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拒载没“禁问去处”那么简单
招手拦出租车,还没上车的哥就问“去哪”……过去市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今后这样的行为将被视为挑客,甚至是拒载。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正式批准发布35项国家标准,其中最新修订的 《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广受关注。因为新国标对出租车司机明确规定,“乘客上车前,不得有询问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应该使用26种英文服务用语”等 (据10月15日《海西晨报》报道)。
按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说法,对于一些出租车明里暗里挑肥拣瘦的经营顽疾,许多地方的市民,自然称得上最有切身体会和现实感受。如今,出租车运营国标已出,这比以往的“各自为政”当然进了一步。但是,相信不少受众听闻之后,很快也会如笔者一样实话实说:出租车挑客真是 “问”出来的顽疾么?
别的不提,先说一件最近遇到的事情。最近“菲特”台风肆虐,给笔者所在的浙江宁波造成了重创。台风刚刚袭来时,笔者在宁波街头拦了一辆打着招客绿灯的出租车,当报出目的地后,司机马上借口车子正要赶去修理,不顺路。而后又上来一位乘客,三言两语就搭上车子被“顺路”载走了。遇此十分明显的拒载行为,笔者立即愤而投诉了有关部门,可一周过去,投诉时听到的反馈承诺,至今仍是一个“空心汤圆”。
通过上述经历不难看出,出租车挑客岂是“问”出来的顽疾?只要司机心术不端,可以随便不拉他所认为的差生意,即使乘客上车之后再报目的地,照样可以何患无词地再将你撵下来。若问这样的劣质服务胆从何来,其中之一,是相关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忽悠态度对待消费投诉,甚至毫无 “为民务实”之心的尸位素餐。
“禁问目的地”的功夫应下在车外。有识之士不止一次地提出建议,想有效解决乘客打的遭遇随意挑客拒载等顽疾,首先要解决出租车行业垄断或准垄断的问题。这番见解并非“愤青”之辞,份子钱等的中间盘剥,使得许多的士司机眼里只有钱,以致唯利是图而不惜把乘客当“货”选,确实应引起规则制定者的足够重视。倘若出租车行业真正实行了宽进严管,减少管理钱、牌照钱等附加负担,对各种违规经营行为,严格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严厉惩罚,估计出租车的挑客歪风必然会得到迅速改观。
仅仅从乘客上车前 “禁问目的地”的这一条规范标准来说,只有规则约定,取证很不方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循着过去的媒体报道,常有司机拒载之后不认账的“投诉盲点”。所以,要让“禁问目的地”真正成为一种可能,须先像有些地方那样,在出租车内逐步设立录音系统,且规定录音系统不运作,出租车不得上路运营。只有从各个方面将挑客拒载的“紧箍咒”念紧了,“禁问目的地”的载客新规范,才会真正起到令人放心的好作用。
招手拦出租车,还没上车的哥就问“去哪”……过去市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今后这样的行为将被视为挑客,甚至是拒载。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正式批准发布35项国家标准,其中最新修订的 《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广受关注。因为新国标对出租车司机明确规定,“乘客上车前,不得有询问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应该使用26种英文服务用语”等 (据10月15日《海西晨报》报道)。
按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说法,对于一些出租车明里暗里挑肥拣瘦的经营顽疾,许多地方的市民,自然称得上最有切身体会和现实感受。如今,出租车运营国标已出,这比以往的“各自为政”当然进了一步。但是,相信不少受众听闻之后,很快也会如笔者一样实话实说:出租车挑客真是 “问”出来的顽疾么?
别的不提,先说一件最近遇到的事情。最近“菲特”台风肆虐,给笔者所在的浙江宁波造成了重创。台风刚刚袭来时,笔者在宁波街头拦了一辆打着招客绿灯的出租车,当报出目的地后,司机马上借口车子正要赶去修理,不顺路。而后又上来一位乘客,三言两语就搭上车子被“顺路”载走了。遇此十分明显的拒载行为,笔者立即愤而投诉了有关部门,可一周过去,投诉时听到的反馈承诺,至今仍是一个“空心汤圆”。
通过上述经历不难看出,出租车挑客岂是“问”出来的顽疾?只要司机心术不端,可以随便不拉他所认为的差生意,即使乘客上车之后再报目的地,照样可以何患无词地再将你撵下来。若问这样的劣质服务胆从何来,其中之一,是相关监管部门及工作人员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忽悠态度对待消费投诉,甚至毫无 “为民务实”之心的尸位素餐。
“禁问目的地”的功夫应下在车外。有识之士不止一次地提出建议,想有效解决乘客打的遭遇随意挑客拒载等顽疾,首先要解决出租车行业垄断或准垄断的问题。这番见解并非“愤青”之辞,份子钱等的中间盘剥,使得许多的士司机眼里只有钱,以致唯利是图而不惜把乘客当“货”选,确实应引起规则制定者的足够重视。倘若出租车行业真正实行了宽进严管,减少管理钱、牌照钱等附加负担,对各种违规经营行为,严格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严厉惩罚,估计出租车的挑客歪风必然会得到迅速改观。
仅仅从乘客上车前 “禁问目的地”的这一条规范标准来说,只有规则约定,取证很不方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循着过去的媒体报道,常有司机拒载之后不认账的“投诉盲点”。所以,要让“禁问目的地”真正成为一种可能,须先像有些地方那样,在出租车内逐步设立录音系统,且规定录音系统不运作,出租车不得上路运营。只有从各个方面将挑客拒载的“紧箍咒”念紧了,“禁问目的地”的载客新规范,才会真正起到令人放心的好作用。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