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天315

机票改签骗局频现 400电话再成诈骗手段

2013年11月11日 14:06 信息来源:http://finance.cnr.cn/315/gz/201311/t20131111_514096641.shtml

“客服短信”通知机票改签 客户信以为真被骗钱

通过以400开头的电话实施诈骗,这样的事情相信以前大家听说过。现在,这种诈骗手段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前不久,有大量消费者向山东航空等航空公司投诉,说接到了航班取消的客服短信,短信中提醒可以拨打400电话进行改签,结果客服电话竟然是假的,很多消费者不仅被诈骗钱财,还延误行程,甚至重新购买机票。山东的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受害者,他给我们《天天315》栏目组打来电话,讲述了整个受骗的经过。

张先生10月28日在酷讯网上订购了一张从桂林飞往济南的机票,预订的过程很顺利,航班是山东航空公司的,起飞时间是10月30号晚上。可是,就在10月29号下午,孙先生却突然接到了一条令人闹心的短信。

张先生一看这条短信,顿时着了急,自己预订的航班取消了,可是回到济南后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没有多想,张先生赶快拨打了短信中提供的山航客服电话400-000-1449,想要进行机票改签。

电话中的客服人员非常耐心地告知张先生改签的方法,如果想要改签机票,需要交纳20元的工本费,这个费用通过银行ATM机打款过去就可以了。为了尽快把机票办妥,张先生找到最近的一家农业银行准备汇款。然而,就在孙先生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的时候,对方的话越来越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首先,客服人员询问了孙先生汇款的银行帐号,接着就要求孙先生报出自己的帐号的余额是多少。然后,在孙先生输入汇款的金额时,对方要求孙先生输入比自己账户余额多一些的金额,并且告知,输入比账户余额高的金额,转账是不会成功的,但是会显示一个错误的代码,改签机票需要这个错误代码。尽管这些要求听起来非常的难以理解,但孙先生因为着急,根本没有多想,还是一步步操作了下去。结果,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孙先生越想越不对,就去网上再次查询了山东航空公司的客服电话,结果发现,之前收到的短信里显示的客服电话根本不是山东航空公司真正的客服电话,这个以400开头的电话是假的。

于是,孙先生拨打了真正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发现,原来他乘坐的航班根本没有取消,显然是自己遇到了骗子。不过,让他想不通的是,自己银行卡账户里明明只有2700多元,就算自己转账的时候输入了2800元,怎么会转账成功的呢?难道是银行ATM机出了问题?张先生赶快找到当时打钱的那家银行,打印出了当天交易的流水单。看到流水单上的一笔记录,张先生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骗子原来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刷走了他银行卡上所有的钱。

现在,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张先生所经历的、由骗子精心布下的圈套是怎么回事。骗子先是发来航班取消的短信通知,之后利用受害者着急的心理,让受害者使用银行卡来办理改签。而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当骗子要求受害人输入比银行账户余额多的钱来进行汇款,并索要错误密码时,骗子的同伙早已偷偷向受害人账户打入了一定数量的钱,使受害人的账户余额多于原来的数额,从而导致汇款成功。

客户订票消息如何被窃取 山东航空和酷讯网均称不清楚

除此以外,孙先生还有一点想不通,当时收到这条航班取消的短信之后,自己之所以没有起疑心,是因为短信上描述的航班信息,以及旅客身份信息都准确无误,他理所应当的就认为,这肯定是山东航空客服发来的,航班取消的事情也是真的。可没想,400客服电话是假的,航班取消也是假的。

那么,张先生的订票信息是谁泄露出去的呢?他先后打电话给酷讯网以及山东航空公司询问,结果两方都不承认信息被泄露的事情。更令人气愤的是,当张先生再次拨打那个假的400客服电话时,竟然还可以打通,对方还在慌称是客服人员,并且还在试图继续诈骗。

听了张先生的遭遇,我们的记者做了进一步的调查采访。记者首先拨打了这个谎称是山东航空客服的400电话,电话仍旧可以接通,不过是转接到了一个普通的移动号码上面。

从电话一接通,就会有所谓客服热线的介绍,这与我们平时拨打的客服热线非常相似,很容易让人相信这的确是某公司的客服电话。从这一点线索中可以看出,利用虚假的400电话进行诈骗的确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从10月底到现在,像孙先上一样遭遇诈骗的消费者非常多,而且几乎全都是购买山东航空机票的旅客。记者再次联系了山东航空的客服人员,对方告诉我们,他们正在配合警方进行调查,目前已经初步排除了航空公司泄露旅客相关信息的嫌疑。

警方分析,信息很有可能是通过身份证号码泄露的,但是因为渠道非常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目前还有待调查。记者联系了孙先生订购机票的酷讯网的客服人员。我们来听听,对于信息泄露问题,酷讯网是怎么回应的。

酷讯网客服:您这个我这边建议您不要相信这种电话,如果发生这种有骗子的行骗,我建议您直接报警的。是这样的,现在有新闻有报道是说有航空公司发现大批量的用户,收到这种航班变动短信,其实是骗子,以航空公司名誉进行诈骗的。有航空公司那边会记录您的信息,中航信会记录您的信息,还有您的手机上也会收到这种短信,手机号码,还有您通过我们酷讯网以及代理商都会订这种票,所以具体是哪个环节,我这边确实不太清楚。您在代理商定票的时候是需要输入您自己的身份信息的,否则这票是定不了的。

解决个人信息泄漏问题 需要形成上中下游多方合力机制

近年来类似这样的旅游网站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这样的网站只提供的搜索服务,搜索之后出来的这些第三方的旅行社或机票代理机构的经营资质如何来评定?消费者在这些第三方旅行社或机票代理处预订机票,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如何保障?是不是也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呢?请今天节目的嘉宾: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邵桐律师一起来讨论。

张彬:一方面是随着网络化不断的深入,特别是现在生活已经基本上离不开互联网了。当然大数据时代对我们是有利的,更便捷、更方便,但是带来的是一些相应的危害。另一方面是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越来越高超了,某种程度也迎合了当下互联网的发展,所以采取了这些诈骗的方式。但更主要的是某些相关部门或者管理的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特别是信息泄漏的漏洞,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当然个别消费者自己的保护隐私的意识淡薄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利用400虚假电话进行诈骗的情况,国家有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或者说法律到底是对此怎么界定的?消费者赔钱的钱是不是能够顺利的追回来呢?

邵桐:我们国家2009年有一个刑法修正案期,它就规定了一个罪名,叫出售非法提供和提供个人信息罪。这个罪主要就是针对短信诈骗或者说网络诈骗所设定的,这其中就规定了国家机关和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要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这种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国家是对通过这种网络诈骗或者手机诈骗已经提供了很严格司法的保护。

刚才山东航空方面也说到了,近期接到了很多的相关的投诉,那么这些消费者被骗之后,他们怎么样能够挽回自己的损失?有没有可能挽回损失?

邵桐:根据现在司法实践,一般的情况下,案件破获以后,犯罪嫌疑人都会把所得到的非法所得转移到境外,或者已经挥霍一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破案了,那么人也被拘留或者逮捕以后,但是消费者因此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可能很难追回了。

这个案件核心的问题就是消费者订票相关的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是怎么样泄漏出去的,现在涉及到航空公司很多,订票网站那就更多了,山东航空方面有没有责任呢?

张彬:如果它的信息没有泄漏的话,理论上讲,它确实没有太多的责任。从法律的层面,关键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泄漏已经俨然成为了一种刚需。在黑市里是个刚需,而且贩卖公民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了。比如孩子刚出生,可能很多的电话、很多的短信就已经进来了;钥匙刚拿到,装修的电话已经早一步在拿房之前已经打到手机上了,这种信息的泄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有三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就是说上游,就是相关部门和一些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贩卖信息也好,还是无意识泄漏也好,造成了一定的漏洞,让信息流出去了。中游就是互联网上存在的一些交易平台,包括相关的一些网站,可能有这种甚至个别人会有倒卖信息的情况。那么到下游就不用说了,这些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一些诈骗,甚至严重的要进行敲诈勒索、绑架等等,造成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要想管住这种个人信息,不是单揪出一个山东航空有没有问题,也不是单揪出一个卖票的网站有没有问题,而是多方合力形成这样一种整体的解决机制,才能真正从根上让信息泄漏问题消失于无形。

要从根上来治理,那么相关的法律条款上有没有相关的规定,能够从根上把这个问题治理掉呢?

邵桐:国家是有相关规定的,因为消费者可以参考一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以及电信条例,还有计算机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等等,这些部门规章都对信息的安全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而且这种规定现在也在实施当中,但是我觉得这不是法律没有保护,而是在一些人为操作的环节当中出现了问题。

《天天315》节目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面,已经有三期不同类型的诈骗的案例,其中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导致的情况是最严重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的诈骗如此的猖狂,而且如此的为所欲为?问题出在哪里?

张彬:目前从《民法》、《刑法》,包括《宪法》,还有《电信和互联网相应的管理办法》,确实它都有相应的管理规定。但是其实细看的话,目前个人信息保护还是处于一种半真空状态,今年的10月25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刚刚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把信息保护纳入到当中,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用了若干个必须,必须怎么怎么样,那么用了这么多必须,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键还要看实施的细则,目前来讲多部法律共同管理一个信息泄漏的问题,一个还是多龙治水很可能导致无龙治水,这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它在细则的实施罚则上,是不是真正起到了一个震慑的作用,目前来看,对相应信息的泄漏从罚则来讲,并不是特别的明晰,个别的可能有一些刑罚的约束,到底能不能用法律的行为管理起上中下游的部门形成合力,还有待于观察。

无论是法律要怎么样的详备,还是我们的外界的执行力要如何的强而有利,但最重要的,归根到底是我们自己要怎么样来保护我们好自己的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做?

邵桐:首先,在网络上不要随意在一些网站上注册自己的个人信息,因为这些不必要的注册就会给个人信息泄漏提供了多种可能。其次,如果必要的话,必须要像某些部门提供个人信息的话,一定要与这个信息接收者进行确认,确认的方式包括亲自到办事机构的现场,或者与当事人接触,以这种形式来确认所提供的个人信息是不是提供给必须需要的部门或者必须需要的人来接受了。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