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12月28日,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近年来,随着居民投资的热情逐年增加,但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房价太高,房产投资难进入;股市低迷,牛市遥遥无期;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专业度要求太高,高杆杠带来高风险。资金总是逐利的,大家的钱要找地方去,于是也导致了各类不靠谱的投资理财产品大行其道,其中也有很多纯粹就是打着投资理财幌子的金融诈骗陷阱,真是让人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最终赔了钱又伤了心。
有投资者就向《天天315》栏目爆料,说是参与了山东宝瑞德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结果几个月之后公司网站关闭,投资者的钱打了水漂。
广西柳州投资者杨先生说,他因为老朋友的介绍知道了这家"山东宝瑞德股份有限公司",听说投资有稳定的分红,而且投资的额度也不大,每人两万就可以,还可以到公司实际考察项目。于是,杨先生动了心,和家人一起到山东考察,感觉这个投资项目不错,于是和妻子决定参与,一共投入了四万块,然后就返回了广西老家。
杨先生称:“找了几个下线,好像达到8个人吧,下面全部投资了,两万了,就可以拿那个宝马车了。”
投钱后,还有“神秘礼品”赠送。“我们投资进去,两万块钱,他就送我们两个芯片,他说那是跟身体的血脉循环,很多功能的,治病用的,他说戴上去的话,可以戴20年,可以治病。”杨先生介绍到。
后来,没等验证赠送的神奇芯片有没有疗效,投进去的4万块先打了水漂。按照杨先生的描述,这不像是投资项目,倒更像是传销。当前网络传销违法活动,尤其是打着“微商”、“电商”、“多层分销”等名义的传销活动,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今年以来,工商总局部署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截至11月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传销案件967件,罚没金额2.2亿元。
2016年11月,《天天315》节目接到全国各地的多名投资者爆料,他们在四年前花费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以每股6元到十几元不等的价格,通过基金公司购买的一家主营生猪的安普罗公司的原始股。
原本承诺10个月后就将登录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也将会在那个时候升到3.5美金。当时还有一份承诺书,如果安普罗公司没有兑现这些承诺就将以原始股4倍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但到如今,这一切都没有兑现。
据投资者们反映,虽然安普罗公司还在运作,但是却联系不到安普罗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另外,当初安普罗公司原始股的承销商,深圳志成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业务员也不知所踪。
投资者朱先生称:“他们没有按照我们的协议来履行承诺。本来说的是如果到了预定的时间它还没有上市,他们会以月息两分的形式补偿给我们股民,那也没有。你问公司,公司给你的答复就是现在我们在请专业的团队,努力的把股价拉上来,然后你们该办的手续都去办,但是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为了核实相关情况,记者尝试联系安普罗公司的一位代理律师周先生,但周先生说,早已和安普罗结束合作,对于安普罗的现状一概不知。
说要远赴美国上市会有高回报,几年下来没有结果,公司的负责人也联系不上。这就足以说明,看起来最美味的馅饼有可能就是最坑人的陷井。在投资理财中,投资者最需要留意的一点就是,对方做出的承诺,诸如承诺“没有风险”、承诺“包赚不赔”,到头来人去楼空,所有承诺都随风飘散,化作一缕忧伤。
大家应该对前两年火爆的比特币还有印象,比特币让虚拟货币的概念席卷了全球。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在研究虚拟货币,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所谓的“虚拟货币”的合法性也都在受到质疑。也就是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时刻,一些打着虚拟货币旗号的投资理财产品开始冒头,让一些不明所以的投资者深受其害。
今年10月份,在《天天315》的爆料平台上,有多位投资者反映,一种叫做“澳宝币”的投资产品存在问题。
沈阳的何女士通过朋友的介绍,投入了1100元购买了一种叫“澳宝币”的虚拟货币投资产品,当初以为是包赚不赔的买卖,但到后来情况有了变化,而她自己却对这个投资项目根本不了解。买了之后,何女士就等着对方返利,但是钱投进去就没有消息了。
何女士介绍说:“一开始说什么“澳宝币”改澳宝积分了,改了澳宝积分又给我们发了个东西说要变成股票。我这一看,变成股票我这点钱就没了,变不了多少股票了。我说我也不会操作,我也不会整。完了股票不整了又整什么爱家购物,什么购物商城,咱也不懂。大家伙全找他呢。”
记者发现,澳宝币背后涉及到了两家公司的名字。一个就是美国澳宝红集团,一个是江苏澳宝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各种新闻报道可以看到,美国澳宝红集团在我国多个地方有跟当地的一些企业合作的投资项目,但没有报道提到这家美国澳宝红集团与澳宝币之间存在联系。记者通过网络查询澳宝币,找到两个有关澳宝币的网站,里面也提到了这两家公司的名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网站都没有ICP备案,上面留的400电话也无法拨通。像案例中的几位投资人一样,记者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公开信息联系上这两家公司的任何工作人员。
我们看到,多数上当受骗蒙受损失的投资者都对自己所投资的产品一知半解,都觉得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更多的是事与愿违。这些股市中包含着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痛心和苦楚。2017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投资者有什么期待?让我们侧耳倾听,我们也和投资者一样,希望来年市场更规范,更安全,骗子受到惩罚,好人得到保护。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共同就今天的话题做出探讨分析。
经济之声:据观察,今年以来在投资理财诈骗方面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案例?
赵占领:比如有一种叫购物返利模式,正常的购物返利相当于打折扣,但有一些商家是全额反现,按照一定的时间,比如一个月返还多少钱,几个月返还完。这样购物的金额非常高,实际价格远远超出市场价。如果能够全额反现还好,但很多情况下,商家可能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卷款跑路,这就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损。另外,一些商家推出的,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宣传他们的产品,同时给其相应的提成。包括微商中,不需要借任何商品,只需要分享其相关商品的链接,或者去发展相应的会员、下线,能够加入他们的充值就可以从中拿到一定的提成,类似这样的方式也非常多。
经济之声:今年以来的投资理财诈骗方面有哪些新的特点?
胡钢:今年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比较多,同时监管力度也是空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于易租宝相关案件的查处,使一系列所谓P2P的理财平台的规范性得到了显著增强。总体上来说,今年是整个投资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年份。
经济之声:今天我们的节目总结了四类案例:P2P网贷平台、假借项目之名圈钱、忽悠购买原始股、所谓的“虚拟货币”投资。归纳来看,这些案例中蒙受损失的投资者都有哪些共同点?
赵占领:至少有四个特点,第一,在投资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很多投资者在做投资决定之前没有详细的调查了解,没有看商家的资质是否合法,商业模式是否合法,也没有去了解一些常规的骗术。第二,投资者相信商家的宣传。有很多商家都是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宣传。第三,消费者对所谓的高额回报所诱惑。常规的合法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超过5%就算非常高,但这些诈骗的企业动不动就宣称投资收益回报,年化收益率可能高达十几、二十几,甚至有的高达百分之一百以上,这些很明显是有问题的,但仍然有不少投资者上当受骗。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存在一些幻想,觉得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四,投资者大都缺乏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只是听商家或者商家工作人员口头的宣传、承诺,没有要求把这些承诺落实到纸面上,没有去写进合同里,中间也缺少保存证据的意识,导致上当受骗,维权起来面临很大困难。
经济之声:在今天的案例中,有的公司负责人自首了,有的负责人干脆“消失”不见了,甚至有的案例中,公司不理之前的投资者,公司还继续经营。有的投资者来爆料的时候,很着急,因为如果不赶紧想办法处理这类公司,还会有更多投资者上当。但是查处违法违规的经营者,有个时间周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受损失的投资者是不是只能够坐等?
赵占领:不是的,企业关门、老板跑路,这样的状况最糟糕。通常情况下,受害的投资者只能是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理。后续能否追回损失,确实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这个公司还在经营,投资者就应该尽快采取一些措施去维权,可以向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比如银监会、工商部门,监管部门等去举报。但如果企业还在正常运作,还有财产,也可以尽快提起法律的程序,为了不打草惊蛇,防止企业转移资产,可以在起诉之前,向法院申请裁决诉前保全,冻结其财产。
经济之声:对于那些正在观望,想投资的人们,应该给他们哪些警示呢?
胡钢:如果说潜在利润率超过8%,就已经进入高风险区域,得非常小心。这时建议请一些比如专业的律师对于相关的合同、对方的整个商业等情况进行一个比较详定的了解。另外,除了极个别的品类,类似于国债或者一些特殊的债券以外,一般来说,投资并不是必然有这种刚性兑付的回报。这些所谓的20%、100%的回报率只是商家单方的说法而已,并不一定能够做到。而且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比如证券、投资等,相关的法律或者司法实践明确禁止商家对投资者说有一个保底条款,保底条款在很多时候是被认定为无效的。投资本身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事情,现在又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基于远程的互联网交易,由于身份的虚拟性等的一系列问题,相关的交易安全更需要特别谨慎。安全是第一位的,相关的知识储备、技能,特别是风险防范能力一定要提高。另外,一旦听到风吹草动,强烈建议消费者立即申请到法院起诉,并且申请诉前的财产保全,即扣押或者冻结一部分财产,这种背景下投资者也许能够保住自己的本金。
经济之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今年3月份也强调,对于不断花样翻新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坚决打击,加强治理。但是各类投资理财骗局真是层出不穷,这一类的法违规行为在治理上确实难度确实相当大吗?
赵占领: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第一,从事这些诈骗或者非法集资的主体可能就是一个空壳公司,真正的负责人没有在工商登记上体现,所以其营业执照说的股东、工商登记中的股东,以及营业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是他的一个马甲,实际控制人在幕后,账上可能也没有资金,或者他一进账就立即迅速转移。
另外一种情况是,他冒用别人合法的资质,用别人的营业执照。付款并不是最终支付,打到个人账户上,而且个人账户可能也不是以本人的名义去开设的,这种用隐藏自己身份的方式进行的行骗方式,查处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这些骗术方式不断花样翻新,有的之前专门研究过法律,刻意钻法律的空子。总之,这些骗术有些是打法律的擦边球,法律不可能规定得太细,也不可能穷尽列举所有方式,而适用以往的法律又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也是今后在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经济之声:是现在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还是说我们的法律仍需要调整,能够更好地约束治理他们呢?
胡钢:我们有关金融业的法律比较完备。但遗憾的是,有关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性的专门条款确实比较少。同时,我们相关的金融类的监管机关比较多,但一般我们称之为的“一行三会”,他们之间的协同监管恐怕是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相关的行政监管,比如司法制裁乃至刑事处罚等,能否和民事赔偿相关的程序结合起来。比如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各省级消费者协会进行的公益诉讼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探讨的。如果各方都能继续加强协同,相信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权益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
经济之声:已经到2016年岁末,再有几天我们就要跨入2017年,迎来一个崭新的年头。在未来一年的投资理财当中,投资者到底应该更加注意一些什么?想给投资者提哪些建议?
赵占领:第一,投资者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始终把风险放在第一位,不要先考虑回报是否高,或者是否能拿到回报的问题,首先考虑本金的安全。而且要在投资之前做好功课,了解清楚所投的项目,所投的公司是否合法,是否有相应的资质,以及它以往的表现如何。第二,作为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整个环节中都要有证据的意识,要处处留心,将相关的一些证据及时固定、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胡钢:贪婪和无知是投资者的大敌,理性和审慎是投资者基本的原则,祝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在新的一年里,本金安全,收益良好。
12月28日,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近年来,随着居民投资的热情逐年增加,但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房价太高,房产投资难进入;股市低迷,牛市遥遥无期;其他金融衍生品市场专业度要求太高,高杆杠带来高风险。资金总是逐利的,大家的钱要找地方去,于是也导致了各类不靠谱的投资理财产品大行其道,其中也有很多纯粹就是打着投资理财幌子的金融诈骗陷阱,真是让人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最终赔了钱又伤了心。
有投资者就向《天天315》栏目爆料,说是参与了山东宝瑞德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结果几个月之后公司网站关闭,投资者的钱打了水漂。
广西柳州投资者杨先生说,他因为老朋友的介绍知道了这家"山东宝瑞德股份有限公司",听说投资有稳定的分红,而且投资的额度也不大,每人两万就可以,还可以到公司实际考察项目。于是,杨先生动了心,和家人一起到山东考察,感觉这个投资项目不错,于是和妻子决定参与,一共投入了四万块,然后就返回了广西老家。
杨先生称:“找了几个下线,好像达到8个人吧,下面全部投资了,两万了,就可以拿那个宝马车了。”
投钱后,还有“神秘礼品”赠送。“我们投资进去,两万块钱,他就送我们两个芯片,他说那是跟身体的血脉循环,很多功能的,治病用的,他说戴上去的话,可以戴20年,可以治病。”杨先生介绍到。
后来,没等验证赠送的神奇芯片有没有疗效,投进去的4万块先打了水漂。按照杨先生的描述,这不像是投资项目,倒更像是传销。当前网络传销违法活动,尤其是打着“微商”、“电商”、“多层分销”等名义的传销活动,呈现不断蔓延的趋势。今年以来,工商总局部署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截至11月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各类传销案件967件,罚没金额2.2亿元。
2016年11月,《天天315》节目接到全国各地的多名投资者爆料,他们在四年前花费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以每股6元到十几元不等的价格,通过基金公司购买的一家主营生猪的安普罗公司的原始股。
原本承诺10个月后就将登录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也将会在那个时候升到3.5美金。当时还有一份承诺书,如果安普罗公司没有兑现这些承诺就将以原始股4倍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但到如今,这一切都没有兑现。
据投资者们反映,虽然安普罗公司还在运作,但是却联系不到安普罗的任何一位工作人员。另外,当初安普罗公司原始股的承销商,深圳志成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业务员也不知所踪。
投资者朱先生称:“他们没有按照我们的协议来履行承诺。本来说的是如果到了预定的时间它还没有上市,他们会以月息两分的形式补偿给我们股民,那也没有。你问公司,公司给你的答复就是现在我们在请专业的团队,努力的把股价拉上来,然后你们该办的手续都去办,但是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为了核实相关情况,记者尝试联系安普罗公司的一位代理律师周先生,但周先生说,早已和安普罗结束合作,对于安普罗的现状一概不知。
说要远赴美国上市会有高回报,几年下来没有结果,公司的负责人也联系不上。这就足以说明,看起来最美味的馅饼有可能就是最坑人的陷井。在投资理财中,投资者最需要留意的一点就是,对方做出的承诺,诸如承诺“没有风险”、承诺“包赚不赔”,到头来人去楼空,所有承诺都随风飘散,化作一缕忧伤。
大家应该对前两年火爆的比特币还有印象,比特币让虚拟货币的概念席卷了全球。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央行都在研究虚拟货币,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所谓的“虚拟货币”的合法性也都在受到质疑。也就是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时刻,一些打着虚拟货币旗号的投资理财产品开始冒头,让一些不明所以的投资者深受其害。
今年10月份,在《天天315》的爆料平台上,有多位投资者反映,一种叫做“澳宝币”的投资产品存在问题。
沈阳的何女士通过朋友的介绍,投入了1100元购买了一种叫“澳宝币”的虚拟货币投资产品,当初以为是包赚不赔的买卖,但到后来情况有了变化,而她自己却对这个投资项目根本不了解。买了之后,何女士就等着对方返利,但是钱投进去就没有消息了。
何女士介绍说:“一开始说什么“澳宝币”改澳宝积分了,改了澳宝积分又给我们发了个东西说要变成股票。我这一看,变成股票我这点钱就没了,变不了多少股票了。我说我也不会操作,我也不会整。完了股票不整了又整什么爱家购物,什么购物商城,咱也不懂。大家伙全找他呢。”
记者发现,澳宝币背后涉及到了两家公司的名字。一个就是美国澳宝红集团,一个是江苏澳宝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各种新闻报道可以看到,美国澳宝红集团在我国多个地方有跟当地的一些企业合作的投资项目,但没有报道提到这家美国澳宝红集团与澳宝币之间存在联系。记者通过网络查询澳宝币,找到两个有关澳宝币的网站,里面也提到了这两家公司的名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网站都没有ICP备案,上面留的400电话也无法拨通。像案例中的几位投资人一样,记者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公开信息联系上这两家公司的任何工作人员。
我们看到,多数上当受骗蒙受损失的投资者都对自己所投资的产品一知半解,都觉得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更多的是事与愿违。这些股市中包含着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痛心和苦楚。2017年即将到来,在新的一年里,投资者有什么期待?让我们侧耳倾听,我们也和投资者一样,希望来年市场更规范,更安全,骗子受到惩罚,好人得到保护。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共同就今天的话题做出探讨分析。
经济之声:据观察,今年以来在投资理财诈骗方面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案例?
赵占领:比如有一种叫购物返利模式,正常的购物返利相当于打折扣,但有一些商家是全额反现,按照一定的时间,比如一个月返还多少钱,几个月返还完。这样购物的金额非常高,实际价格远远超出市场价。如果能够全额反现还好,但很多情况下,商家可能因为资金周转问题,卷款跑路,这就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损。另外,一些商家推出的,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宣传他们的产品,同时给其相应的提成。包括微商中,不需要借任何商品,只需要分享其相关商品的链接,或者去发展相应的会员、下线,能够加入他们的充值就可以从中拿到一定的提成,类似这样的方式也非常多。
经济之声:今年以来的投资理财诈骗方面有哪些新的特点?
胡钢:今年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比较多,同时监管力度也是空前。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于易租宝相关案件的查处,使一系列所谓P2P的理财平台的规范性得到了显著增强。总体上来说,今年是整个投资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年份。
经济之声:今天我们的节目总结了四类案例:P2P网贷平台、假借项目之名圈钱、忽悠购买原始股、所谓的“虚拟货币”投资。归纳来看,这些案例中蒙受损失的投资者都有哪些共同点?
赵占领:至少有四个特点,第一,在投资之前没有做足功课。很多投资者在做投资决定之前没有详细的调查了解,没有看商家的资质是否合法,商业模式是否合法,也没有去了解一些常规的骗术。第二,投资者相信商家的宣传。有很多商家都是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宣传。第三,消费者对所谓的高额回报所诱惑。常规的合法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超过5%就算非常高,但这些诈骗的企业动不动就宣称投资收益回报,年化收益率可能高达十几、二十几,甚至有的高达百分之一百以上,这些很明显是有问题的,但仍然有不少投资者上当受骗。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存在一些幻想,觉得天上真的会掉馅饼。第四,投资者大都缺乏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只是听商家或者商家工作人员口头的宣传、承诺,没有要求把这些承诺落实到纸面上,没有去写进合同里,中间也缺少保存证据的意识,导致上当受骗,维权起来面临很大困难。
经济之声:在今天的案例中,有的公司负责人自首了,有的负责人干脆“消失”不见了,甚至有的案例中,公司不理之前的投资者,公司还继续经营。有的投资者来爆料的时候,很着急,因为如果不赶紧想办法处理这类公司,还会有更多投资者上当。但是查处违法违规的经营者,有个时间周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受损失的投资者是不是只能够坐等?
赵占领:不是的,企业关门、老板跑路,这样的状况最糟糕。通常情况下,受害的投资者只能是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理。后续能否追回损失,确实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这个公司还在经营,投资者就应该尽快采取一些措施去维权,可以向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比如银监会、工商部门,监管部门等去举报。但如果企业还在正常运作,还有财产,也可以尽快提起法律的程序,为了不打草惊蛇,防止企业转移资产,可以在起诉之前,向法院申请裁决诉前保全,冻结其财产。
经济之声:对于那些正在观望,想投资的人们,应该给他们哪些警示呢?
胡钢:如果说潜在利润率超过8%,就已经进入高风险区域,得非常小心。这时建议请一些比如专业的律师对于相关的合同、对方的整个商业等情况进行一个比较详定的了解。另外,除了极个别的品类,类似于国债或者一些特殊的债券以外,一般来说,投资并不是必然有这种刚性兑付的回报。这些所谓的20%、100%的回报率只是商家单方的说法而已,并不一定能够做到。而且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比如证券、投资等,相关的法律或者司法实践明确禁止商家对投资者说有一个保底条款,保底条款在很多时候是被认定为无效的。投资本身是一个风险比较大的事情,现在又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基于远程的互联网交易,由于身份的虚拟性等的一系列问题,相关的交易安全更需要特别谨慎。安全是第一位的,相关的知识储备、技能,特别是风险防范能力一定要提高。另外,一旦听到风吹草动,强烈建议消费者立即申请到法院起诉,并且申请诉前的财产保全,即扣押或者冻结一部分财产,这种背景下投资者也许能够保住自己的本金。
经济之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今年3月份也强调,对于不断花样翻新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坚决打击,加强治理。但是各类投资理财骗局真是层出不穷,这一类的法违规行为在治理上确实难度确实相当大吗?
赵占领:有一定难度的。因为第一,从事这些诈骗或者非法集资的主体可能就是一个空壳公司,真正的负责人没有在工商登记上体现,所以其营业执照说的股东、工商登记中的股东,以及营业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是他的一个马甲,实际控制人在幕后,账上可能也没有资金,或者他一进账就立即迅速转移。
另外一种情况是,他冒用别人合法的资质,用别人的营业执照。付款并不是最终支付,打到个人账户上,而且个人账户可能也不是以本人的名义去开设的,这种用隐藏自己身份的方式进行的行骗方式,查处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这些骗术方式不断花样翻新,有的之前专门研究过法律,刻意钻法律的空子。总之,这些骗术有些是打法律的擦边球,法律不可能规定得太细,也不可能穷尽列举所有方式,而适用以往的法律又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也是今后在治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经济之声:是现在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还是说我们的法律仍需要调整,能够更好地约束治理他们呢?
胡钢:我们有关金融业的法律比较完备。但遗憾的是,有关金融消费者、投资者保护性的专门条款确实比较少。同时,我们相关的金融类的监管机关比较多,但一般我们称之为的“一行三会”,他们之间的协同监管恐怕是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相关的行政监管,比如司法制裁乃至刑事处罚等,能否和民事赔偿相关的程序结合起来。比如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各省级消费者协会进行的公益诉讼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探讨的。如果各方都能继续加强协同,相信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权益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
经济之声:已经到2016年岁末,再有几天我们就要跨入2017年,迎来一个崭新的年头。在未来一年的投资理财当中,投资者到底应该更加注意一些什么?想给投资者提哪些建议?
赵占领:第一,投资者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始终把风险放在第一位,不要先考虑回报是否高,或者是否能拿到回报的问题,首先考虑本金的安全。而且要在投资之前做好功课,了解清楚所投的项目,所投的公司是否合法,是否有相应的资质,以及它以往的表现如何。第二,作为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整个环节中都要有证据的意识,要处处留心,将相关的一些证据及时固定、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胡钢:贪婪和无知是投资者的大敌,理性和审慎是投资者基本的原则,祝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在新的一年里,本金安全,收益良好。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