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天315

商场内服装价格居高不下 众多消费者叫苦连天

2015年11月23日 14:22 信息来源:http://xiaofei.nen.com.cn/system/2015/11/23/018645968.shtml

【导读】大商场里动辄上千元一件的服装令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件服装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是什么原因导致商场内的服装价格如此之高?《天天315》聚焦本周消费投诉热点。

据报道,现在大商场里动辄上千元一件的服装随处可见,令许多消费者叫苦连天:“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买两件衣服的。”面对居高不下的服装价格,一些消费者不禁疑惑,一件服装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是什么原因导致商场内的服装价格如此之高?一些打折的衣服应该值多少钱?

对此,商务部特聘全国内贸行业专家、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赵萍和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评论。

经济之声:你们平时去商场买衣服觉得贵不贵?有人说买衣服也要衡量性价比,这个性价比应该如何衡量?

赵萍:总体上感觉商场的东西的确是挺贵的,现在三千多的大衣都是便宜的了,有些羊绒大衣打完折以后还要六七千。六七年前有一个美国的教授到中国来,她说商场的东西太贵了。我说对于你的收入水平来说并不贵。她说对于商品的质量和知名度来说太贵了,也就是它的性价比比较低。

芦云:从我的个人角度来讲,我比较关注它的质量,因为衣服,尤其是内衣,质量肯定是第一位的,第二就是它的价格,第三就是它的品牌。

记者走访发现,北京的大型百货商场中,单价超过千元的服装比比皆是,许多消费者表示超出了自己的购买能力。消费者陈先生对记者坦言,“现如今工资的涨幅远不及国内服装价格的上涨幅度。”他一个月的工资不足4000元,按照现在很多品牌服装的价格,他一个月挣的钱只够买两件衬衫。消费者于女士说:“近些年国内大商场里的服装价格简直高得离谱,不仅是知名品牌服装的价格高,中低端品牌服装的价格也比以前上涨不少,相比之下还是在网上买比较划算。”

经济之声:我国的服装市场存在一个怪现象,就是一边是消费者面对高价服装无力消费;另一边是我国服装价格一直在持续攀升。为什么会这样?

赵萍:消费者觉得价格太高,主要针对的还是实体店的服装,所以很多实体店,尤其是百货商店门可罗雀,消费者的数量还没有售货员的数量多。为什么价格这么高?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服装的整个生产过程都面临着成本上涨的压力,其实在过去这10中,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速度非常快,差不多每年都接近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左右,各个企业感受不同。劳动力的工资上涨了,市场的制造成本必然会增加,所以它最终的出厂价格会比较高。第二,其流通环节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服装销售一般都是采取代理制,每一级代理商都必须赚钱,赚一次钱就加一次价,所以中间的成本加价次数特别多。最后在零售环节,特别是实体店又面临着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涨的问题。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们的房价持续上涨。所以对于零售企业来说,最终环节的成本也非常高。根据我们的测算,房租和人工成本基本上占到零售价格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价格之所以高,是因为前端制造和流通的成本都太高,最终导致零售价就比较高。第三,商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它们又必须和电商竞争,而且各个商店迁店移面的情况也非常多。怎样才能吸引消费者到我们店里来消费呢?很多商家采取促销的方式,但是对于很多商店来说,它必须把原价定的很高,制造商才可能赚钱。

经济之声:在我国,一件服装制造环节的原材料成本,占服装终端销售价格的多大比例?

赵萍:我们做过这样一个调研,我们不知道整个行业的比例,但是对于一般有代表性的企业来说,在一个商场里,服装零售价如果是100块钱,商场要留下一部分自己的利润,然后再打给厂家45块钱,所以企业的利润是非常低的。

经济之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哪一方受到的伤害更大?

芦云:首先,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会受到伤害。如果服装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可能就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

业内专家表示,与两年前相比,国内服装的价格确实有20%—40%的涨幅,其中不同的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价格涨幅也不尽相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服装高价问题更加突出。斯密街商务咨询公司对中美两国50个服装品牌的500件商品进行对比后发现,在相同档次的品牌服装中,中国的售价比美国平均贵70%左右。

经济之声:消费者不禁要问,为什么成本几十元的服装可以标到上百甚至上千?为什么作为纺织制造大国,我国的服装产品价格明显高于欧美等国家?赵萍: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制造的角度来说,虽然欧美国家是发达国家,但是它市场上卖的很多服装都不是本国产的,欧美国家的工资水平肯定高于中国,但是中国的工资水平又高于某些些发展中国家,例如柬埔寨、墨西哥等。美国市场上卖的很多大众化的服装品牌的制造地都是这些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生产成本比中国还要低。因此从制造的角度来说,发达国家卖的商品的制造成本总体上可能比我们国内产的服装的制造成本要低。另外,从流通环节看来,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它们的零售环节基本是大的零售商对大的制造商,没有其他的中间环节。厂商生产出来的商品是直接卖给零售商,而零售商的经营方式也不是联运扣点,而是用现金采购过来,所以就能拿到非常低的数量折扣。此外,中间环节没有了,中间的加价次数也就变成零了,所以流通环节的成本会大幅度下降。也有消费者说,有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卖的也很便宜。这就和整个流通方式有关系,中国制造的商品很多都是加工贸易的,实际上它也没有中间环节,所以它的流通成本也比国内要低。

服装行业的一位专家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一件终端售价2000元的大衣为例,它的原材料成本不足300元,但在制造商环节,会产生人工、辅料、仓储等附加成本,此时产品出厂价已高达500元左右;到品牌商环节,还会产生运营、仓储、加盟费等附加成本,此时产品售价上升至800元左右;到经销商环节,地租、库存等附加成本又让产品售价飙升至1200元左右。还有800元的价差被代理商吃掉了。

经济之声:能不能说,在经销商环节,代理制成为抬高服装售价的终端推手?

赵萍:代理制之所以存在,就说明市场需要代理商。为什么中国市场需要代理商?因为中国很多服装品牌商的规模相对于零售商来说非常小,它不可能直接面对零售商销售自己的商品,因此它需要一级代理、二级代理才能和零售商接上。另外零售商的经营方式不是国外的自营方式。百货商店把品牌商一家家引进来,把大的百货商店分成很多小块,再出租给品牌商,这就意味着又多了一道环节,所以它不承担环节,而且中间还要赚一道钱,所以品牌商只好抬高零售价,才能够有利可图,赚取零售商的这部分利润。所以,我认为代理商的存在和我们目前的生产方式和零售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现在的生产是小生产,流通是大流通,所以代理商就有了存在的价值。

经济之声:代理制会不会最终被这种自营的方式取代?

赵萍:其实从实体店的角度来说非常难。因为零售商自营需要大笔的资金,而零售商属于轻资产,其实它的自有资金非常少,所以像国外的零售商那样自己采购,再销售基本上很难做到。另外,我们联营扣点的方式已经持续了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已经没有合适的采购人员,只有招租部门。因此从实体店的角度看来,主动进行自营的难度很大。但是在电商的竞争压力下,现在很多零售商迫不得已开始探索自营的道路。虽然进展很慢,困难重重,但是也不得不朝这个方向走。所以我认为未来自营是大趋势,尽管这条路非常坎坷。

经济之声:作为消费者,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一件成本300元的衣服到我的手中就变成了2000元。那么,怎么才能使服装定价更贴近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购买能力?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芦云:消费者在心理上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也很无奈。消费者所追求的可能还是物美价廉的商品或者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供需还是应该达到平衡。虽然消费场所不同,服装的质量和品牌也不尽相同,但是它应该有一个价格区间,使得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买到他所需要的商品。

经济之声:对消费者网购服装,二位觉得有什么要提防的价格或者质量陷阱?

赵萍:我认为可能买的没有卖的精,消费者很难真正避免所谓的陷阱。想买到最便宜的、性价比最高的商品难度还是非常大。首先从电商和实体店的角度来说,很多品牌商开设了网上的旗舰店。消费者可以将它们与实体店进行比较,但是现在的品牌商对于网店有几种不同的定位,有的就是把网点当做特价店,打折处理过季的商品。

消费者想比价很难,商品不一样,所以价格也不一样。但是消费者一定要注重几个方面:第一,提前做好购物计划,要理性消费,量力而出。第二就是要长期关注,不要在想买的时候立即出手。第三是避免占便宜的心理,尽量到旗舰店或信誉比较好的网店或者实体店去买东西。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