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普通食品穿上“保健”外衣……
最近,有读者向消费质量报记者反映,自己因为看到热播广告宣称喝核桃奶有补脑功效,相信“核桃牛奶、核桃乳”肯定是核桃+牛奶,就每天给10岁的孩子喝两三罐。结果,孩子学习没大长进,体重倒是飙升不少。她想知道,核桃牛奶中到底含有多少核桃?希望记者能帮着解开“核桃乳补脑的真相”。
除了核桃奶,还有傍上竹炭的花生,傍上儿童名义的食品,以及宣称可以养胃的猴头菇饼干等等。这些傍上保健名义的食品,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其表?
调查:核桃饮品真能补脑?
现在,市面上打着核桃饮品补脑招牌的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考试季,类似的“补脑神器”铺天盖地。但仔细查看可以发现,这些核桃类饮料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和糖,核桃进入前三项都不多,有的甚至被排在配料表的末尾。
昨日,记者来到成都岳府街某连锁超市,在奶制品货柜区看到,核桃类饮品被摆在显著位置。在广告热播的“六个核桃”核桃乳配料表上,记者看到了水、白砂糖、核桃仁、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等成分。
在它旁边的另一款“核桃牛奶”饮品配料表中,有水、白砂糖、全脂乳粉、核桃酱、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核桃酱被排在第四项。不仅如此,包装上还注明了全脂乳粉和核桃酱的添加量:核桃酱为1.4g/ml,全脂乳粉为2.4g/ml。也就是说,一罐240毫升的“核桃牛奶”中,核桃酱的含量不足4克。
对此,记者采访了食品专家卢晓黎。他告诉记者,核桃酱是一种核桃仁加工成品,其中有强化蛋白质的加工工艺,所以,核桃酱的蛋白质是高于核桃仁的。
那核桃饮品真的能补脑吗?据中国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介绍:“核桃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掉一些营养物质,脂肪也会被氧化及破坏。因此,在被稀释的核桃饮品当中,核桃精华是很少的,很多所谓的健脑与补脑的功能,有夸张的成分。”而产品的名称只是一个噱头,并不是指其中就含有多少核桃。不过,这样的名称确实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延伸:食品傍上“保健”功能
傍上“竹炭”概念排毒?
竹炭花生、竹炭凤梨酥、竹炭面包等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时尚健康食品,号称“可清除肠道垃圾,排毒养颜清宿便”,甚至“能吸收镉、铅等重金属”。然而有营养科医生指出,这一说法并不靠谱。
营养专家表示,所谓竹炭能“清除肠道垃圾,排毒养颜”,是根据竹炭的物理特性联想出来的夸张之词,“竹炭根本不是正常人类食物的组成部分。它在体内不能被消化,不可能进入血液去净化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
从理论上说,竹炭如果可以在体内发挥作用,那么也仅限在肠胃里。通过接触食物,竹炭可以无差别地吸附食物中处于离子状态的各种元素,也就是说,吸附的物质既包括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也包括食物中所含的钙、锌等有益微量元素。因此,靠吃竹炭来清理肠道,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营养吸收,甚至造成营养不良。
傍上“儿童”身价倍增
1月5日,记者走访成都部分超市发现,各种贴有“儿童”标签的挂面、酱油、肉松等儿童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经过对比记者发现,种类相同的普通食品与儿童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基本一致,但价格却要多出一倍以上。
记者在超市调查中发现,包装精美、价格较高的儿童酱油尤其受欢迎。而促销员向记者坦言:“它们其实与普通酱油一样,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写了儿童专用,口味更鲜一点,有些产品的添加剂少几种而已。”
社会科学院专家高专诚表示,儿童食品的出现,迎合了家长对于儿童食品安全的期望,而家长所形成的长期的庞大的购买力,也成为此类儿童食品层出不穷的源泉,“国家应提高儿童食品的准入门槛,在生产方的人员、设备、资质和技术水平方面予以严格控制。同时,出台相应严格、苛刻的产品标准和认证认可。”
傍上“猴姑”饼干养胃
“胃不好,总是不舒服;猴姑饼干,猴头菇制成,上午吃一点,下午吃一点,养胃!”此前,声称具有“养胃”功效的猴姑饼干风靡市场。这些诱人的广告宣传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特别是那些工作繁忙,食无定时的公司白领。
对于部分厂商以“卖药的价钱来卖饼干”的行为,有消费者提出质疑,售价比普通饼干高出数倍的猴姑饼干是否真的具有它宣称的养胃功能呢?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流行病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陈祖辉表示,我们知道猴头菇口服液有增强免疫的作用,但是在饼干中加入这种成分,能否达到所宣称的功效,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日常养护胃病很重要,比如少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餐饱一餐等,但出现急性症状应及时看医生。医生面对不同的胃病,治疗用药也各不相同。比如胃酸过多要去酸,急性胃炎要消炎,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治疗又有差异。
陈祖辉还表示,如果饼干确实含有一定有效成分的猴头菇,确如宣传一般有养胃护胃功效,应属于功能保健食品,应有国家药监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而非普通食品批号。
最近,有读者向消费质量报记者反映,自己因为看到热播广告宣称喝核桃奶有补脑功效,相信“核桃牛奶、核桃乳”肯定是核桃+牛奶,就每天给10岁的孩子喝两三罐。结果,孩子学习没大长进,体重倒是飙升不少。她想知道,核桃牛奶中到底含有多少核桃?希望记者能帮着解开“核桃乳补脑的真相”。
除了核桃奶,还有傍上竹炭的花生,傍上儿童名义的食品,以及宣称可以养胃的猴头菇饼干等等。这些傍上保健名义的食品,是名副其实还是徒有其表?
调查:核桃饮品真能补脑?
现在,市面上打着核桃饮品补脑招牌的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到了考试季,类似的“补脑神器”铺天盖地。但仔细查看可以发现,这些核桃类饮料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和糖,核桃进入前三项都不多,有的甚至被排在配料表的末尾。
昨日,记者来到成都岳府街某连锁超市,在奶制品货柜区看到,核桃类饮品被摆在显著位置。在广告热播的“六个核桃”核桃乳配料表上,记者看到了水、白砂糖、核桃仁、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等成分。
在它旁边的另一款“核桃牛奶”饮品配料表中,有水、白砂糖、全脂乳粉、核桃酱、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核桃酱被排在第四项。不仅如此,包装上还注明了全脂乳粉和核桃酱的添加量:核桃酱为1.4g/ml,全脂乳粉为2.4g/ml。也就是说,一罐240毫升的“核桃牛奶”中,核桃酱的含量不足4克。
对此,记者采访了食品专家卢晓黎。他告诉记者,核桃酱是一种核桃仁加工成品,其中有强化蛋白质的加工工艺,所以,核桃酱的蛋白质是高于核桃仁的。
那核桃饮品真的能补脑吗?据中国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介绍:“核桃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掉一些营养物质,脂肪也会被氧化及破坏。因此,在被稀释的核桃饮品当中,核桃精华是很少的,很多所谓的健脑与补脑的功能,有夸张的成分。”而产品的名称只是一个噱头,并不是指其中就含有多少核桃。不过,这样的名称确实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延伸:食品傍上“保健”功能
傍上“竹炭”概念排毒?
竹炭花生、竹炭凤梨酥、竹炭面包等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时尚健康食品,号称“可清除肠道垃圾,排毒养颜清宿便”,甚至“能吸收镉、铅等重金属”。然而有营养科医生指出,这一说法并不靠谱。
营养专家表示,所谓竹炭能“清除肠道垃圾,排毒养颜”,是根据竹炭的物理特性联想出来的夸张之词,“竹炭根本不是正常人类食物的组成部分。它在体内不能被消化,不可能进入血液去净化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
从理论上说,竹炭如果可以在体内发挥作用,那么也仅限在肠胃里。通过接触食物,竹炭可以无差别地吸附食物中处于离子状态的各种元素,也就是说,吸附的物质既包括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也包括食物中所含的钙、锌等有益微量元素。因此,靠吃竹炭来清理肠道,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营养吸收,甚至造成营养不良。
傍上“儿童”身价倍增
1月5日,记者走访成都部分超市发现,各种贴有“儿童”标签的挂面、酱油、肉松等儿童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但经过对比记者发现,种类相同的普通食品与儿童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基本一致,但价格却要多出一倍以上。
记者在超市调查中发现,包装精美、价格较高的儿童酱油尤其受欢迎。而促销员向记者坦言:“它们其实与普通酱油一样,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写了儿童专用,口味更鲜一点,有些产品的添加剂少几种而已。”
社会科学院专家高专诚表示,儿童食品的出现,迎合了家长对于儿童食品安全的期望,而家长所形成的长期的庞大的购买力,也成为此类儿童食品层出不穷的源泉,“国家应提高儿童食品的准入门槛,在生产方的人员、设备、资质和技术水平方面予以严格控制。同时,出台相应严格、苛刻的产品标准和认证认可。”
傍上“猴姑”饼干养胃
“胃不好,总是不舒服;猴姑饼干,猴头菇制成,上午吃一点,下午吃一点,养胃!”此前,声称具有“养胃”功效的猴姑饼干风靡市场。这些诱人的广告宣传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特别是那些工作繁忙,食无定时的公司白领。
对于部分厂商以“卖药的价钱来卖饼干”的行为,有消费者提出质疑,售价比普通饼干高出数倍的猴姑饼干是否真的具有它宣称的养胃功能呢?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流行病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陈祖辉表示,我们知道猴头菇口服液有增强免疫的作用,但是在饼干中加入这种成分,能否达到所宣称的功效,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日常养护胃病很重要,比如少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不饥一餐饱一餐等,但出现急性症状应及时看医生。医生面对不同的胃病,治疗用药也各不相同。比如胃酸过多要去酸,急性胃炎要消炎,如果是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治疗又有差异。
陈祖辉还表示,如果饼干确实含有一定有效成分的猴头菇,确如宣传一般有养胃护胃功效,应属于功能保健食品,应有国家药监总局批准的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而非普通食品批号。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当心国产水果披上“洋外衣”(2024-10-23)
- “华佗回春宝典”傍名医宣传功效(2024-09-04)
- 山东21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酒鬼花生、蜜三刀等(2024-08-23)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宠物零食:宠德莱等4款自制宠物零食细菌超标(2024-08-23)
- 故宫门票咋就这么难抢到(202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