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一周犀语

2013年01月11日 10:26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3/0111/463140.html

都说“饮水思源”。因水质不好而戒掉自来水,成了 “最会喝水的家庭”,无形中其实也成了水质变差的“推手”。只喝矿泉水,这得耗费多少塑料瓶啊!最终,这些难以处理的塑料瓶又被埋在地下,污染水源。一群从来不喝自来水的人在研究自来水,同时制造着塑料瓶继续破坏着水质,无疑是一种悲哀。反观现实,类似的一幕难道还少吗?用腐坏变质的烂肉做包子的“打死都不吃自己做的包子”;吉林一铁路被指由骗子承包、厨子施工,施工者直言 “这趟火车通了我可不敢坐”;瘦肉精泛滥致运动员不敢吃肉,运动队自己养猪……不正是我们都只想着自己,缺少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勇气与决心,“最会喝水的家庭”才会应运而生的吗?

——从建锋(时事评论员)

“史上最严交规”,根本不是一道非错即对的判断题,其中太多模糊地带未厘清,匆匆上马施行,才上演了如此“乌龙”。立法、行政、司法的力量,如果得不到民意支撑和认同,注定会陷于失灵。中国有句古话,叫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暂不处罚”说明治理“闯黄灯”摔倒在不尊重民意上,由此应该提供最大的动力,去让民意参与讨论,让“闯黄灯”的定性和处罚细则与法律法规实现有效对接,让相关执法行为更好满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需要,那样,才能让公共决策产生最大的价值与效率。而且,这种民意讨论,本身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汽车文明和安全精神。

——单士兵(媒体人士)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