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天315

眼镜业销售山寨货 医保卡诈骗频发

2012年06月14日 15:53 信息来源:http://www.ccn.com.cn/news/tiantian315/2012/0614/418313.shtml

前几天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了,眼镜业10倍暴利乱象频发,山寨品泛滥验光资质存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期节目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与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心妍对此做分析点评。

很多一样的产品因为地段不一样所以价格也不同,这种情况合法吗?

张心妍:合不合法不是那么好认定的,行业内部缺少相关价格标准,比如这个东西的成本可能是固定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它的利润实际上应该是固定的,但是眼镜行业不是这样,一个十几块钱的东西我想卖多高就卖多高。所以衡量合不合法必须得有相应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没法衡量这个事。

当一个商品进价从5块到160块钱,出售以后有暴利,再说这东西对眼睛是没有伤害的,可信吗?

包华:一分钱一分货,买的不如卖的精,如果价格差异过大,那么产品质量应该会有明显的区分才对。如果不考虑任何因素只考虑它本身价值,可能也应该有所区分。比如厚的薄的折射率不一样,有些是镀膜不一样,包括镜架材质的不一样,出品的厂商品牌也不一样,有较大差异的,但这种差异本身作为物料成时是可控的,但是现在发现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之下,它的销售价格是不可控的,所以这中间是有一个背离的,跟我们其他的一些产品不太一样。有一些暴利的产品我们大家心理都心知肚明,比如化妆品,比如奢侈品,但这些内容我们大家都能理解,而且我们至少能拿正常成本逻辑推导它,但是眼镜恐怕跟刚才我们所说的那两样还不太一样。

记者向北京市物价局了解到,眼镜的价格是市场行为,可以自行定价,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指导性价格标准,物价部门无权干涉,因为它有一个市场行为在前。这个眼镜价格确实属于市场行为吗?果真就无从监管吗?

包华:目前眼镜的价格确实是市场行为,但是它是不是应该完全按照市场行为去管理,这应该根据广大民众需求来决定。如果说它涉及到了所有的公众,那么这件事情其实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行为,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究竟是不是应该进行相应的管理的时候,应该去考量这件事情对于社会公众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果人数很少就把它作为一个市场行为进行管理,但是如果有1/3甚至更多的人对眼镜有需求,政府就应当控,并对专业人员的培训等等要进行加以管理,否则的话就会无法保障我们社会大部分公众的本身的健康方面的需求,以及生活方面的一个保障,所以这个我觉得是看影响度的。

本周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医保卡的诈骗,最近这段时间北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医保服务热线频繁的接到投诉电话,很多市民说,他们总接到医保卡欠费、停卡或者出故障的这样的电话或短信,官方回应称医保局无电话通知权限。骗子可恨,尤其是骗老人的更可恨,他会充分利用老人对他的那种孤独感、寂寞感,很容易建立起交流。老人一旦上当受骗应该向什么地方投诉和举报呢?

包华:实际上虽然它的媒介不一样,但是它的投诉和举报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是刑事案件就应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而且提供给公安机关自己接到电话、短信以及汇付款的单据。但是经过以往其他案件实际报案后处理的个效果而言,目前完全追回损失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消费者还是应该把自己主要的关注度放在预防,对于希望通过举报解决问题,而最终挽回全部损失的这样的一个想法,目前可能还很难实现。

张心妍:主要就是防患于未然,因为骗子既然想骗人,他肯定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他诈骗成功一定赶紧卷包走了。

返回

Baidu
map