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究竟是谁的?
香格里拉景区这一回变“臭”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近日纷纷报道,云南香格里拉景区出现强制消费,某旅行社工作人员要求每人必须交费280元至380元参加藏民家访自费旅游项目,导游还威胁拒绝交费的游客:“香格里拉导游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如此赤裸裸的威胁已经让人瞠目结舌,更令人不可思议并将整起事件推向风口浪尖的是,当受到威胁的游客向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一位执法人员先是声称:“这个理性消费观念不对,你(游客)就按这个价格一交了,旅行社和导游谁都不赶你。”有游客对投诉现场进行录音,更是令执法人员勃然大怒,在威胁要对游客实施拘留后,进一步咆哮:“像你这样的滚蛋!永远不要来香格里拉!把你撵掉!我敢说这句话我就做得到!”
如果说导游宰客是一种“恶”,当地旅游执法人员的丑陋表现则属于一种更大的“恶”。显然,倘若没有权力罩着,没有执法人员在背后充当保护伞,导游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如此猖狂。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追问下去,那么,执法人员不加掩饰的嚣张底气又从何而来,为何敢于如此明目张胆地执法犯法?尤其是,那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声让游客“滚蛋”,暴露了这样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香格里拉,究竟是谁的?
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份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横断山地,有着一大片在全世界几乎是仅有的雄奇的自然景观,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据说,也是国内几个最小资的景区之一。显然,香格里拉和国内其它著名自然景观一样,是大自然赐给我们宝贵的公共资源,属于每一个国民。只不过,在当地旅游执法人员的眼里,这景区似乎成了他们的自家后院,想让谁来就让谁来,想让谁走就让谁走。
事实上,这一声“滚蛋”只是不经意间呈现了这样一种更大的荒诞现实: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遗产,这种上苍和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日益成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名山大川也好,名胜古迹也罢,统统被圈起来收钱,而且价格扶摇直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一波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
中国有许多世界之最,但并不是都值得自豪,比如旅游门票“世界最贵”。昨日就有媒体报道说,庐山180元的通票不通,逛遍庐山所有景点需花1792元。相比之下,美国黄石公园收费10美元、法国卢浮宫为8.5欧元、英国白金汉宫成人票价12英镑——这个价格在英国和到酒吧喝两杯啤酒差不多;而韩国“世界文化遗产”昌德宫门票3000韩元,在当地也就能买两个苹果。徐霞客应该庆幸自己生在任我行的时代,要在今天,他的游记能不能写下去还是个问题。
针对媒体曝光的云南香格里拉、丽江等地导游、执法人员威胁游客和野蛮执法行为,全国假日办已表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而云南省迪庆州旅游局的处理结果之一是,将相关执法人员调离迪庆州旅游执法支队。显然,这样的处理有轻描淡写之嫌,仅仅止于“调离”,是纵容而不是惩罚。
而更大层面的不能继续纵容下去的,是旅游市场上泛滥已久的公共资源私益化现象。什么时候,作为公共资源的景区不再成为某些地方政府的小金库与摇钱树,游客不再被某些人视为勒索的对象;什么时候,对公共景区以“收归国有”的形式釜底抽薪,防止公共利益地方化、部门化……类似于“谁的香格里拉”之类的疑问,才不会继续刺痛人们的神经。
香格里拉景区这一回变“臭”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近日纷纷报道,云南香格里拉景区出现强制消费,某旅行社工作人员要求每人必须交费280元至380元参加藏民家访自费旅游项目,导游还威胁拒绝交费的游客:“香格里拉导游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如此赤裸裸的威胁已经让人瞠目结舌,更令人不可思议并将整起事件推向风口浪尖的是,当受到威胁的游客向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一位执法人员先是声称:“这个理性消费观念不对,你(游客)就按这个价格一交了,旅行社和导游谁都不赶你。”有游客对投诉现场进行录音,更是令执法人员勃然大怒,在威胁要对游客实施拘留后,进一步咆哮:“像你这样的滚蛋!永远不要来香格里拉!把你撵掉!我敢说这句话我就做得到!”
如果说导游宰客是一种“恶”,当地旅游执法人员的丑陋表现则属于一种更大的“恶”。显然,倘若没有权力罩着,没有执法人员在背后充当保护伞,导游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如此猖狂。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追问下去,那么,执法人员不加掩饰的嚣张底气又从何而来,为何敢于如此明目张胆地执法犯法?尤其是,那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声让游客“滚蛋”,暴露了这样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香格里拉,究竟是谁的?
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份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横断山地,有着一大片在全世界几乎是仅有的雄奇的自然景观,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据说,也是国内几个最小资的景区之一。显然,香格里拉和国内其它著名自然景观一样,是大自然赐给我们宝贵的公共资源,属于每一个国民。只不过,在当地旅游执法人员的眼里,这景区似乎成了他们的自家后院,想让谁来就让谁来,想让谁走就让谁走。
事实上,这一声“滚蛋”只是不经意间呈现了这样一种更大的荒诞现实: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文化遗产,这种上苍和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日益成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名山大川也好,名胜古迹也罢,统统被圈起来收钱,而且价格扶摇直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一波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
中国有许多世界之最,但并不是都值得自豪,比如旅游门票“世界最贵”。昨日就有媒体报道说,庐山180元的通票不通,逛遍庐山所有景点需花1792元。相比之下,美国黄石公园收费10美元、法国卢浮宫为8.5欧元、英国白金汉宫成人票价12英镑——这个价格在英国和到酒吧喝两杯啤酒差不多;而韩国“世界文化遗产”昌德宫门票3000韩元,在当地也就能买两个苹果。徐霞客应该庆幸自己生在任我行的时代,要在今天,他的游记能不能写下去还是个问题。
针对媒体曝光的云南香格里拉、丽江等地导游、执法人员威胁游客和野蛮执法行为,全国假日办已表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而云南省迪庆州旅游局的处理结果之一是,将相关执法人员调离迪庆州旅游执法支队。显然,这样的处理有轻描淡写之嫌,仅仅止于“调离”,是纵容而不是惩罚。
而更大层面的不能继续纵容下去的,是旅游市场上泛滥已久的公共资源私益化现象。什么时候,作为公共资源的景区不再成为某些地方政府的小金库与摇钱树,游客不再被某些人视为勒索的对象;什么时候,对公共景区以“收归国有”的形式釜底抽薪,防止公共利益地方化、部门化……类似于“谁的香格里拉”之类的疑问,才不会继续刺痛人们的神经。
- 警惕网红产品裹挟青少年(2024-10-29)
- 福建省消委会开展灭蚊灯比较试验 木之林、澳柯玛等15款样品蚊虫捕杀率较低(2024-10-25)
- 眼部按摩仪效果到底怎么样?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眼部按摩仪比较试验结果(2024-09-25)
- 遇台风列车停运、车祸受伤没去成演唱会,猫眼平台不退费合理吗?(2024-08-21)
- 消费者不该成为网络博主直播引流的工具(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