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长江商报:农夫山泉事件需要监管部门发声

2013年04月17日 11:05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3/0417/485290.html

农夫山泉水质量事件继续发酵。媒体和农夫山泉频繁互掐。本月12日,媒体报道称“饮用水协会确认农夫山泉标准不及自来水”,农夫山泉首次回应称:品质远高于现在国家标准。13日媒体再次报道农夫山泉避谈有害物质指标宽松,到 了14日晚,农夫山泉再次回应称:媒体无知。15日媒体报道称浙江地方政府袒护农夫山泉。对此,农夫山泉第三次回应媒体:“你跑不掉,也别想跑!”

说实话,眼下的“农夫山泉门”让消费者感到非常迷茫,我们不知道是应该相信企业,还是应该相信媒体。一方面,食品质量问题确实频发,知名产品也不一定就完全没问题;另一方面,类似同行构陷的事情同样没少发生过,农夫山泉特立独行的“从不使用城市自来水”的经营理念,似乎也确曾“得罪”过不少同行。那么,这一次究竟是属于哪种情况呢?除了被农夫山泉指责为“幕后黑手”的某家饮用水企业外,公众现在看见的似乎是一家媒体与一家企业的“互掐”。

媒体不断对农夫山泉所使用的标准提出质疑,并没有直接针对农夫山泉产品本身的品质发问,容易对消费者形成误导。因为标准低并不是企业的过错,只要它的产品本身没有问题;更何况,标准低不低,恐怕也不是拿整套标准中的几个指标就足以判定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迫切想知道,即使按照媒体所认为农夫山泉应该遵循的标准,农夫山泉产品到底有没有达标?这是最为关键的。因为,标准高低与品质高低并不是一回事。

其次,我们还想知道,饮用水企业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标准?为什么不是全国统一的国标,而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地方标准?这究竟是企业选择标准的问题,还是标准的强制性与统一性本身有问题?显然,无论是媒体也好,农夫山泉也罢,在这些方面都是无法独自给出定论的;必须要有权威部门出面,才能给消费者一个准确的信息。可惜的是,一个很严肃的标准与品质之争,现在竟然沦为媒体与企业的“单挑”,并且火药味越来越浓,这本身是非常奇怪的。权威部门在哪里?为什么迟迟不出面?

媒体与企业的“单挑”,非但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信息,相反却会将事情越搅越乱,无论是对媒体的公信力,还是对企业的美誉度,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企业来说,这个问题僵持得越久,直接造成的看得见的经济损失就越大,并且逐渐流失掉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个时候,迫切需要相关的监管部门,切身肩负起责任来,结束这场奇怪的媒体与企业的“单挑”,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