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评论

更名只是消除歧视的开始   

2012年10月29日 09:59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xiaofeipinglun/2012/1029/447554.html

今年9月,央视联合多家媒体,呼吁消除社会歧视,为“老年痴呆”正名。在10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表示,老年痴呆症规范名称是 “阿尔茨海默病”,但由于这个名字相对专业,普及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

让老人远离 “痴呆”这两个字,无疑会对他们和家属形成很大的心理安慰,体现社会对这一群体应有的尊重与关爱。不过,与名称上的有形贬义相比,现实中的无形歧视更加可怕。由于老百姓对阿尔茨海默病认识不足,中国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时候在公共场合,一些人甚至频频使用“老年痴呆症”充当骂人语,或是对患病者敬而远之。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4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25%的照料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排斥,此外,近四分之一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隐瞒或者掩饰被诊断为 “痴呆”,主要原因是耻辱感和遭遇歧视,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孤独感。他们不愿意去医院,从而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其实,更名只是消除歧视的开始,应该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这个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关爱失智老人,除了普及疾病知识,消除公众误解外,还应完善医疗体系,设立针对此病的老年人专项体检项目,并设立专门的帮扶机构,真正帮助和解决这些患病老人们的生活问题。此外,由于此病只能靠药物控制,所带来的医疗经济负担也让多数家庭选择回避治疗,对此,国家应建立慈善基金会,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病患家庭。

在敬老院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感觉到,对于失智老人的关怀,不应仅仅停留在生活上,更不仅仅是宣传、改名和呼吁,他们被忽略的情感世界,更需要社会和亲人的慰藉。尽管阿尔茨海默病让这些老人们的大脑萎缩,想不起儿女的名字、孙子的笑脸甚至是老伴的模样,但是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并没有痴呆,他们只是抹掉了记忆,变成了小时候的自己。

在他们遗忘的世界里,一定还有儿女们记得的点滴美好。如果可以,请这些老人的孩子们多去探望他们,给他们讲讲以前那些美好的事儿,给他们擦擦脸,给他们带去亲手做的饭菜,因为许多年以前,他们同样给你们一遍遍地讲着故事,擦干净了你的小手和脸蛋,做好了饭菜等你来吃。在某种意义上,这是生命的循环,更是爱的循环。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