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春节聚餐 饭后买单当心商家“算错账”

2017年01月25日 11:04 信息来源:http://www.yn315.com/readinfo.aspx?KindId=0204&B1=37630

春节马上就到了,亲戚聚餐、朋友聚餐、同学聚餐等各类饭局多,其中可能隐含着消费陷阱,比如团购餐券暗藏猫腻,过期变质食品仍在卖,商家“算错账”多收钱。近日,广东省佛山市消委会发出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饭局可以常有,但是不要太“任性”,除了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铺张浪费过度消费之外,餐饮消费过程中还要多留个心眼,注意餐饮消费陷阱。

注意团购餐券暗藏猫腻

团购餐券通常会有比较大的优惠,只要消费满一定额度后就能直接减免相应的金额,受到不少消费者的亲睐。部分商家为了限制餐券的使用也是绞尽脑汁,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如设置了使用范围、有效期、不可用日期、使用规则等;有些虽然注明节假日可以使用,但是只允许中午使用,晚上不适用等;有些事项没有明确说明,如使用了团购餐券后才告知不能开发票。其实团购不开发票是违法行为,消费者可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佛山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使用团购餐券消费前除了细看使用说明,还可以提前向商家询问清楚,必要时保留截屏等证据,以便维权。

留意食品是否过期变质

有些偏远旅游景点地区的商家对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且平时消费的人少,只有到了节假期才客流增多,商家为了节省成本获得更高利润,只要不是太明显的变质食品,都不会进行处理。消费者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内外环境整洁、餐饮具清洗消毒、量化等级评定较好的餐饮单位就餐。

当心商家“算错账”多收钱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其乐融融,为了表示好客之道,结账时经常会出现抢着买单的情形,基本不会看账单了,即使看也是随便扫一眼,一些餐馆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态,“算错账”也是常有的事。就算被发现了,服务员也以“听错看错”的理由退钱了事,如果没有被发现消费者可能就做了“冤大头”了。

因此,消费者在结账时要注意看账单,以防被忽悠。消费者就餐结束后应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等就餐消费凭证,以防日后维权之需,遇到权益受损,可向工商部门、消费者组织投诉。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