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首要责任人 生产经营者如何严把第一道关?
【聚焦】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首要责任人,企业如何严把食品安全第一道关?经济之声《天天315》“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别策划--本期聚焦:“食品安全的企业责任”。
央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本月15号,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最新的食品、农产品、进口食品抽检监测信息和不合格产品企业名单。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不合格产品,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处置。这位负责人还提到,食药监总局即将上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已经公布的抽检信息。
在活动现场,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还介绍,为保证食品的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商务部近两年打造了一个肉、菜、酒、中药追溯系统,也就是电子追溯系统。目前,这一电子追溯系统已经发展到58个城市,一共可以覆盖4亿以上的人口,目前每天追溯的商品已经超过3万吨。下一步,商务部要继续推进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将来,政府、企业、百姓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到黑名单,可以查到红名单,还可以查到一些追溯的信息。
这次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几个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布的监督抽检的总体数据和具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几个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已经在注重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频次,加大了监管、处罚和问责的力度。相信监管部门的做法,会进一步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责任意识,并促使企业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大家都知道,食品生产企业一旦因安全保障出现瑕疵,被媒体,或相关部门公之于众后,即使是小小的错误,也将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吞噬掉之前所有的努力。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场,有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就提到,经营食品生产企业,每天都如履薄冰。先来了解一下,消费者们是如何判断和选购食品的?在他们眼里哪些食品生产企业更值得信任?记者对于这些问题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消费者:我挑一些商品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商品的口碑,比如说对一些大的品牌,或者口碑好一点的,可能应该更加信任一些,因为好东西,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还不错,它长久不衰,还是有一定的原因。买牛奶,如果连牛吃的饲料什么的大家都能看到,肯定就买的更放心。买东西其实最担心就是,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在里面加了一些不知道的东西。我能看到这里面都有什么,看到它的构成是什么,这个确实符合我购买这个商品的标准那我会买它。但是现在很难有企业真正做到这一点,敢这样公开说明问心无愧,说明是属于比较诚信的,那些对自己的生产过程都不敢公开的谁还敢买你的东西。如果真正有一天所有的商品都能公开,这真挺好,对于消费者来说,能看到每一步是什么样,至少大家买东西也会放心一些。
这位消费者信赖口碑好,主动公开产品生产环节的相关信息的企业,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受访的消费者中大部分人都和这位消费者的想法相同。 有不少消费者还提到,他们希望食品生产企业能建立可追溯体系。
消费者:企业前期长时间形成的口碑可能很重要,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肯定会选大品牌的。宁可多花点钱,买个心里踏实。一是通过媒体的广告,另外企业是老字号的,我会关注它,这么多年有没有出现食品安全各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果一直口碑很好,我就很放心。比如买蛋糕的时候,一般蛋糕店都是透明的,能看到它的整个生产过程,这样相对就比较放心,对一些企业加工不透明的,可能心里会有一些顾忌。食品嘛,主要就是原材料和加工过程,我更希望我们手机中有个像APP一样,简单通过一些扫码,不通过技术含量的东西,就能让老百姓看到要购买的这个产品的远材料是哪些,怎么生产的,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什么时候运输过来的,整个过程由哪些人负责的…这样的话,消费者会很踏实,即便是我有问题了,我能追溯到哪一个环节,哪个环节有问题,我能找到这个环节对应的人,我觉得这样对企业也会好,我们也会放心。我觉得这种可追溯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很重要。
对于是否会选择购买出现过负面信息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等问题,有消费者称会谨慎购买,有消费者则认为,如果是知名品牌企业,出现问题后能真诚道歉并告诉大家会加强管理后,会继续购买。
消费者:有的品牌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出现问题,然后通过广告再次希望获得我们的信任,我觉得我不会再信任。有的出现了一次它就非常重视,包括大量、广泛地进行宣传,我觉得它还是有诚意的,那时我会选择相信,但是我心理还是有芥蒂,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可能会三思而行。
记者:你希望企业提供哪些信息给你,你看到这些信息会比较放心?
消费者:这种生产信息的透明度,尤其它能够把这个东西做细,比如在一些包装上,把它的细节公布更多一些,我觉得可信度会更高一些,说明它非常重视这个,很真诚。
企业的负责人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又是有一些什么样问题?食品安全的维护中,企业负有怎样的责任?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就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邱宝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很清楚,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说食品经营者涉及到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他应该确保食品在这些环节是安全的,并且要建立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如果生产、销售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原来的食品安全法的民事责任只有生产、销售不合格的食品是价款的10倍赔偿,这是新修订的。如果造成的损失,比如中毒、医疗、务工或者重大伤亡,那造成的损失肯定是几万、十几万甚至更高,所以这从民事上加重了违法经营者民事赔偿的成本;另一方面从行政上,在新的食品安全法里面增设了行政拘留。第三,如果你情节严重,给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的,或者在食品当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一些严重后果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两高”的司法解释对违法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造成的一些后果的定罪量刑有明确的规定,最高有死刑。
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加大了法律的力度,从人伦和道德的层面上,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食品安全环境构建上的作用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邱宝昌: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如果不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要加大监管。遵守法律法规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底线,同时也是企业家流淌的道德血液,他一定要有对食品安全的敬畏、道德的责任还有社会的责任。
在中粮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应该算是一句承诺:中粮把食品安全视作集团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生命线。如何理解在保障食品安全上企业应付的责任?和中粮集团质量与安全管理部副总监陈志刚也就此做出了分析与解答,
陈志刚:从法律角度而言,食品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食品安全全面负责这是一个企业经营或者生产的底线。倘若违法导致企业破产,就是企业面临生存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如果生产不安全的产品,消费者有权做出选择,不购买你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最终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也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作为一个食品企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保障食品安全是你最基本的责任,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尤其像中粮这样的大食品公司,一个产品的不合格,一个违法问题,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和代价会比一般的企业放大很多倍。中粮把食品安全定位为四个基本工程,其中一个叫生命线工程,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个底线;第二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获得消费者的信誉,获得很好的口碑,产品竞争力会上升。第三个是所谓的品牌工程;第四是社会责任工程,中粮作为央企,要发挥这个行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陈志刚在之前参加食品安全周时,提到“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只有食品产业链系统建立起来后,食品安全才有了保障。中粮是如何建立这个系统的?
陈志刚: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这是高宁董事长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经常讲的一句话。这里面有一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中粮实现食品安全的风险的管理,首先是进入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中粮从2012年提出全产业链的战略,该战略简单讲,就是要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也就是通过上下游协同,以消费者为导向,真正把每一个环节实现全程控制。这个产业链从实践来看,进入了全球化的设计,成为全球化事业。这几年收购尼德拉、来宝这两个国际食品巨头,现在将近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中粮的地区,这样就把全球最好的粮源、最好的食品、最好的农产品,通过加工、物流、终端,最终真正成为好产品。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消费者也特别迫切的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个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商业部相关的信息显示,其实有这样一个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并且已经推广到了58个城市。中粮在这个方面有没有参与过这样的一个追溯的体系,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向我们推广呢?
陈志刚:中粮是从企业自主的开发来推进的,首先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当中,第一是对13个主要的产业链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提出了规划的整体方案,通过方案明确各个产业链可追溯能力的目标和分类,然后进行职责分工。另外,制定每一个产业链和追溯体系的能力评价标准和保障措施,这个规划指导整个中粮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建设,是一个纲领性的文本。第二在可追溯体系建设过程当中,依托政府,依托国家的这些科技项目实现一些产业链的可追溯能力。目前我们主要是在肉食、葡萄酒和乳制品三个重点的产业链进行先行试点,这个试点工作目前基本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形成了从产业链的源头到产品的出口整个过程的追溯,两个小时内能够实现追溯。像葡萄酒是通过企业的ERP系统和可追溯系统的对接,形成了两小时正向反向追溯的能力,产品单向追溯的能力。第三,不断对标不断进行检查和评价。
在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天津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表示,老字号企业讲究诚信为本、品质经营,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对老字号企业而言是特别好的发展机会。张彦森还表示,必须加强对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引进新的管理制度。“一个程序都不能留死角,每一个程序都要监督,这都是作为老企业必须要做的事。”
张彦森: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上,万万不能大意。特别是品牌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因为他们把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品质放在第一位,所以才能流传上百年延续到现在。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艳松在论坛上介绍了蒙牛的全产业链追溯,重点谈到了如何给产品成立追溯码的问题。
据王艳松介绍,利用SAP系统所有生产环节的原料,通过编码,能有效地拧在一起,把整个生产的信息通过原料批号、产品批号,能够有效地从开始第一步加工,接手原料,接收原奶,接收生产的原料到中间的半成品到成品,最后放行,这是用全面的SAP系统去管理。
在SAP管理的基础之上,从生产接收物料到中间的半成品到放行,所有的用到的原料进行电子化的,自动化的质量的检验用lims系统来进行。最后,是终端的追溯,即在成品出厂前,给产品成立追溯码。
北京好利来集团总裁罗红认为,企业家创建企业的初衷,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企业家只有真正的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让其坚持下去,并且始终凭着良心做事。因此,他认为真正最大的监管,是企业家要经营好人心。
罗红:30年前当我带着一个生意梦想,从四川的大山走出来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句话,“今后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认为企业家创立企业的初衷,决定企业真正能够走多远,是真正热爱这个事业还是只为了挣点钱。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坚持,并且始终本着良心做事。因此我认为真正最大的监管,企业家要经营好人的心,人的心出了问题,做出的食品怎么都会有问题。
目前,不少食品生产企业都已经在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创建并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记者从多位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保障出现瑕疵,担心被一个小小的错误吞噬掉之前所有的努力。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2008年,三鹿等多个厂家的奶粉都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一时间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层阴影。三鹿奶粉事件到底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哪些教训?
邱宝昌:我作为个人普通消费者的感受,一个企业不按照法律规定依法经营,食品企业不按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这种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和储存物流等等,一个问题可能就会给这个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一个企业的重创可能会把整个行业带入到冬天。我们看到三鹿奶粉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使它的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破产,它的法律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受到了刑事追究。所以说不按照法律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忽略安全有事故发生的话,带来的就是对个人来讲家破人亡,对企业是企业的破产和领导责任人法人的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对整个行业进入冬天,就是公众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就是虽然这个事件已经经历了7、8年了,但是我们国人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信心,还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说一个不安全的事件对企业灭顶,对整个行业带来严重的重创,所以我们的企业你在生产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你的家庭、财产、单位,要考虑到你的行业,还考虑到我们整个国家的产业。另外,我们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一定要根据章程要制定一些规范,要加强对生产好的,我们现在乳制品有很多的企业非常好的,要加大宣传,提振国人的信心,对那些不按照这个法律规定从事经营的要严惩不贷。你可以通过行业规则,并且要把整个提升产品质量的信息、技术要及时向全行业的通报,让大家形成一个公平竞争提升质量让消费者满意放心的这些举措,要让大家共享,这样的话,所以说提升一个企业的美誉度、信用度,提升一个行业的美誉度、信用度,靠大家共同努力,靠的是实实在在的遵守法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我们说公司法原来就有一个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要有社会责任,同时我们认为食品企业要有更高的责任,这样的话,才能提升我们的食品质量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各个大企业的企业家从规范制定体系的建立,包括人心怎么样去维护,都进行了探讨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能够达到一个让所有的国人都放心的层面的话,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邱宝昌:我们这条路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加强社会公治,第一企业的诚信、自律,社会责任,遵守法律的底线。第二就是监管,如果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不利,政府可以对它约谈,下级政府对企业的本地区的监管不利,上级政府可以约谈,约谈制再有一个让我们的食品安全法进工厂,进商场、进企业、进校园,要家喻户晓,让我们的老百姓都知道,食品不合格可以有10倍的赔偿,最低1千块钱,不能因为原来维权大,所以放弃维权。现在一袋方便面两块钱、三块钱,只要是不合格的,按照食品安全法148条,你可以获得一千块钱,所以说最低赔偿金一千块钱让我们的普通消费者家喻户晓,一旦遇到像这样的问题,它就可以积极投诉申诉去举报,可以去维权。另一方面,一定要对企业普及,食品安全法,如果生产力的添加剂不去注册,乱使用添加剂的,可能刑事责任是死刑,那么也就是身家性命都可能构成危险,就是说你如果不按照这个去做,你肯定要是家破人亡,你要坐牢甚至是死刑,所以要对企业,对经营者你是守护责任,你是第一责任,你如果不履行责任,你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要让企业一定知道这一点,同时对监管部门的追责,就是约谈机制和这些追责,也对我们这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和政府部门要加大宣管,要让它们明白,不履职、渎职,怠于渎职的要受到追究。
【聚焦】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首要责任人,企业如何严把食品安全第一道关?经济之声《天天315》“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别策划--本期聚焦:“食品安全的企业责任”。
央广网北京6月1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本月15号,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活动现场,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了最新的食品、农产品、进口食品抽检监测信息和不合格产品企业名单。
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不合格产品,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经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处置。这位负责人还提到,食药监总局即将上线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查询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已经公布的抽检信息。
在活动现场,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常晓村还介绍,为保证食品的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商务部近两年打造了一个肉、菜、酒、中药追溯系统,也就是电子追溯系统。目前,这一电子追溯系统已经发展到58个城市,一共可以覆盖4亿以上的人口,目前每天追溯的商品已经超过3万吨。下一步,商务部要继续推进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将来,政府、企业、百姓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查到黑名单,可以查到红名单,还可以查到一些追溯的信息。
这次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几个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布的监督抽检的总体数据和具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几个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已经在注重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和频次,加大了监管、处罚和问责的力度。相信监管部门的做法,会进一步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经营的责任意识,并促使企业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大家都知道,食品生产企业一旦因安全保障出现瑕疵,被媒体,或相关部门公之于众后,即使是小小的错误,也将要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吞噬掉之前所有的努力。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场,有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就提到,经营食品生产企业,每天都如履薄冰。先来了解一下,消费者们是如何判断和选购食品的?在他们眼里哪些食品生产企业更值得信任?记者对于这些问题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消费者:我挑一些商品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商品的口碑,比如说对一些大的品牌,或者口碑好一点的,可能应该更加信任一些,因为好东西,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还不错,它长久不衰,还是有一定的原因。买牛奶,如果连牛吃的饲料什么的大家都能看到,肯定就买的更放心。买东西其实最担心就是,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在里面加了一些不知道的东西。我能看到这里面都有什么,看到它的构成是什么,这个确实符合我购买这个商品的标准那我会买它。但是现在很难有企业真正做到这一点,敢这样公开说明问心无愧,说明是属于比较诚信的,那些对自己的生产过程都不敢公开的谁还敢买你的东西。如果真正有一天所有的商品都能公开,这真挺好,对于消费者来说,能看到每一步是什么样,至少大家买东西也会放心一些。
这位消费者信赖口碑好,主动公开产品生产环节的相关信息的企业,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受访的消费者中大部分人都和这位消费者的想法相同。 有不少消费者还提到,他们希望食品生产企业能建立可追溯体系。
消费者:企业前期长时间形成的口碑可能很重要,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你肯定会选大品牌的。宁可多花点钱,买个心里踏实。一是通过媒体的广告,另外企业是老字号的,我会关注它,这么多年有没有出现食品安全各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果一直口碑很好,我就很放心。比如买蛋糕的时候,一般蛋糕店都是透明的,能看到它的整个生产过程,这样相对就比较放心,对一些企业加工不透明的,可能心里会有一些顾忌。食品嘛,主要就是原材料和加工过程,我更希望我们手机中有个像APP一样,简单通过一些扫码,不通过技术含量的东西,就能让老百姓看到要购买的这个产品的远材料是哪些,怎么生产的,什么时候生产出来的,什么时候运输过来的,整个过程由哪些人负责的…这样的话,消费者会很踏实,即便是我有问题了,我能追溯到哪一个环节,哪个环节有问题,我能找到这个环节对应的人,我觉得这样对企业也会好,我们也会放心。我觉得这种可追溯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很重要。
对于是否会选择购买出现过负面信息的企业生产的产品等问题,有消费者称会谨慎购买,有消费者则认为,如果是知名品牌企业,出现问题后能真诚道歉并告诉大家会加强管理后,会继续购买。
消费者:有的品牌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出现问题,然后通过广告再次希望获得我们的信任,我觉得我不会再信任。有的出现了一次它就非常重视,包括大量、广泛地进行宣传,我觉得它还是有诚意的,那时我会选择相信,但是我心理还是有芥蒂,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可能会三思而行。
记者:你希望企业提供哪些信息给你,你看到这些信息会比较放心?
消费者:这种生产信息的透明度,尤其它能够把这个东西做细,比如在一些包装上,把它的细节公布更多一些,我觉得可信度会更高一些,说明它非常重视这个,很真诚。
企业的负责人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又是有一些什么样问题?食品安全的维护中,企业负有怎样的责任?中消协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就此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邱宝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很清楚,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说食品经营者涉及到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他应该确保食品在这些环节是安全的,并且要建立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如果生产、销售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原来的食品安全法的民事责任只有生产、销售不合格的食品是价款的10倍赔偿,这是新修订的。如果造成的损失,比如中毒、医疗、务工或者重大伤亡,那造成的损失肯定是几万、十几万甚至更高,所以这从民事上加重了违法经营者民事赔偿的成本;另一方面从行政上,在新的食品安全法里面增设了行政拘留。第三,如果你情节严重,给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的,或者在食品当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一些严重后果的,刑法修正案八和“两高”的司法解释对违法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造成的一些后果的定罪量刑有明确的规定,最高有死刑。
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加大了法律的力度,从人伦和道德的层面上,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食品安全环境构建上的作用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邱宝昌: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如果不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要加大监管。遵守法律法规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底线,同时也是企业家流淌的道德血液,他一定要有对食品安全的敬畏、道德的责任还有社会的责任。
在中粮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应该算是一句承诺:中粮把食品安全视作集团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生命线。如何理解在保障食品安全上企业应付的责任?和中粮集团质量与安全管理部副总监陈志刚也就此做出了分析与解答,
陈志刚:从法律角度而言,食品企业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食品安全全面负责这是一个企业经营或者生产的底线。倘若违法导致企业破产,就是企业面临生存的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如果生产不安全的产品,消费者有权做出选择,不购买你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最终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也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作为一个食品企业,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保障食品安全是你最基本的责任,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尤其像中粮这样的大食品公司,一个产品的不合格,一个违法问题,为企业带来的损失和代价会比一般的企业放大很多倍。中粮把食品安全定位为四个基本工程,其中一个叫生命线工程,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这个底线;第二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一个企业如果能够坚守食品安全的底线,获得消费者的信誉,获得很好的口碑,产品竞争力会上升。第三个是所谓的品牌工程;第四是社会责任工程,中粮作为央企,要发挥这个行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陈志刚在之前参加食品安全周时,提到“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只有食品产业链系统建立起来后,食品安全才有了保障。中粮是如何建立这个系统的?
陈志刚: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这是高宁董事长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经常讲的一句话。这里面有一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中粮实现食品安全的风险的管理,首先是进入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中粮从2012年提出全产业链的战略,该战略简单讲,就是要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也就是通过上下游协同,以消费者为导向,真正把每一个环节实现全程控制。这个产业链从实践来看,进入了全球化的设计,成为全球化事业。这几年收购尼德拉、来宝这两个国际食品巨头,现在将近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中粮的地区,这样就把全球最好的粮源、最好的食品、最好的农产品,通过加工、物流、终端,最终真正成为好产品。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消费者也特别迫切的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个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商业部相关的信息显示,其实有这样一个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并且已经推广到了58个城市。中粮在这个方面有没有参与过这样的一个追溯的体系,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向我们推广呢?
陈志刚:中粮是从企业自主的开发来推进的,首先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当中,第一是对13个主要的产业链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提出了规划的整体方案,通过方案明确各个产业链可追溯能力的目标和分类,然后进行职责分工。另外,制定每一个产业链和追溯体系的能力评价标准和保障措施,这个规划指导整个中粮产业链可追溯体系建设,是一个纲领性的文本。第二在可追溯体系建设过程当中,依托政府,依托国家的这些科技项目实现一些产业链的可追溯能力。目前我们主要是在肉食、葡萄酒和乳制品三个重点的产业链进行先行试点,这个试点工作目前基本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形成了从产业链的源头到产品的出口整个过程的追溯,两个小时内能够实现追溯。像葡萄酒是通过企业的ERP系统和可追溯系统的对接,形成了两小时正向反向追溯的能力,产品单向追溯的能力。第三,不断对标不断进行检查和评价。
在2015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天津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表示,老字号企业讲究诚信为本、品质经营,实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对老字号企业而言是特别好的发展机会。张彦森还表示,必须加强对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引进新的管理制度。“一个程序都不能留死角,每一个程序都要监督,这都是作为老企业必须要做的事。”
张彦森: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上,万万不能大意。特别是品牌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因为他们把食品安全、诚信经营、品质放在第一位,所以才能流传上百年延续到现在。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艳松在论坛上介绍了蒙牛的全产业链追溯,重点谈到了如何给产品成立追溯码的问题。
据王艳松介绍,利用SAP系统所有生产环节的原料,通过编码,能有效地拧在一起,把整个生产的信息通过原料批号、产品批号,能够有效地从开始第一步加工,接手原料,接收原奶,接收生产的原料到中间的半成品到成品,最后放行,这是用全面的SAP系统去管理。
在SAP管理的基础之上,从生产接收物料到中间的半成品到放行,所有的用到的原料进行电子化的,自动化的质量的检验用lims系统来进行。最后,是终端的追溯,即在成品出厂前,给产品成立追溯码。
北京好利来集团总裁罗红认为,企业家创建企业的初衷,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企业家只有真正的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让其坚持下去,并且始终凭着良心做事。因此,他认为真正最大的监管,是企业家要经营好人心。
罗红:30年前当我带着一个生意梦想,从四川的大山走出来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一句话,“今后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认为企业家创立企业的初衷,决定企业真正能够走多远,是真正热爱这个事业还是只为了挣点钱。只有真正的热爱才能坚持,并且始终本着良心做事。因此我认为真正最大的监管,企业家要经营好人的心,人的心出了问题,做出的食品怎么都会有问题。
目前,不少食品生产企业都已经在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创建并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记者从多位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作为食品生产企业,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保障出现瑕疵,担心被一个小小的错误吞噬掉之前所有的努力。我们都知道,前几年,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2008年,三鹿等多个厂家的奶粉都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一时间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层阴影。三鹿奶粉事件到底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哪些教训?
邱宝昌:我作为个人普通消费者的感受,一个企业不按照法律规定依法经营,食品企业不按照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这种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和储存物流等等,一个问题可能就会给这个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一个企业的重创可能会把整个行业带入到冬天。我们看到三鹿奶粉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使它的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破产,它的法律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受到了刑事追究。所以说不按照法律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忽略安全有事故发生的话,带来的就是对个人来讲家破人亡,对企业是企业的破产和领导责任人法人的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对整个行业进入冬天,就是公众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就是虽然这个事件已经经历了7、8年了,但是我们国人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信心,还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说一个不安全的事件对企业灭顶,对整个行业带来严重的重创,所以我们的企业你在生产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你的家庭、财产、单位,要考虑到你的行业,还考虑到我们整个国家的产业。另外,我们的行业协会、行业组织,一定要根据章程要制定一些规范,要加强对生产好的,我们现在乳制品有很多的企业非常好的,要加大宣传,提振国人的信心,对那些不按照这个法律规定从事经营的要严惩不贷。你可以通过行业规则,并且要把整个提升产品质量的信息、技术要及时向全行业的通报,让大家形成一个公平竞争提升质量让消费者满意放心的这些举措,要让大家共享,这样的话,所以说提升一个企业的美誉度、信用度,提升一个行业的美誉度、信用度,靠大家共同努力,靠的是实实在在的遵守法律,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我们说公司法原来就有一个要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要有社会责任,同时我们认为食品企业要有更高的责任,这样的话,才能提升我们的食品质量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各个大企业的企业家从规范制定体系的建立,包括人心怎么样去维护,都进行了探讨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能够达到一个让所有的国人都放心的层面的话,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邱宝昌:我们这条路要大家一起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加强社会公治,第一企业的诚信、自律,社会责任,遵守法律的底线。第二就是监管,如果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不利,政府可以对它约谈,下级政府对企业的本地区的监管不利,上级政府可以约谈,约谈制再有一个让我们的食品安全法进工厂,进商场、进企业、进校园,要家喻户晓,让我们的老百姓都知道,食品不合格可以有10倍的赔偿,最低1千块钱,不能因为原来维权大,所以放弃维权。现在一袋方便面两块钱、三块钱,只要是不合格的,按照食品安全法148条,你可以获得一千块钱,所以说最低赔偿金一千块钱让我们的普通消费者家喻户晓,一旦遇到像这样的问题,它就可以积极投诉申诉去举报,可以去维权。另一方面,一定要对企业普及,食品安全法,如果生产力的添加剂不去注册,乱使用添加剂的,可能刑事责任是死刑,那么也就是身家性命都可能构成危险,就是说你如果不按照这个去做,你肯定要是家破人亡,你要坐牢甚至是死刑,所以要对企业,对经营者你是守护责任,你是第一责任,你如果不履行责任,你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要让企业一定知道这一点,同时对监管部门的追责,就是约谈机制和这些追责,也对我们这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和政府部门要加大宣管,要让它们明白,不履职、渎职,怠于渎职的要受到追究。
- 广东省消委会提起的“公益诉讼+集体诉讼”胜诉 权益受损消费者获三倍赔偿(2024-09-05)
- 3•15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将于9月10日举办(2024-09-04)
- 津冀联手斩断体育用品侵权链条(2024-08-15)
- 合力遏制“照搬式”盗图盗视频侵权(2024-08-15)
- 赠品免费不免责任经营者义务推不脱(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