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之都爆出质量“窝案”
素有“中国羊绒之都”美誉的河北省清河县,今年电商被查出羊绒制品不合格率高达91.3%。
清河作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年经销羊绒量占世界的40%、全国的60%,产值达200亿元。这样一个羊绒大县,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
A 网售羊绒衫超9成不合格
据了解,羊绒含量30%以上可以称为羊绒衫,但只有含量在95%以上的才能叫做纯羊绒衫,即便是纯羊绒,也还会有短绒、长绒、含杂量等质量区别。“电商兴起后,曾出现许多不足百元包邮的‘纯羊绒衫’,伤害着清河羊绒的整体形象。”清河羊绒产业创业商会会长孔祥锋说。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羊绒衫产品抽查结果,在109种被抽查产品中,有5种产品不符合标准,其中就有清河县华鑫绒毛有限公司的一批次羊绒衫,明示值:羊绒70%、羊毛30%;实测值:羊绒75.4%、羊毛1.5%、粘胶+莱赛尔23.1%。
今年以来,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组织质检总局电商执法中心(杭州)和内蒙古自治区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院对标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109家电商店铺销售的羊绒制品进行了网上抽样检查。在抽检的69个有效样品中,63个不合格,不合格率达91.3%。28家登记营业执照住所地为清河地区的生产营销企业,其产品涉嫌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和假冒侵权行为。抽查结果显示,清河县涉嫌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1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开出了今年首份行政执法稽查建议书,建议邢台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存在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地区开展集中整治。
B 网售羊绒衫低至89元
11月23日,记者在淘宝上一搜,卖羊绒衫的店家有很多。大多数发货地都写着河北邢台、清河。这也印证了今年“双11”清河县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清河县羊绒纱线产品销售额占淘宝网该类目的74%。不仅如此,每家电商都标明自己售卖的是纯羊绒衫,但每件羊绒衫的价格却在几十到一百多元不等,甚至还包邮。记者点进一家名为“羊绒服饰会馆”的店铺,该店铺配送地为河北邢台,一件羊绒衫168元。“我们的毛衣都是纯羊绒。”该店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之后记者又根据销售量点进了一家“成志羊绒制品”,一件羊绒衫89元,还包邮。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家称:“我们是厂家直销,所以价格低,主材质含量都是95%以上。”
C 低价羊绒衫无羊绒
一位从事多年羊绒生意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羊绒含量为3%-5%的羊毛混纺线,就可以让织出的毛衣有羊绒衫的质感。普通消费者很难鉴别羊绒衫。”该人士说,纯山羊绒每公斤卖六七百元,而混纺线每公斤只要100多元。有商家用100%的精纺腈纶,通过制作工艺,仿制成羊绒产品,只要30多元/公斤。“100元不可能买到纯羊绒衫。”
一家羊绒服装企业负责人白女士告诉记者,收集羊毛就像理发,用剪子全部剃光就行了,每只绵羊每年可以产几公斤羊毛。而收集羊绒要用特制的铁梳子像梳头一样一点点梳下来,每只羊身上只能收获几十克。“市场上常一些标注为100%山羊绒的羊绒衫,往往只有部分羊毛,其余都是锦纶、粘纤和兔毛。”
“纤维含量不合格,往往是羊绒含量不达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羊绒羊毛价格悬殊,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王永池说,“羊毛羊绒两者价格几乎相差10倍。羊绒是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属稀有特种动物纤维,产量稀少,有纤维宝石、软黄金之誉。可以说,低价羊绒衫基本上不含羊绒。”
就清河羊绒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记者联系河北省邢台市纤检部门,对方称未参加此次抽检,对抽检结果不清楚。
一家之言
监管“放水”品牌“放血”
中国羊绒之都——清河县电商羊绒产品高达91.3%不合格,被质检总局认定为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商家尤其是电商靠低价争市场,致使网售羊绒制品价低质劣;标注不规范等。但当地监管部门也难脱责任:超9成网售羊绒制品不合格,难道上市前监管部门一点都没发现?爆发区域性质量问题,当地监管部门难道不该给个说法?
羊绒之都不合格品泛滥,也许会让部分企业得到一点眼前的暴利,但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品牌形象会毁于一旦。创品牌难,毁品牌易,监管部门对监管的“放水”,企业对质量的“放纵”,必然导致品牌的“流血”。
延伸阅读
清河羊绒的发展路
清河羊绒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它的出现颇带偶然性。1978年,清河县杨二庄农民戴子禄从内蒙古东胜拉回4吨羊绒下脚料,并用改造后的梳棉机加工出1吨多短绒,赚了4万元,惊人的利润让一些胆大的村民悄悄效仿。在一家一户的梳棉机下,清河第一批羊绒专业户诞生。
1989年,清河县东高集团的宋永恒带着样品只身闯进广交会,一下订出40吨羊绒,打破了当时外贸公司的销售控制。
2000年以后,清河第一代以东高集团为首的深加工企业纷纷衰退,那些靠接单为生的小加工户开始各自“闯江湖”。
清河羊绒产业创业商会会长孔祥锋回忆说,其实清河的制品产业真正基于羊绒原料优势发力,是在2008年前后,“之前都是挣扎求生,市场要什么织什么,很多都是低档的绵羊绒或混纺品。”
从梳理原绒到纺纱织衫,历经30多年发展的清河羊绒,如今年产值达200亿元。
数据显示,清河县全县网店数量已超2.3万家,年销售额30亿元,从业人员达6万人;涌现出14个淘宝村、2个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位列第三,在全国电商百佳县中排名第九,河北省第一。
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双11,羊绒纱线类目排名前十的店铺中9家有清河店铺,较去年增长2家,销售额同比增长83%;清河全县电商总销售额约2.5亿元。
素有“中国羊绒之都”美誉的河北省清河县,今年电商被查出羊绒制品不合格率高达91.3%。
清河作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年经销羊绒量占世界的40%、全国的60%,产值达200亿元。这样一个羊绒大县,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
A 网售羊绒衫超9成不合格
据了解,羊绒含量30%以上可以称为羊绒衫,但只有含量在95%以上的才能叫做纯羊绒衫,即便是纯羊绒,也还会有短绒、长绒、含杂量等质量区别。“电商兴起后,曾出现许多不足百元包邮的‘纯羊绒衫’,伤害着清河羊绒的整体形象。”清河羊绒产业创业商会会长孔祥锋说。
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羊绒衫产品抽查结果,在109种被抽查产品中,有5种产品不符合标准,其中就有清河县华鑫绒毛有限公司的一批次羊绒衫,明示值:羊绒70%、羊毛30%;实测值:羊绒75.4%、羊毛1.5%、粘胶+莱赛尔23.1%。
今年以来,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组织质检总局电商执法中心(杭州)和内蒙古自治区电子信息产品质量检验院对标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109家电商店铺销售的羊绒制品进行了网上抽样检查。在抽检的69个有效样品中,63个不合格,不合格率达91.3%。28家登记营业执照住所地为清河地区的生产营销企业,其产品涉嫌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和假冒侵权行为。抽查结果显示,清河县涉嫌存在较为严重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1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开出了今年首份行政执法稽查建议书,建议邢台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存在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地区开展集中整治。
B 网售羊绒衫低至89元
11月23日,记者在淘宝上一搜,卖羊绒衫的店家有很多。大多数发货地都写着河北邢台、清河。这也印证了今年“双11”清河县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清河县羊绒纱线产品销售额占淘宝网该类目的74%。不仅如此,每家电商都标明自己售卖的是纯羊绒衫,但每件羊绒衫的价格却在几十到一百多元不等,甚至还包邮。记者点进一家名为“羊绒服饰会馆”的店铺,该店铺配送地为河北邢台,一件羊绒衫168元。“我们的毛衣都是纯羊绒。”该店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之后记者又根据销售量点进了一家“成志羊绒制品”,一件羊绒衫89元,还包邮。面对记者的疑问,店家称:“我们是厂家直销,所以价格低,主材质含量都是95%以上。”
C 低价羊绒衫无羊绒
一位从事多年羊绒生意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羊绒含量为3%-5%的羊毛混纺线,就可以让织出的毛衣有羊绒衫的质感。普通消费者很难鉴别羊绒衫。”该人士说,纯山羊绒每公斤卖六七百元,而混纺线每公斤只要100多元。有商家用100%的精纺腈纶,通过制作工艺,仿制成羊绒产品,只要30多元/公斤。“100元不可能买到纯羊绒衫。”
一家羊绒服装企业负责人白女士告诉记者,收集羊毛就像理发,用剪子全部剃光就行了,每只绵羊每年可以产几公斤羊毛。而收集羊绒要用特制的铁梳子像梳头一样一点点梳下来,每只羊身上只能收获几十克。“市场上常一些标注为100%山羊绒的羊绒衫,往往只有部分羊毛,其余都是锦纶、粘纤和兔毛。”
“纤维含量不合格,往往是羊绒含量不达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羊绒羊毛价格悬殊,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王永池说,“羊毛羊绒两者价格几乎相差10倍。羊绒是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属稀有特种动物纤维,产量稀少,有纤维宝石、软黄金之誉。可以说,低价羊绒衫基本上不含羊绒。”
就清河羊绒出现区域性质量问题,记者联系河北省邢台市纤检部门,对方称未参加此次抽检,对抽检结果不清楚。
一家之言
监管“放水”品牌“放血”
中国羊绒之都——清河县电商羊绒产品高达91.3%不合格,被质检总局认定为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商家尤其是电商靠低价争市场,致使网售羊绒制品价低质劣;标注不规范等。但当地监管部门也难脱责任:超9成网售羊绒制品不合格,难道上市前监管部门一点都没发现?爆发区域性质量问题,当地监管部门难道不该给个说法?
羊绒之都不合格品泛滥,也许会让部分企业得到一点眼前的暴利,但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品牌形象会毁于一旦。创品牌难,毁品牌易,监管部门对监管的“放水”,企业对质量的“放纵”,必然导致品牌的“流血”。
延伸阅读
清河羊绒的发展路
清河羊绒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它的出现颇带偶然性。1978年,清河县杨二庄农民戴子禄从内蒙古东胜拉回4吨羊绒下脚料,并用改造后的梳棉机加工出1吨多短绒,赚了4万元,惊人的利润让一些胆大的村民悄悄效仿。在一家一户的梳棉机下,清河第一批羊绒专业户诞生。
1989年,清河县东高集团的宋永恒带着样品只身闯进广交会,一下订出40吨羊绒,打破了当时外贸公司的销售控制。
2000年以后,清河第一代以东高集团为首的深加工企业纷纷衰退,那些靠接单为生的小加工户开始各自“闯江湖”。
清河羊绒产业创业商会会长孔祥锋回忆说,其实清河的制品产业真正基于羊绒原料优势发力,是在2008年前后,“之前都是挣扎求生,市场要什么织什么,很多都是低档的绵羊绒或混纺品。”
从梳理原绒到纺纱织衫,历经30多年发展的清河羊绒,如今年产值达200亿元。
数据显示,清河县全县网店数量已超2.3万家,年销售额30亿元,从业人员达6万人;涌现出14个淘宝村、2个淘宝镇,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位列第三,在全国电商百佳县中排名第九,河北省第一。
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双11,羊绒纱线类目排名前十的店铺中9家有清河店铺,较去年增长2家,销售额同比增长83%;清河全县电商总销售额约2.5亿元。
- “华佗回春宝典”傍名医宣传功效(2024-09-04)
- 山东21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酒鬼花生、蜜三刀等(2024-08-23)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宠物零食:宠德莱等4款自制宠物零食细菌超标(2024-08-23)
- 故宫门票咋就这么难抢到(2024-08-20)
- 20元乳胶枕加个枕套敢卖1000元 起底乳胶床品造假黑幕(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