围 、“三包”期限拟延长、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网购拟增设“后悔权”、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等。有关法学专家表示,“后悔权”和“隐私权”的写入,对中国消费环境改变影响深远。
这也是消法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20年攸忽,中国经济市场与消费领域早已变化无穷。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新的消费行业在出现,诸如电商、金融、住房等,对比剧烈变化的消费市场,从1993年开始施行的消法,已开始呈现出部分治理的“空白地带”;另一方面,风起云涌的经济市场,让现代公民的消费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希望拥有一个法定且强大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消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一个现代的消费社会,必然需要一部“更现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观察此次修法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既致力于对新兴消费方式和当下消费习惯的覆盖,广受关注的“网购”行为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为修法的着力点之一;也在着力解决此前消法实施过程中备受诟病的维权难,个人信息保护、“三包”期限都被详细限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仍不得不看到,修法草案暂时并未衍生出足够的实际操作性来。以此次广受关注的“后悔权”入法为例,虽然是对网购消费者的大利好消息,但草案并未明确购买与退货过程中的物流费用由谁负责,如此留下的执法模糊空间,难免不会影响到此后“后悔权”的切实兑现。
是关注,更是期待。公众之所以对消法大修热情围观,不过是希望修法能够更大程度地激活消费者权益,如果说消费者最渴望的权益,是能在消费活动中有着“均势谈判权”,那么消法修改就还有着拓宽的空间。关于网购“后悔权”,它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与适用程序都应该加以明确。关于惩罚性赔偿,三倍封顶也许依旧不够,上限还需要提高;关于个人隐私权,相关保护条款必须更刚性;等等。
消法为谁而修订?正如有观察者所表示的,消法修改的目的,既在提升消费者的维权能力,更在强化商家的侵权责任。纵观中国当下的消费环境,如此目标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的,这就更加需要法律的作为与助推。消法尚在修订过程中,舆论回应还在继续,希望消法修订的最终版本能更多兼听民意,在“扩权”与“强责”方面有更大突破。由于修法的慎重性与渐进性,我们或许无法期待消法在一次修改后就令消费者高枕无忧,但它的确有必要去尽量角力,在角力中最大程度地获得妥协与平衡,在平衡中将力量与共识普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拟修订正成为近期被关注的热点。根据媒体的对比与盘点,正在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审议的消法修正案草案,亮点不少,譬如个人信息列入保护范围 、“三包”期限拟延长、加大对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网购拟增设“后悔权”、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等。有关法学专家表示,“后悔权”和“隐私权”的写入,对中国消费环境改变影响深远。
这也是消法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20年攸忽,中国经济市场与消费领域早已变化无穷。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新的消费行业在出现,诸如电商、金融、住房等,对比剧烈变化的消费市场,从1993年开始施行的消法,已开始呈现出部分治理的“空白地带”;另一方面,风起云涌的经济市场,让现代公民的消费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希望拥有一个法定且强大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消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一个现代的消费社会,必然需要一部“更现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观察此次修法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既致力于对新兴消费方式和当下消费习惯的覆盖,广受关注的“网购”行为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成为修法的着力点之一;也在着力解决此前消法实施过程中备受诟病的维权难,个人信息保护、“三包”期限都被详细限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仍不得不看到,修法草案暂时并未衍生出足够的实际操作性来。以此次广受关注的“后悔权”入法为例,虽然是对网购消费者的大利好消息,但草案并未明确购买与退货过程中的物流费用由谁负责,如此留下的执法模糊空间,难免不会影响到此后“后悔权”的切实兑现。
是关注,更是期待。公众之所以对消法大修热情围观,不过是希望修法能够更大程度地激活消费者权益,如果说消费者最渴望的权益,是能在消费活动中有着“均势谈判权”,那么消法修改就还有着拓宽的空间。关于网购“后悔权”,它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与适用程序都应该加以明确。关于惩罚性赔偿,三倍封顶也许依旧不够,上限还需要提高;关于个人隐私权,相关保护条款必须更刚性;等等。
消法为谁而修订?正如有观察者所表示的,消法修改的目的,既在提升消费者的维权能力,更在强化商家的侵权责任。纵观中国当下的消费环境,如此目标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的,这就更加需要法律的作为与助推。消法尚在修订过程中,舆论回应还在继续,希望消法修订的最终版本能更多兼听民意,在“扩权”与“强责”方面有更大突破。由于修法的慎重性与渐进性,我们或许无法期待消法在一次修改后就令消费者高枕无忧,但它的确有必要去尽量角力,在角力中最大程度地获得妥协与平衡,在平衡中将力量与共识普及。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