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当心!这些高大上的“国际”大赛其实是山寨社团操办的

2018年02月26日 10:16 信息来源:http://jingji.cctv.com/2018/02/24/ARTIiAXmhzBvXYvFtMlEznV1180224.shtml

过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听到一些家长吹嘘自己的孩子不得了,获得各种才艺大奖,比如国际钢琴奖、全球书法奖、中国少儿美术奖等等。冠有“国际”、“全球”、“大中华”等,听起来高大上,但是含金量有多高呢?

根据中国之声的报道,记者对此类比赛做了调查,发现此类比赛虽然看起来名头大,够唬人,实际上这些比赛的主办方不少都位列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团或者离岸社团。

比如,大中华杯全球华语大赛的主办方是世界华人联合会,国际少儿书画大赛的主办方ICAA国际少儿美术协会,这两家机构早在2016年就被民政部列入山寨社团名单当中。而更多的主办方社团,根本没有在各级社团注册当中查询到。比如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与澳门钢琴邀请赛的主办方国际音乐教育家协会,在网上的信息只有地址在佛山图书馆新馆,其他什么都没有。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这类比赛不仅含金量抵,还跟培训、旅行产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参加就有奖交钱能出书。而且还会一步步的套你,比如诱惑你参加复赛,全国总决赛,世界总决赛等等,而你每参加一次比赛,家长就要承担相应的费用。越往后,名头越来越高,费用也越来越多。比如说有报名费、培训费、旅游费等等。打着能获奖的旗号,不怕挣不到钱。

孩子的钱是最好挣的,这是相当一部分从事少年儿童培训工作的普遍的看法。但是 ,对于稍微有点责任感的人来说,孩子的钱也最难挣,因为这些培训比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稍有不慎就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尽管民政部门已经多次公布山寨社团的名单,然而很多山寨社团并没有收敛,仍然在举办各种名目的国际赛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非法牟利,那么如何来肃清这种非法奖项呢?

《法制日报》指出,根据国家相关条例的规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进行活动应依法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说山寨社团比较狡猾比较隐蔽,但是它举办各种赛事必然还是有相对稳定的办公地点。有关方面应该根据赛事顺藤摸瓜,严肃处理。如果任由它办下去,不仅会损害相关法律法规的公信力,还会增加家长的负担,并且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山寨社团组织的培训旅游等活动,如果没有相关资质的话,同样涉嫌违规。

《新京报》提醒,希望家长们多张点心眼,比方说参加社团比赛应该多核实一下,可以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网站去查验主办社团是否合法,有没有注册登记等等。同时,也可以少一点功利心,现在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比赛舍得投入,但是舍得投入不等于见缝就钻的乱撒钱,别再让山寨社团坑孩子,也别让孩子们筑梦山寨竞赛圈了。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