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22人被骗数百万 这类诈骗有了新手段
冒充公检法机关进行电话诈骗的案件多发,10天以来已发生此类案件22起,被骗市民22名,涉案金额数百万元,仅11月15日就发生4起,被骗的4名市民损失近百万元。11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警方了解这一情况,另外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又有了新手段,即骗子先冒充通信管理局,然后假称转接电话到警方,一步步诱人上当。
记者从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了解到,近期南京及周边地区通讯网络诈骗警情有反弹趋势。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海荣说,警方通过梳理发现,近来南京及周边地区以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等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骗子以相同的手法屡屡作案,已有多名市民受骗。今年11月8日中午,市民任女士接到一陌生号码的来电,说任女士涉嫌一起王某的案子,并告诉任女士,“王某的案子今天下午四点开庭,你是王某同伙,现在王某指证你,说你跟他一起贩卖银行卡。”同时告诉任女士,她的身份证在重庆办了一张银行卡,而这张卡涉及金额200多万元,并让任女士打重庆公安局的电话核实。“我没去过重庆,更不会去办银行卡啊,”听完情况后,任女士大惊失色,顿时感到手足无措。随后对方“帮忙转接”了电话,对方说任女士确实涉及这个案子,并让任女士先去宾馆,不要让别人知道,在宾馆,任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向对方转账11万余元,随后发现被骗。
无独有偶,11月9日上午8点左右,市民金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徐经理,称她几个月前在武昌有一笔信用卡欠款,大概9000多元。“我根本就没有办过信用卡啊!”金女士感到莫名其妙。此时对方“好心”地告诉金女士,可能是别人盗用了她的身份证办了信用卡,这种情况需要报警,而且要在武昌当地报警,并说可以帮金女士报警,对方转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是一个自称杨某的警官,“你的身份证办理了20多张存折和银行卡,诈骗了好多人。”“杨警官”告诉金女士,金女士此时已经六神无主。过了一会,另一名自称刑侦队长的接过电话称,“你的事情比较严重,需要交纳保证金,而且要冻结你的银行账户。”金女士大惊之下,立即将近2万元转到卡里,并按对方要求说出了密码。在挂断电话后大概10分钟,金女士就收到了手机短信,得知卡内的现金已经全部被支出。之后对方又联系金女士,让她再转3000元到卡里,金女士觉得不对劲,感觉被骗了,所以立即选择了报警。
“针对上述案件,我们共有10多路侦查员在外出差办案,时间最长的已经出差了1个多月,目前,已抓获嫌疑人数十个,还有多起案件已进入收网阶段。”王海荣说。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一般的冒充“公检法”诈骗,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即骗子假称是通信管理局,打受害者电话后,称受害者电话发送了大量垃圾信息,并涉及案件。之后将电话“转接”到所谓警方,之后警方再以查清资金、安全账户等为名,骗受害人将卡内的钱转出。“我们发现,有的骗子还通过电话,遥控受害人在手机上操作,发送卡号和密码,然后骗子不但将卡里的钱转走,还能瞒着受害人贷款。”
针对近2个月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抬头趋势,在破案的同时,警方还加强了防范,对疑似被骗对象进行逐一预警回访,2个月来共拦截诈骗警情100多起。王海荣说,针对通讯网络诈骗有所反弹的情况,警方决定组织开展宣传防范集中行动。针对不同的受骗群体,制作多种多样、简单易懂的防范手册,以防范‘进社区、进校园、进窗口、进企业、进场所、进媒体’等方式,开展精准宣传,希望大家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涉及转账、密码等,不要相信。如果接到类似电话拿不准,可及时报警。
冒充公检法机关进行电话诈骗的案件多发,10天以来已发生此类案件22起,被骗市民22名,涉案金额数百万元,仅11月15日就发生4起,被骗的4名市民损失近百万元。11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警方了解这一情况,另外常见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又有了新手段,即骗子先冒充通信管理局,然后假称转接电话到警方,一步步诱人上当。
记者从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了解到,近期南京及周边地区通讯网络诈骗警情有反弹趋势。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海荣说,警方通过梳理发现,近来南京及周边地区以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等方式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骗子以相同的手法屡屡作案,已有多名市民受骗。今年11月8日中午,市民任女士接到一陌生号码的来电,说任女士涉嫌一起王某的案子,并告诉任女士,“王某的案子今天下午四点开庭,你是王某同伙,现在王某指证你,说你跟他一起贩卖银行卡。”同时告诉任女士,她的身份证在重庆办了一张银行卡,而这张卡涉及金额200多万元,并让任女士打重庆公安局的电话核实。“我没去过重庆,更不会去办银行卡啊,”听完情况后,任女士大惊失色,顿时感到手足无措。随后对方“帮忙转接”了电话,对方说任女士确实涉及这个案子,并让任女士先去宾馆,不要让别人知道,在宾馆,任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向对方转账11万余元,随后发现被骗。
无独有偶,11月9日上午8点左右,市民金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徐经理,称她几个月前在武昌有一笔信用卡欠款,大概9000多元。“我根本就没有办过信用卡啊!”金女士感到莫名其妙。此时对方“好心”地告诉金女士,可能是别人盗用了她的身份证办了信用卡,这种情况需要报警,而且要在武昌当地报警,并说可以帮金女士报警,对方转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是一个自称杨某的警官,“你的身份证办理了20多张存折和银行卡,诈骗了好多人。”“杨警官”告诉金女士,金女士此时已经六神无主。过了一会,另一名自称刑侦队长的接过电话称,“你的事情比较严重,需要交纳保证金,而且要冻结你的银行账户。”金女士大惊之下,立即将近2万元转到卡里,并按对方要求说出了密码。在挂断电话后大概10分钟,金女士就收到了手机短信,得知卡内的现金已经全部被支出。之后对方又联系金女士,让她再转3000元到卡里,金女士觉得不对劲,感觉被骗了,所以立即选择了报警。
“针对上述案件,我们共有10多路侦查员在外出差办案,时间最长的已经出差了1个多月,目前,已抓获嫌疑人数十个,还有多起案件已进入收网阶段。”王海荣说。
南京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一般的冒充“公检法”诈骗,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即骗子假称是通信管理局,打受害者电话后,称受害者电话发送了大量垃圾信息,并涉及案件。之后将电话“转接”到所谓警方,之后警方再以查清资金、安全账户等为名,骗受害人将卡内的钱转出。“我们发现,有的骗子还通过电话,遥控受害人在手机上操作,发送卡号和密码,然后骗子不但将卡里的钱转走,还能瞒着受害人贷款。”
针对近2个月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的抬头趋势,在破案的同时,警方还加强了防范,对疑似被骗对象进行逐一预警回访,2个月来共拦截诈骗警情100多起。王海荣说,针对通讯网络诈骗有所反弹的情况,警方决定组织开展宣传防范集中行动。针对不同的受骗群体,制作多种多样、简单易懂的防范手册,以防范‘进社区、进校园、进窗口、进企业、进场所、进媒体’等方式,开展精准宣传,希望大家不要轻信陌生电话,涉及转账、密码等,不要相信。如果接到类似电话拿不准,可及时报警。
- “华佗回春宝典”傍名医宣传功效(2024-09-04)
- 山东21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酒鬼花生、蜜三刀等(2024-08-23)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宠物零食:宠德莱等4款自制宠物零食细菌超标(2024-08-23)
- 故宫门票咋就这么难抢到(2024-08-20)
- 20元乳胶枕加个枕套敢卖1000元 起底乳胶床品造假黑幕(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