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微信代购机票 小心遭遇“假客服”

2018年01月19日 09:48 信息来源:http://gz315.gd315.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2906

2018年春运即将拉开帷幕,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昨日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购票便利亦不能降低警惕,谨防“黄牛党”、高仿网站,避免上当受骗。

个案1 微信订机票被“假客服”骗钱

1月3日,事主杨某报案,称被假冒的微信客服骗了6000元。几天前,杨某在微信找人订购机票,付款后没有拿到票,就被骗子拉黑了。

杨某希望追回被骗款项,自行在网上搜索受理微信投诉的微信号并添加了对方。结果事主遭遇“二次被骗”,“假客服”谎称需要杨某提供微信付款码才能处理,杨某轻信,将付款码告知对方,结果微信账号立即被转走近6000元。

个案2 网上购机票,误入“假网站”

1月6日,事主郭某在一“民航订票网”订购机票并付款3800元。几天后的出发日,郭某抵达机场取票失败,向机场工作人员咨询,却无法查找到自己的购票记录,方知当初登录的是“假网站”。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事主轻信网上陌生人称可低价购得车票、门票的谎言。当骗子发来伪造的“购票截图”,事主往往只是略看一眼,不加辨别便直接转账给骗子,而骗子在收款后第一时间就拉黑了事主。

温馨提示:通过正规渠道购票

广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市民:骗子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但这4种常见诈骗陷阱要小心。

1.在网上散播低价购票信息,并利用图片处理软件制作显示购票成功的虚假截图,将截图展示给事主,要求事主先转账后取票。骗子待收到款项后,立刻将事主拉黑;

2.仿造民航客运网站或交易网站,骗取事主信任;

3.利用部分事主不了解网上银行操作,要求事主提供网上支付平台或银行卡的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借机将事主账号或银行卡内余额转走;

4.利用正规二手交易平台散播转让闲置票据的信息。但骗子不接受平台交易,而是要求事主通过其他即时到账的方式转账,再给事主邮寄伪造的假票据或已失效的真票据。

在购票过程中,市民应关注官方信息,保留官方客服联系方式,增强辨别能力,通过正规渠道购票。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及网上支付平台的密码、条形付款码等,一定要保密。无密码情况下,通过银行验证码、条形付款码序列号也能够转账,所以以上资料不能提供给他人。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