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消费警示

网售“自制美食”需持证上岗

2016年10月18日 11:13 信息来源:http://www.zj315.org/detail/2016-10-14/140852.html

大平台下线8000商户

线下无证经营被取缔,线上餐饮销售却风生水起。此前,不少无证无照商贩利用网上订餐平台“兴风作浪”,靠外卖服务赚取黑心钱,引来不少市民投诉反映。随着《办法》的实施,如今网络订餐平台基本做到亮证亮照。

外卖餐食虽然方便快捷,但不干净、不卫生、有异物等问题让人抱怨连连。据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监测,今年三季度,美团、饿了么、百度三大网络订餐平台接到投诉举报400余件,甚至有消费者反映餐食存在食材已变质等严重问题。

据市食药监局提供的数据,9月初,三大网络订餐平台已下线无证无照商户8000余家。10月1日前,百度、饿了么、到家美食会亮证率已接近100%。在订餐前,普通市民可在外卖平台上先行查看店铺的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

记者此前发现,部分外卖平台上的店铺虽然公示了相关许可,却存在超范围经营等现象,比如小超市、食杂店售卖加工餐食,无相关资质却加工制作凉菜等。不过,昨日记者登录发现,相关店铺已经从平台下线。市民订餐时如发现问题,可向食药监部门反映。对未履行审查公示以及无资质店铺下线义务的平台,食药监部门将予以从严从重查处。

私厨:多数厨房仍在无证“裸奔”

不需要门脸,也没有招牌。以“回家吃饭”“觅食”“丫米厨房”等为代表,隐身于民宅高楼的私厨平台十分火爆,却长期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市食药监局明确表示,餐饮加工制作行为不能因为冠以家庭或私人名义就游离在法律监管之外。私厨平台同样需要对入网经营者实名登记,审查其许可证。

如今,《办法》落地已有十余天,但多数私厨仍在无证经营。回家吃饭APP的相关负责人昨日向记者表示,平台将积极响应和配合国家的新政策和新法规。但记者登录平台发现,对于家厨的招募条件并无更新,仍只需填写相关信息,提供健康证,审核通过即可,未对许可证提出明确要求。

“办理执照、许可证这些太麻烦了。本来就是小厨小灶,凭良心做饭,谁愿意花时间、费精力去办证!”一位经营米饭套餐的家厨向记者透露,目前尚未办理相关证照。“如果平台要让我们下线,老顾客通过电话也愿意订餐,没啥大影响。”也有家厨表示如被清退,将关门谢客,不再营业。

对此,北京中治律师事务所律师任鸿雁认为,对于家厨,可将其视为个体经营者而要求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家庭厨房如果提出申请,会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条件依法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颁发许可,并纳入到监管范围,拿到许可后便可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